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在經濟新常態、加快國企轉型改革和能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電建企業需要推進轉型升級戰略,以適應環境變動。在實施轉型發展戰略中,如果沒有企業文化的轉型升級、重構和再造,形成文化轉型動力,電建企業的轉型發展就無法順利啟動和落實。電建企業實施轉型發展,企業文化需要主動順應轉型趨勢,在轉變發展理念、整合內外資源、構建新的營銷模式、加強轉型動力和打造核心軟實力方面發揮引領驅動作用,為企業深化改革提供新的精神動力和動力支撐。
電建企業轉型發展的新要求
隨著能源建設市場的日趨飽和,企業重組整合頻速加快,電建企業在整體戰略、市場營銷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強力推進;同時積極實施“走出去”,加強國際市場開發力度,向清潔、環保和非傳統行業轉型發展。國際市場上,基礎設施建設正逐步向私人參與投資的方式轉化,PPP等新的商業模式逐步成為主流。而傳統能源建設市場的“倒逼”現狀,企業長期微利經營,迫使傳統電力施工企業逐漸跳出長期的主營業務范圍,制訂轉型升級戰略,不斷提升自身投融資能力、抗風險能力和一體化運作能力,尋找推進自身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法,謀求新的發展空間、市場份額。
就電建企業本身而言,受能源產業鏈分工影響,電建企業的地位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工程建設中的施工分包話語權、主動權無法有效行使,也需要通過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以脫離在行業中邊緣化、低端化處境,走出“生存線”的發展困境。建筑市場中BT、PPP等高端商業管理模式因具有較高的經濟附加值,可為企業形成豐厚的資金積累,從而幫助電建企業實現本質轉型。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延伸產業鏈、創新管理模式,實現轉型升級戰略。
就電建企業內部而言,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戰略,對企業的內部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等提出了革新性的新要求,經營風險進一步增多,需要進一步從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上下工夫,適應企業進一步向高端挺進、向一體化產業鏈延伸發展的需求。同時,企業轉型發展,也給員工隊伍思維、能力等帶來沖擊與壓力,容易滋生畏難、短視、悲觀等負能量情緒,進一步加大轉型發展的難度和風險。
因此,電建企業在轉型發展中,應加快建立與公司轉型發展相匹配的管理模式、運作流程及管理體系;加快建立轉型期風險管控體系,提升整合、配置資源能力和層級;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引領企業廣大員工轉變思維、主動適應新要求,主動建立與企業轉型發展相適應的職業能力、行為習慣和作風形象。
電建企業文化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電建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戰略,企業文化必須超前謀劃,主動作為,要自覺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調整和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積極轉變企業戰略思維、發展觀念和經營理念,以引導企業增強變革調整的自覺性、主動性,化解改革發展阻力和內外壓力,通過文化理念創新、文化活動升級和品牌打造等途徑,推動企業戰略的轉型與升級。
企業文化思維理念的轉型發展
第一,電建企業應從企業文化內涵入手,對企業的戰略思維、經營理念和價值導向進行系統的梳理與審視,提出新的發展愿景、核心價值觀和戰略思維,以新的文化理念促進思維認識轉變,提前為轉型或創業戰略提供新的精神原動力。微觀上講,電建企業應從產品服務思維向客戶導向思維轉變,關注客戶需求和體驗,挖掘潛在需求,在此基礎上形成全產業鏈服務能力,以新的商業模式創新來創造新的業務領域和新的價值。
第二,電建企業應對企業文化體系進行繼承性創新,結合“四個全面”“一路一帶”和“互聯網+”等國家戰略,自覺進行調整、適應和拓展,提出新的經營理念、管理理念和技術理念等,形成新的企業文化體系支撐。新的企業文化體系要引導企業廣大干部員工加強對互聯網經濟、大數據和信息消費等理解認識,梳理并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管理流程和新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發展開拓新的行業領域和市場空間。操作層面上,電建企業要做好文化理念融入管理、指導業務、規范行為,推動文化與管理、文化與制度、文化與流程的有機融合,讓企業文化積淀為新的柔性管理體系,指導、規范企業轉型步伐。
第三,企業文化建設要創新思維,追求協同化發展。電建企業在轉型發展中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打造全產業鏈服務能力,實現價值鏈的延伸拓展,進而構筑新的發展格局。隨著國內外超大型工程、綜合性項目增多,對包括投資、設計、施工、運營等綜合性一攬子的產品需求大幅增加。單獨一個企業很難具有這樣全面的實力,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轉變思維,和企業相關方組團合作,共同發展。這就需要電建企業以新的思維謀劃和構思企業相關方(上下游、協作方)的關系,以協同化發展來重新定位,與相關方一起打造利益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因此,電建企業文化要從零和博弈向合作共贏轉變,強化開放共贏意識,積極主動組織各方攜手合作,通過強強聯合取得和放大競爭優勢,實現合作生態上臺階、發展模式互聯互通、共建共享。
