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為多找礦找大礦而堅守
——訪2014年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李文昌

2015-12-29 01:02:28錢朝軍
科學中國人 2015年19期
關鍵詞:成礦研究

本刊記者 錢朝軍 戶 萬

為多找礦找大礦而堅守
——訪2014年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李文昌

本刊記者 錢朝軍 戶 萬

2007年李文昌出席“十七大”

2014年年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頒獎大會上,記者被獲得“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地質學家李文昌的事跡所吸引,會后,有幸對他進行了深入采訪。

在他身上,記者看到了我國一大批優秀科技工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優秀品格。這位來自云南大理的白族科學家,30多年來扎根“三江”,他和他的團隊為多找礦找大礦而堅守,發現評價了多個大型超大型礦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樣,李文昌也收獲了諸多榮譽: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二等獎1項(排名第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找礦(規劃)成果一等獎4項,二三等獎10余項,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2005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011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批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評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興滇人才”。

沉下心做科研

《科學中國人》:恭喜您獲得2014年十佳全國優秀科研工作者稱號,這次獲獎有什么感受?

李文昌:首先,感謝《科學中國人》編輯部朋友的關心。這一次能入選“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也得益于你們的鼓勵。30多年來,我確實獲得過較多的獎項,包括兩次國家科技獎,也有很多次進入人民大會堂領獎,這一次再次走進人民大會堂領取“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的獎勵,心情也特別激動。作為一位常年累月待在大山里的科技人員,我數次走進國家會堂,這說明:只要你努力了,有貢獻了,黨和國家不會忘記,“山里人”也一樣能走進輝煌殿堂。

《科學中國人》:我們知道,全國優秀科研工作者旨在表彰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及相關領域做出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在這方面,您都做了哪方面的努力?有哪些感悟?

李文昌:就我而言,我熱愛祖國,熱愛生我養我的土地。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地區,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這里不僅有著三川并流奇觀,也是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和“有色金屬王國”,高山峽谷下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寶藏。這些年,我在三江成礦理論和找礦方面獲得一些突破。我個人主要對三江復雜的地質演化歷史感興趣,對為什么形成那么多礦產感興趣。

在復雜的地質構造環境中,我對一時還不能搞明白的問題,靜下心來堅持5年、10年,甚至20~30年持續進行研究,最終在礦床形成規律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指導發現了一些礦產。能沉得下去,靜得下來,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積極探索,宏觀與微觀結合,在腦海中構建和反復完善立體模型是我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科學中國人》:如今您已經是功成名就,能跟我們談談您的個人成長經歷嗎?

李文昌:談不上功成名就,就是做了些自己想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幫助,名家的指點,也得到了專家的推薦,獲得過一些獎勵。

我雖然出生在農村,但大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重教尚文的優良傳統,形成了家家都重視孩子讀書的良好氛圍。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有一位非常聰慧的母親。我出生于大理洱海邊非常普通的白族農家,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我們的白族村子很大,從海(湖)邊順河而居延綿幾公里,盡管全村人生活不富裕,但尊師重教,在家庭間的話題中,很少對比生活的困難,談論的更多的是哪家的孩子書讀得好。我母親是村里的能人,村里大事小事都喜歡找她幫忙。她吃苦耐勞、勤勞善良、樂于助人、做事認真負責,一直得到大家的尊重。

她很勤勞,手中的活一刻也未曾停歇,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從早到晚,很多周日早晨醒來,母親已從田間地頭割回一大揹草,喂好了牛、擠好了牛奶,給我們做早飯。母親有非常好的計劃性,全家人的工作她都計劃周全,吃什么,材料在哪里,她都胸有成竹。到了晚上,一家人也圍坐在一起,說話聊天,但母親總是能找到一些邊聊邊做的活,如剝玉米、做醬菜、準備第二天的菜等。

她勤于思考,圍坐在一起聊天時,對發生在周邊的事,她總是理解得很透徹,從對一些事例的分析中,潛移默化培養了我們勤于思考的性格。母親并沒有給我們定多遠大的目標,而要求我們做好每一件事。也許我做事認真、愛思考的性格來源于母親的言傳身教。

開啟找礦的寶庫

《科學中國人》:您如何與地質結緣的?

