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永明
關鍵詞:問題為導向;課題為載體;學科教研;松江區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2-0027-02
上海市松江區小學體育與健身學科教研工作,主要圍繞進一步深化二期體育與健身課程課改,加強體育與健身課程計劃的執行力度,充分重視學科教學研究的重要性,積極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這一指導思想,落實各項教學常規,細研教材,活化教學,著力進行“證據與經驗相結合”的實證教研,開展學科科研,以科研促進教研工作,注重體育教師的內涵發展,培養良好的體育師資隊伍。在教研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細研教材,活化教學
基于課程標準實施教學,是教師時刻銘記在心中的“一把尺”,那就需要教師認真學習課標,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要求。同時,自覺并不斷地提高對教材的理解,熟悉和把握教材的要求,特別是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切實落實課程標準要求,基于課程標準實施教學。
1.研讀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內容,突出實踐性
《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是實施體育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體育教師設計和執行課堂教學的根本依據。首先,引導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理解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特征“學習目標源于課程標準、評估設計先于教學設計、指向學生學習結果的質量”,提高教師的課程標準意識。其次,基于教材內容的特征,指導教師要對所教的教材內容透徹分析,知道與教材內容縱向、橫向相聯系的教材,理解教材內容的價值。再次,提示教師基于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能力,教學中關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歷,現有的學習和活動能力,以及體能、技能水平,設計和教學,突出學生鍛煉的實踐性。
2.樹立“頂層設計”意識,教學方法體現針對性
指導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當牢固樹立“頂層設計”的意識。一是“心中有綱”,體現在對課程標準精神的領會,對課程所規定的學段目標有正確的認識。二是“綱舉目張”,對教材內容分布、銜接要明確于心,對教材內容的脈絡梳理清晰。三是“張弛有度”,對教學過程、組織以及順序,有細致策劃,突出重點,綜合考慮。在此基礎上,引導教師可以根據學習目標、學生學習基礎及能力,選擇與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的學建立“支架”,設計相應的學練環節,分解動作技能的難度,預設練習次數、練習強度,研磨教學方法、手段的針對性。
在教研工作中圍繞基于課程標準教學,使不同層面的教師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與發展。特別是骨干青年教師,在市級中青年教學評優中獲得一等獎,在全國優秀體育課觀摩展示中獲得二等獎。
二、基于教師教學需求,有效研修,提升技能
在學科教研工作中,堅持以“教師為本”的發展理念指導教研工作,教研工作中重視教師教學需求,以教學為中心,立足校本研修,學科教研圍繞各種主題,改進教師教學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依托基層教研組,創設“校本研修”氛圍
基層體育教研組是學校重要的教師組織,是開展校本研修的骨干單位,教研組的團隊教研能力關系到教師的專業成長。為此,在“校本研修”方面,從基層教研組抓起,依托各基層教研組的工作來落實體育學科的相關要求。教研工作圍繞系列主題,指導一線教師,在開展教學研究的同時,加強自身體育技能的提高,把教師的教學技能作為校本研修的重點內容之一。為此,全區開展了教師技能大賽,并且參加全市的教學技能大賽,榮獲全市第一名。在此基礎上,有優秀教師代表上海市參加了全國的技能大賽,榮獲團體一等獎。
2.助推“網絡教研”開展,拓展“校本研修”外延
利用網絡教研的功能是開展校本研修的新方式。學科貫徹執行市級網絡教研相關要求,持續推進體育學科網絡教研工作。我們把網絡教研作為動態的校本研修方式,可以不拘于時間、地點限制,靈活開展。我們積極參加了市級各項主題的網絡教研,如網絡教研:“研磨教材內涵,優化教學設計”“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活動,有效提高教師的各項技能。
譬如,把全區小學分成南、北兩組,通過QQ、微信等網絡手段發布活動要求;通過中心組成員為骨干小組,分組研討,及時統計網絡教研上參與量(發帖交流),帶動全區各教研組參與性。在持續的網絡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參與網絡教研的質和量。通過發動和組織,發揮組長的帶頭作用,鼓勵不同層次的教師積極參與研討,在網絡上互動,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三、基于實踐問題導向,以研促教,提升能力
重視學科教育科研,以問題為導向,積極開展專題研究,提高教研品質,有效推動學科教研的內涵建設。用科研的眼光,審視學科教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為科研是推動教研的有力助推方式。
1.以問題為導向,探索學科教研新途徑
教研工作應該是幫助教師研究真問題,解決真問題的。鑒于此,我們主要針對性地進行分類以發現問題。根據實踐經驗,從實際情況出發,在每個學期末,鼓勵教師提出日常教學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以便在新學期開始初建立專題進行研究。如對于新教師,我們強調的問題是“我的第一課如何上好?”,主要目的是如何建立課堂常規,適應新的教學工作,能夠快速勝任體育教學工作。因此,圍繞這類問題,在新教師培訓中,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研究,使新教師在培訓中有所收獲。
2.以課題為載體,建設學科教研新內涵
在學科教研中,以各種專題為研究抓手,重視開展以“專題研究”為主的系列研究活動,把各類“專題研究”逐步形成課題,以課題為載體,促進教師的教學和教研工作,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逐步建設學科教研的新內涵,做到以科研促進教研。在教研活動中,逐步開展了“證據和經驗結合”的實證教研,用數據來說話,以更科學的研究方式開展教研,切實提高教研活動效果。
最近,我們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開展學校體育科研項目申報工作中,有三個課題獲得立項。分別是重點課題:“上海市小學體育與健身學科‘實證教研研究”;一般課題:“上海市小學體育健身學科網絡教研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小學體育與健身學科不同教材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案例研究”。其中,課題“小學體育與健身學科不同教材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案例研究”初步研究成果,獲得市教研室青年課題評獎二等獎。在以往研究課題中,榮獲全國科報會一等獎、二等獎等榮譽。
四、今后的工作設想
1.進一步加強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研究,引導教師重視課程標準的解讀,深刻領會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教師提高領會和執行課標的能力。
2.進一步有效開展教研與培訓,提高教研工作實效性和針對性。一是加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二是強化教研工作的實效性。
3.依托重點課題,進一步探索基于“數據與經驗”相結合的實證教研研究,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和能力,提升了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