企業文化活動的轉型升級
電建企業實施轉型升級,離不開與轉型戰略高度融合的文化活動。企業實施轉型升級,必然會對原有慣性路徑、管理模式、分配制度和責任機制進行再造,容易影響員工心理波動和隊伍穩定。因此,通過與轉型戰略相匹配的文化活動,既能為轉型升級積極造勢,幫助企業“軟轉型”,也有利于職工隊伍的平穩過渡。
就實現途徑而言,第一,要用轉型主題文化活動的輿論導向形成轉型共識。電建企業要通過開展轉型文化活動,在企業內部傳播新理念新思維新觀念,明確轉型發展指導思想、主要步驟和保證措施,加快干部員工對轉型發展的理解認識,認清改革發展趨勢,及時消除悲觀、被動等消極思想。第二,要用轉型文化活動來集聚發展合力。通過開展富有成效的文化轉型升級活動,有效激發廣大干部員工的干勁和斗志,自覺服從服務于轉型發展,進一步凝聚轉型發展的力量與智慧。第三,要講好轉型好案例好故事,構筑精神新高地。要及時發掘、整理和宣介轉型中的優秀事跡、先進案例,及時傳播轉型正能量,鼓勵干部員工樹立改革發展的自信心。第四,要進行轉型文化活動創新,積極傳播新的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與轉型發展相適應的員工隊伍職業能力建設,構建強有力的人才隊伍和良好的文化生態。
文化品牌的建設升級
電建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戰略,需要盡快在新的市場領域建立新的團隊品牌和形象。這就需要豐富和發展企業文化內涵,打造和企業轉型發展匹配的企業文化新品牌。
具體而言,第一,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及時凝練、傳播企業新文化品牌的豐富內涵。電建企業對內宣傳要凝聚發展的正能量場,對外要擴大市場影響力,為企業市場開發提供文化營銷支持。第二,堅持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黨群及思想政治工作。用項目管理的理念創新黨群工作,用生態文化的思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突出抓好企業文化的成果應用,實現文化建設實體化;突出抓好企業文化的價值貢獻,實現文化建設效益化,突出抓好文化建設的融會貫通,以文化建設的自動自覺來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第三,兼容并包,積極打造文化發展共同體。電建企業要主動對接上級單位文化,加強與優秀企業文化交流融合,鍛造自身核心軟實力。比如通過銀企合作,加強融資能力;實施跨行業聯合,延展服務產業鏈;創新思維,以文化共識促進市場營銷,自覺地為轉型升級開疆拓土,積極打造協同發展的文化共同體。
企業文化轉型發展
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企業文化作為公司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以企業文化轉型升級來推動轉型升級戰略的實施,為電建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思維、轉型動能和操作路徑。
企業文化轉型引領企業轉型發展。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主動解放企業干部員工思想,促進員工達成共識,掃除內部阻力和障礙,制訂新的發展戰略和實現路徑。具體路徑包括:重塑核心價值觀,不斷創新和發展企業新價值體系,推動文化理念從內向封閉向開放系統轉變;創新發展思維理念,確立新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模式,推動傳統產業向一體化工程服務商轉變;轉變經營管理理念,重新梳理管理體制和運營流程,推動管理方式向價值創造型轉變;激發創新動力,完善人才培養和創新激勵機制,推動文化氛圍向創新進取型轉變。
企業文化轉型主導新的核心競爭力打造。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加快企業主營業務及板塊調整,盡快建立新的經營結構和盈利模式。在新的核心競爭力打造過程中,一是要以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來統領企業運作流程再造和升級,促進內部管理架構的升級;二是通過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進一步加快內部與外部資源整合,提高企業資源配置和管控能力;三是積極構建新的企業文化品牌,以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促進新的市場競爭力形成和固化。
企業文化加快員工能力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的轉型升級,員工隊伍能力提升是重點之一。要通過企業文化宣貫與浸潤,讓企業廣大干部員工自覺提高思想素質,提升職業能力,進一步規范行為習慣和作風形象,適應企業轉型發展需要。
企業文化拓展品牌新價值。企業文化建設的轉型升級,有助于提升企業在新業務市場的知名度,加快新產品價值提升,幫助企業在轉型發展中順暢地搶抓市場機遇,構筑新的市場區域。
(作者單位:河南第一火電建設公司)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