李文昌:我進入地質行業純屬偶然,或者說是是誤打誤撞。上高中時,有一支地質小分隊借住我們學校,他們頭戴“小白帽”,穿行于密林山谷,不斷傳出他們發現礦產的喜訊。受“小白帽”的“誘惑”,高中畢業時我報考了昆明地質學校。

我的學習生活,表象上是一帆風順,但也有很多故事。從小我的學習成績就非常好,在學校都是頭幾名,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學霸”,在十里八鄉小有名氣。然而,尚未恢復高考的教育環境,沒能讓我因為成績好而去更好的學校學習,而只是以“就近錄取”的方式去到初中學校的首屆高中班。教我們的高中老師,絕大部分只有高中學歷,部分教師甚至只有初中學歷,我數學特別好,高中后期,有些難題是讓我上講臺直接給同學們講解的。在高考只能在中專和大學選其一的體制下,同學相約報考了中專。而當考試成績出來時,我的考分很高,足夠滿足上大學的分數,但也只能上中專學校。

在昆明地質學校的兩年,我學習非常刻苦,例如,礦物巖石課有巖石、礦石標本擺放在教室里,供上課時講解和提供同學們課余時間觀察、識別,盡管不斷在更換標本,但我每次都熟悉到不需要看,只要摸一摸就知道是哪一塊巖礦石的標本。兩年后,我成為300多名畢業生中的4名優秀畢業生之一。在當時,優秀畢業生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科目成績要在90分(優秀)以上,所有科目成績中不能出現低于75分的單科成績,沒有不良記錄等。

憑借優秀畢業生的條件,本可以留在城市單位工作的我,毅然決然地要求到天然地質博物館——“三江”地區。進入“三江”后,“三江”的復雜給了我當頭一棒,“三江”多期多階段的地質構造演化歷史和復合疊加的成礦作用,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出于對知識的渴求,畢業后我又報考了成都地質學院。5年的函授大學的學習,我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堅持。每晚8點,我幾乎是雷打不動地在煤油燈下堅持學習,包括節假日,我除偶爾出差和出去找書找資料外,都在交通極不便的礦區堅持學習,天天如此,就這樣堅持了五六年。

5年后,我又以優秀畢業生畢業于成都地質學院,這段時間,我博覽群書,這也為我的專業理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以至于后來當同宿舍的研究生同學在炫耀他們的英語、計算機如何好時,我也會驕傲地跟他們開玩笑說,在專業方面我可以當你們的老師。

