孟文硯
關鍵詞:長三角;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教研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2-0019-02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08),積極推進長三角地區教育聯動發展,上海市教委、江蘇省教育廳、浙江省教育廳于2009年正式建立長三角教育聯動發展會商機制,并輪流召開了四次高層研討會,不斷完善長三角教育合作機制,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容、創新合作形式,促進了長三角體育教研的創新與發展。
一、長三角教育聯動發展戰略是搞活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的保證
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是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是促進教育普及、引領教師成長、提高教育素質的重要力量。為認真落實長三角教育聯動發展戰略,2009年,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教研室達成“長三角教研聯盟”聯動發展協議,共同建立會商溝通機制、資源共享機制,組織學術研討,加強教研系統的橫向交流與合作。2010年3月,在浙江杭州舉辦首屆“長三角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論壇”,對建立“長三角教研發展共同體”達成共識,并簽署了備忘錄。此后,每年舉辦一屆,由一市二省教研室輪流承辦,成為我國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一大亮點。
作為教研發展的一種機制創新,“長三角教研發展共同體”得到了長三角一市二省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認同,因此,迅速延伸至有關學科。2013年,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會商,于同年10月在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舉辦了首屆長三角地區體育特級教師教學研討會,并相約每年一次輪流舉辦體育特級教師教學研討會。2014年,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在嘉興舉辦體育特級教師教學研討會。今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在大寧國際小學和莘城學校舉辦中小學體育特級教師教學研討會,這三屆長三角體育特級教師教學研討會均取得成功,經報刊和網絡報道,得到了廣大體育教師的認同和推崇。這一方面表明體育與健康學科已成為長三角教研發展共同體機制創新的先遣隊和排頭兵,另一方面也充分說明長三角教育聯動發展戰略是搞活長三角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的有力保證。
二、“交流、合作、研究、發展”的宗旨是搞活長三角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的動力
體育教研的目標是“發展”,這一“發展”體現在促進教育普及、引領教師成長和提高教學質量上。而這一發展是通過拓寬“研究”的路徑和方法,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優化“研究”的質量和效益來實現的。江蘇的體育教研歷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省、市、縣(區)教研室以“研究”引領科學化的“指導”,以“研究”規范人性化的“服務”,實現了“研究、指導、服務”三大職能的與時俱進,其成果不勝枚舉。以特級教師群體的成長與發展為例,課程改革十四年來,江蘇特級教師的人數達到43名,涵蓋了江蘇十三個地區,比課改前翻了兩番。
要發展就要創新,長三角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就是一種機制創新,而要讓這項機制創新充滿活力就必須要有路徑和方法的創新,這個路徑和方法就是跨地區的交流、合作。
基于校本教研的跨地區交流、合作為長三角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注入了活力。2013年以來,一市二省輪流舉辦的三次研討活動,分別展示了上海、浙江和江蘇的教研風貌:上海以“創新”見長,充分展示了他們率先改革開放的國際視野;浙江以“規范”見長,展示了他們以問題解決為切入口、集課改成果為新的教學規范的務實風范;江蘇則以“特色”見長,彰顯了他們一切為了青少年健康發展,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
長三角一市二省的教研部門為這種交流、合作創建了寬松、和諧的環境。在長三角教研發展共同體內沒有功利的負累,沒有輸贏的得失,也沒有條框的束縛,有的是思想和理念的對話、過程與方法的研討、實踐和操作的互動,在通過交流合作促進教研創新和發展的共同目標下,我們達到和而不同、包容共享的新境界。
三、充分發揮名師和優秀青年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是搞活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的關鍵
為充分發揮上海、江蘇、浙江基礎教育階段各學科名師(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資深學科教研員)及優秀青年教師(獲得省級學科優秀課或基本功大賽一等獎以上者)的引領輻射作用,長三角一市二省建立了學科專家共享機制,所設立的學科專家庫,供各單位在組織職稱評審、基本功大賽、優秀課評比、質量評價、學科專題攻關研究、中小學教師培訓、學科研討交流、名師課堂等活動時選用。一市二省教研室依托長三角基礎教育學科專家隊伍的力量,定期制定重點推進項目和學科合作交流活動,從而促進了三地教研部門的深度合作和交流。
江蘇省教育廳在江蘇省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的規程中明確要求“擔任評委的專家原則上應具備特級教師或正高級以上資格”,這不僅確保了基本功大賽的評審質量,而且通過“以賽促研”“以賽導教”發揮了這些名師的引領輻射作用。從體育與健康學科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來看,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所起的示范引領作用正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一是引領大家研讀課標,研究教材,從而逐步做到吃透課標、用活教材;二是引領大家以學定教、以學論教,把學生的健康發展放在首位,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用學生的視角和語言與學生交往、互動;三是引導大家從學校實際出發,在教學過程和方法手段上注重針對性和教育性,真正把握教學中要重點發展的學生核心素養。
江蘇的體育特級教師還紛紛成立了各自的工作室,通過指導、幫助本地區的青年體育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制訂有針對性的團隊發展計劃,開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教研活動,培養了骨干,增強了凝聚力,提升了教研能力。常州金壇市的省特級教師李長志所領導的名師工作室,潛心兒童體育的研究,此次在上海長三角特級教師研討會所作的“核心素養——尋找學校體育再實踐的DNA”講座,受到與會者的一致好評,被認為是有一定理論深度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南京市棲霞區的省特級教師所領導的名師工作室則潛心于“e”學習的應用推廣,在任職江蘇學校體育網主編后,短短兩年在“慕課”和“空中課堂”項目上已取得長足的發展,其網絡教研搞得紅紅火火,做到每一個教師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很方便地參與“空中課堂”的教學研討。
四、有育人的教學現場和研究的教研氛圍的教學研討活動,是搞活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的抓手
生命在于運動,體育在于活動。要使長三角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在于創新跨地區的體育教學研討活動。長三角一市二省從一開始就將這種新型的著眼于交流、合作和共享的跨地區體育教研活動定位于中小學體育特級教師教學研討會,這種高規格的定位決定了它的高目標和高要求。
從2013年開始我們就著力創設育人的教學現場和研究的教研氛圍來辦好長三角體育特級教師研討會。幾十年的體育教研經驗告訴我們:離開中小學育人的校園文化環境、離開朝氣蓬勃的中小學生、離開生動活潑的教學現場,離開富有研究氣息的教研氛圍,任何大型的體育教研活動都會大為減色。
今年的長三角體育特級教師教研活動在上海市大寧國際小學和上海市莘城學校、莘莊中學舉辦。大寧國際小學以國際化、個性化、藝術化的辦學特質為我們提供了踐行“微笑每一天”核心理念的育人情境。在大寧國際小學,學生是校園的主人,研討活動當天,小學生們微笑著把參會者迎進校園,又微笑著引導大家參與他們的《微笑足球》系列校本課程活動。學校實施《微笑足球》校本課程的興趣化、針對性、基礎性、發展性四原則所培育的校本教研特色,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富有研究氣息的和諧、包容的教研氛圍。在這樣的校園文化環境中我們的教學研討活動能不富有教育情趣嗎?能不對所有參會者有所啟迪嗎?
長三角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的實踐告訴我們,以“基于學校、為了學生”作為出發點和歸宿的體育教研活動,離不開我們生動活潑的教育對象,離不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教學現場、離不開和諧包容的教學研究氛圍,只有這樣著眼于交流、合作和共享的跨地區體育教研活動才是真實的、有意義的教研活動,才是長三角體育教研發展共同體所孜孜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