我的成長歷程中,我總是很幸運遇到“貴人”的幫助。在野外的10多年時間里,我只顧認真完成交給我的一項項工作,忙于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調研,我的碩士、博士,都是合作教授動員而去報考的。我的碩士導師覃功炯教授是我遇到的“貴人”,當單位要晉升我職務,主持工作不能脫產學習的時候,他卻敏銳看到打基礎對我的重要意義,讓我放棄眼前,先去讀書,打好基礎。碩士3年,我是帶著10多年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對地學前緣理論的渴求完成的。因為學習成績很好,碩士畢業差點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當時我在中國地質大學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原本安排上午兩個、下午兩個的碩士研究生答辯,由于我的特殊,全天只完成了我一個人的答辯。我的論文題目是關于自己親自發現的位于老撾瑯勃拉邦北東部的魔鬼山金礦。我通過大量的事實將其確定為“卡林型”金礦,并在傳統的“卡林型”金礦模型結構中增加了“特富碳酸鹽金礦脈”,這種脈產于主礦體外的碳酸鹽巖中。以莫宣學教授(后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主席的答辯委員會,對我的研究特別感興趣,每個老師們都不斷提出新問題,好像一共提了27個問題。我回答問題也很精彩,有深度,以致于后來有老師對我說,你的答辯像一場報告會。結束后,答辯委員會叫我們到其他教室等候結果。當大家等候到中午約1∶30,答辯秘書才出來通知大家先去吃飯。后來才知道,在討論會上,有人依據中科院曾有碩士畢業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先例,提出破格授予我博士學位,由于沒有統一的意見,同意和不同意的意見都堅持,最后答辯委員會才休會,決定提交學校研究。盡管學校考慮管理上的難度,不同意開此先例,但在答辯決議中寫明了“鑒于成績優異,答辯特別優秀,同意免試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為此,時任副校長的莫宣學教授還特意寫信給云南地礦局局長,表明人才難得,希望繼續得到地礦局的支持,讓李文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而此時,云南地礦局已決定調我參加四川、云南、西藏和地礦部聯合實施的“西南三江特別找礦計劃”,讓我緩幾年再去攻讀博士學位,因此,至2004年,在地質大學教授的動員和幫助下,我才又進入學校繼續博士研究生學習。2007年,我的博士論文答辯優秀,被評為優秀博士論文并推薦參加全國“優博”評選,可由于年齡原因,最終也未能參加“優博”評比。

《科學中國人》:從一名普通地質隊員到省局總工程師、地調局局長,您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期間主持的項目很多,能否列舉幾項您印象比較深刻的談談?

李文昌:1981年,我積極要求進入了“三江”,穿行于高山峽谷,在野外一待就是15年。我沒有規劃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才,但性格索然,我認真地對待我手中的每一項工作。這期間,我遇到了我人生的第一個“貴人”,時任云南地礦局三大隊十一分隊的主任工程師何文舉。他知道我是優秀畢業生,特意到大隊要我到他的分隊工作,并為培養我作了一個計劃,即每年從事一種工作,5~6年做完地質找礦所有的工種。對我的函授學習,他也特別支持,不論工作多忙,只要學校通知要面授,哪怕2個月、3個月脫產,他都積極支持。

云龍白羊廠銀多金屬礦從發現到完成詳查,全過程我都參與,并如主任工程師的培養計劃,我做過各種比例尺的地質填圖,槽探、坑探、鉆探工程編錄、綜合研究、報告編寫等礦床評價的所有類型工作。

之后進入剛發現不久的鎮沅金礦,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率先提出了礦床為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并探索了“化探+韌性剪切構造”的找礦新模式,從而很快使其中的冬瓜林礦段由剛發現到控制金儲量大于60噸,作為副主任工程師,參與主持礦床的普查、詳查和勘探工作。

約有10年的時間,我每年待在山上的時間至少在10個月以上。或許是領導安排的工作太多,或許是能者多勞,好幾年,我只在春節短短幾天回家過春節并探望父母。地質工作很辛苦,早上一大早出去,晚上很晚才回到駐地是常事。穿越地質路線,多陡的山崖都要翻過去,多深的山谷也要越過,在坑道里搞地質編錄做研究,經常一干就是五六個小時,一身水一身泥,返回時常常要幫采樣人員背沉重的樣品,有時需要步行好幾個小時才能回到駐地。

1993年,我應邀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李寧博士一起研究金屬礦與古油氣藏的關系,由于沒有公路,一大早從我工作過的云龍縣白羊廠銀多金屬礦出發,翻山越嶺沿沘江河谷一路采集鹵水樣品,晚上11點多到達蘭坪縣金頂鎮時,我的雙腳幾乎挪不動了。我不知道我們走了多少里路,但事后從地圖上看至少有130~140里。實際上,進入金頂鎮之前的數公里,我是被扶在馬背上馱到招待所的,由于膝關節的超負荷磨損而留下了后遺癥,現在只要走長路膝蓋就疼得厲害。

這樣的經歷在后面的數十年地質工作中還有很多,這一切,多數人都會認為太苦了,但苦過之后我又忘了,而留下的更多的是大山的情懷,發現礦藏的快樂。

從2001年開始主持科研項目,帶領產學研結合的團隊,我承擔了一個接一個的科研項目和找礦任務。先后主持國家科技支撐、“973”課題、重大找礦工程10余項。面對西南“三江”地質構造極為復雜,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找礦出現停滯徘徊的困難局面,團隊堅持成礦規律研究和找礦勘查,在“三江”區域成礦規律、重要礦產“多幕式”復合成礦理論和高效勘查技術研究等方面獲得重大突破;基于對“三江”多階段、多期次疊合成礦的研究和創新性認識,在“三江”地區指出多個老礦帶有新的找礦類型,深部找礦潛力巨大,并圈出一批新的找礦靶區。

2008年,我向省政府提出開展“云南省三年找礦行動計劃”建議被采納。局里作為牽頭單位組織全省力量,實施了該計劃。2010—2012年該計劃累計投入79億元,新發現了4個超大型、15個大型礦床和一批中小型礦床的找礦突破,由此獲得了云南省政府的表彰,成果入選2013年度云南十大科技進展。“有深藏不露的底蘊,有石破天驚的欣喜,云南三年地質找礦,找到了潛在經濟價值超過5萬億元的寶藏!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開拓創新的工作思路、新穎先進的找礦集成技術,本身就是一座寶庫,一朝開啟,美麗云南勢必金玉滿堂”,頒獎詞充分肯定了該成果的份量。這是對團隊堅守最好的褒獎。

漫漫找礦路

《科學中國人》:您帶領一支“產學研”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這些重要礦床,是如何發現的?

李文昌:一直以來,我國的科研和生產結合不是很好,就地質工作而言,以往的科研主要由大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承擔,而地質找礦則由地勘單位承擔,分屬不同單位,沒有利益制約關系。我所在的地礦局地質隊,原本也只是一個地勘單位,由于我對某些科學問題的興趣和取得了某些方面的研究進展,因而在生產單位中帶出了科研團隊,形成了產學研結合的隊伍。

15年來,我們的團隊充分發揮產學研結合優勢,每每一有研究突破,利用我為省地礦局總工程師的有利條件馬上安排項目或爭取項目開展驗證,研究指導找礦,找礦成果深化研究。團隊先后發現評價了印支期普朗超大型斑巖銅礦(銅資源儲量511萬噸,相當于10個大型)及格咱斑巖銅礦帶(銅824萬噸),并填補了印支期我國斑巖銅礦帶空白;發現銅廠溝超大型鉬礦及揚子西緣燕山期鉬多金屬礦帶;率先引入和運用非線性礦產預測理論,綜合預測鎮康蘆子園、保山核桃坪兩個小型鉛鋅礦下有隱伏巖體,巖體頂部存在磁性礦體。據此,團隊編制設計,在非線性礦產預測基礎上,采用“成礦系統+重+磁+多種電法”集成技術指導勘查,使蘆子園成為超大型鐵鉛鋅銅礦床(鉛鋅405萬噸、鐵3億噸),核桃坪成為大型鐵鉛鋅銅礦床。此外,指導北衙小型金礦找礦勘查,使之成為超大型金多金屬礦床,指導發現芹河大型鉛鋅礦和紅石巖大型鉛鋅銀銅礦;指導企業在蘭坪盆地、揚子西緣預測靶區發現五寶山、東爐房等礦床(正在勘查)。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3年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發現礦的過程是理論和方法技術創新的過程,也是團隊發揚“以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三光榮”精神的具體體現。這里舉幾個重要礦床發現的例子。

普朗超大型銅礦:1997年,英國比利頓礦業公司來云南尋找項目,云南地礦局向比利頓公司推薦了該區域找銅礦,1998年比利頓和云南地礦局合作成立高山公司開展了4年的找礦工作,發現了約2平方米的斑巖銅礦露頭,公司用直升飛機運鉆機,在露頭上施工了一個鉆孔,見到了較好的銅礦,但之后在周邊施工的兩個鉆孔見礦都不好,認為產出礦床的格咱島弧為不成熟島弧,大面積發育玢巖利于形成玢巖鐵礦而不利于形成斑巖銅礦,而且礦體中已出現磁黃鐵礦等礦體尾暈(部)礦物,礦已被剝蝕,資源潛力不大,于2001年放棄該項目。此時我們的研究項目正在該區開展研究,我們的研究結論與比利頓公司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研究認為該區為成熟島弧,巖漿演化充分、巖漿巖系列完整,既發育中基性玢巖也發育酸性斑巖,并在普朗英安巖流紋巖下找到了含礦的酸性斑巖體,通過詳細調查識別出斑巖銅礦蝕變—礦化系統,指出火山巖蓋及下伏的酸性斑巖組合,是形成斑巖銅礦的最佳組合,找礦潛力巨大。我和盧映祥教授級高工一起,帶著樣品專程到北京向中國地質調查局匯報,用很多的證據說服時任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總工程師周家寰等領導,獲得了項目支持,我們利用地質調查局給的資金,在我們預測有礦的地方布置了第一個探槽,揭露后見到很好的銅礦,很快邀請了地調局領導現場考察,第二年項目列入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給予了大力支持。以我為首主持工程設計和勘查,施工了10余個鉆孔實現了找礦突破。后與企業合作控制銅金屬量達511萬噸,成為我國發現較早的超大型斑巖銅礦。

銅廠溝超大型鉬銅礦:在普朗地區的研究和勘查中,我們研究發現部分巖體不是普朗銅礦形成的印支期,而是燕山期,從四川到云南形成一個巖帶。深入研究后發現普遍發育鉬(銅)礦,巖帶北部花崗巖大面積出露,往南逐漸隱伏而形成斑巖,礦化變好。經調查后認為銅廠溝幾個斑巖枝有巨大找礦潛力,為礦業權人布置了第一個鉆孔,見到厚大礦體,指導深入勘查,評價其為超大型礦床。

核桃坪大型隱伏鐵鉛鋅銅金礦:研究預測,在核桃坪小型鉛鋅礦下有一個大的隱伏巖體,頂部發育強烈成礦作用。通過多年努力,獲得了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項目支持,團隊創新的將大比例尺重力測量直接用于找礦,布置了面積性重力測量,高精度磁法測量和電法測量等,進行多方法集成,綜合分析后提出隱伏巖體頂部有一個大的磁性(礦)體,布置了第一個鉆孔進行驗證,施工后見到近400米的鐵鉛鋅銅共生礦體,發現了新的大型礦床。

理論研究的突破,指導企業勘查發現或突破的礦床還有很多。

蘆子園超大型鐵鉛鋅銅礦床:多年研究預測蘆子園小型鉛鋅礦下有隱伏巖體,隱伏巖體頂部有一個大的磁性(礦)體,團隊努力爭取項目,布置開展了大面積1∶5萬重力測量(尋找巖體位置),不同比例尺的磁法測量(確定磁性體部位)和電法(確定產狀)等工作,和礦業權人合作開展深部找大礦工作,團隊編制了該區的探礦設計,并現場指導工程布置,施工后見到大規模磁性礦體,和企業共同開展多年勘查,控制礦床達超大型。

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屬礦床:研究認為,走滑大斷裂是北衙富堿斑巖帶通道,北衙金礦(原為小型)為斑巖型金多金屬礦床,根據對北衙斑巖礦床成礦系列(統)的研究,提出北衙金礦在巖體內形成斑巖銅金礦,接觸帶發育夕卡巖型金鐵銅礦,向外有脈狀金礦體,再向外形成鉛鋅礦的成礦系列,指導北衙工程布置,使該金礦成為金銀鐵銅鉛鋅超大型礦床。

芹河大型鉛鋅礦:位于北衙金礦外圍的芹河地區,公司數年來找金礦成效不明顯,總工程師找到了我,希望能指導幫助找礦。我根據斑巖銅金礦的成礦分帶和在野外發現鉛鋅礦露頭等,提出在他們的區內找鉛鋅礦,指導工程布置,從而發現了芹河大型鉛鋅礦。

《科學中國人》:能否回憶一下“多島弧盆成礦論”“陸內構造轉換成礦論”的理論創新產生歷程?靈感來自何處?

李文昌:“三江”作為全球地質演化研究最為理想的地區,長期以來諸多國內外學者對其地質構造演化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其中,以潘桂棠為首的研究團隊,對“三江”的多島弧盆系結構研究較為深入,而我在參與他們的研究中敏銳地發現:多島弧盆系的不同構造單元,不同的地質構造階段各自形成不同的礦產及礦床類型,多個礦帶有多期復合成礦疊加。由此,帶領團隊對每個島弧盆單元的成礦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特提斯多島弧盆系形成經歷了四大地質構造演化階段,發育四期重要成礦作用,在10個構造單元形成不同的礦床類型,合作提出了“多島弧盆成礦論”的成礦新認識;在地質科學院侯增謙等研究的基礎上,我帶領團隊與他們合作,通過對新生代構造—巖漿—成礦作用深入研究,發現6500萬年以來,印度大陸與歐亞大陸碰撞在三江中南段導致了大旋轉、大走滑、大推覆和流體大遷移。大規模走滑斷裂切穿巖石圈,誘發含銅的殼/幔巖漿上侵,形成了大型斑巖銅礦系統,沿金沙江—哀牢山構造帶兩側分布;形成拉分盆地并發育等距性的熱液活動中心,形成了熱液銀多金屬礦系統,發育于蘭坪、思茅等新生代拉分盆地;大規模剪切使金活化形成大型剪切帶金礦系統,分布于哀牢山、甘孜-理塘結合帶等,提出了“陸內構造轉化成礦論”的成礦新認識;以我為第一作者出版的專著《西南三江多島弧盆-碰撞造山成礦理論與勘查技術》,首次初論了“多島弧盆成礦論”和“陸內構造轉化成礦論”,實現了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準確找到突破點,實現理論創新和找礦突破。該專著獲得我國圖書最高獎—政府圖書獎。

2009年李文昌團隊在浪都銅礦井下開展研究

想當總工程師的局長

《科學中國人》:您是如何實現從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到管理者的成功轉變的?如今身為局長、總工程師,您是如何處理局長和技術工作關系的?今后還有什么規劃?

李文昌:我們云南省地質調查局是在云南省地質調查院、云南省環境監測總站基礎上組建的事業局,沒有政府職能,是做公益性項目的局。省上要我任局長,我提出的條件是:第一是繼續以做業務為主,要兼總工程師;第二是局班子由一正三副增加為一正四副。四個副局長分管局的四大塊工作(礦產、基礎地質、水工環、行政),報賬簽字都由行政由副局長承擔。因此,我更多的是總工程師的角色。10多年來,主要從事科研和找礦。

我現在的研究項目較多,預測的某些區域,找礦工作才剛剛開始,繼續努力實現新的找礦突破。我將繼續帶領團隊,以“三江”為研究基地,深化成礦理論研究,提出我們中國自己的成礦理論和找礦技術,并使其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為多找礦找大礦而堅守。

猜你喜歡
成礦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歡迎訂購2022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歡迎訂購2022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桂西沉積型鋁土礦床成礦規律及成礦模式
礦產勘查(2021年3期)2021-07-20 08:01:52
歡迎訂購2021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歡迎訂購2021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人人射|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日本视频91| 99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在线观看的黄网| 亚洲区欧美区| www.日韩三级|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日日拍夜夜操|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伊人网址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国内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免费看a毛片| 国产视频a|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亚洲性网站|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热九九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久久久亚洲色|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中文字幕伦视频|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无码aaa视频|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亚洲高清资源| 色婷婷电影网|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高清|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亚洲综合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