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 100053)
北京地區高職醫學檢驗技術人才職業能力調研分析報告
李暉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 100053)
對北京地區20家醫院檢驗科進行問卷調查及行業專家訪談,對調查結果進行研究和分析,明確高職學歷醫學檢驗人才培養規格以及行業對人才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為制定符合崗位需要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搭建符合職業技術教育特點的專業課程體系奠定基礎,探索高職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和途徑。
北京地區;醫學檢驗技術人才;職業能力
《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職業教育應服務首都優化經濟結構的需求,按照集約型、精品化、內涵式的發展思路,構建靈活開放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適應首都現代化建設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侗本┦小笆濉睍r期衛生發展改革規劃》中也明確指出:為保持首都衛生事業發展在全國的領先地位,穩步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建設健康北京,應建設適應首都衛生事業發展的、由高等衛生職業院校引領的醫療衛生職業教育體系,逐步擴大醫療衛生專業學歷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培養規模,構建終身繼續醫學教育體系,探索以健康需求和專業需求為導向的醫學教育模式。
醫學檢驗技術教育是高職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衛生健康作為專業建設的任務[1]。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北京市衛生事業發展提供高素質醫學檢驗技術人才,我們在北京地區20家醫院檢驗科進行了調研,深入了解行業對高職層次醫學檢驗人才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具體要求,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規格,為制定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專業課程體系奠定基礎。
1.1 內容
1.1.1 調研單位基本信息 包括調研單位性質、科室工作人員數量及學歷層次等。
1.1.2 職業崗位需求情況 近3年和未來3年單位對不同學歷層次人員的需求,高職學歷工作人員對應的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等。
1.1.3 職業素質與能力要求 調研單位對工作人員在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通用能力以及職業資格證書方面的具體要求。
1.2 方法
1.2.1 抽樣調查法 根據我院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抽取全市各區縣各級別醫院共20家。
1.2.2 問卷調查法 向各醫院檢驗科負責人發放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社會需求與職業崗位能力調查問卷20份,收回20份,回收率100.0%。
1.2.3 訪談法 與部分調研單位負責人,即行業知名專家進行座談,深入了解行業對高職學歷學生的整體要求和對教育教學方面的意見及建議。
2.1 調研單位工作人員學歷現狀及要求
2.1.1 工作人員學歷現狀 本次調研的20家醫院檢驗科目前共有工作人員926人,學歷情況見表1。

表1 調研單位工作人員學歷情況(n=926)
2.1.2 近3年錄用人員學歷狀況 調研的20家單位近3年共錄用132人,學歷情況見表2。

表2 調研單位近3年錄用人員學歷情況(n=926)
2.1.3 未來3年擬錄用人員學歷要求 調研的20家醫院檢驗科未來3年預計錄用人員126人,對擬錄用人員學歷要求見表3。

表3 調研單位未來3年擬錄用人員學歷要求(n=126)
結果顯示,在調研單位工作人員中,高職學歷人員比例最高(39.2%);在各單位近3年錄用的工作人員中,也是高職學歷人員比例最高(41.7%)??梢钥闯?,高職學歷人員能夠勝任日常工作,比較受用人單位歡迎。但從未來3年擬錄用人員情況來看,各單位意向以本科學歷人員為主(46.8%)。
2.2 高職學歷人員承擔的工作任務
調研結果顯示,高職學歷工作人員主要承擔10方面工作,不同單位有所不同,具體見表4。

表4 高職學歷工作人員承擔的主要工作任務
可以看出,目前在各醫院檢驗科中,高職學歷人員從事的工作主要是標本處理、標本檢測、儀器操作和結果報告等日常工作,其次為儀器維護與保養、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方面的工作,而在標本采集、檢驗結果解釋及實驗室管理工作方面,高職學歷人員涉及較少。
2.3 高職學歷人員所需專業知識
根據崗位任務,將高職學歷人員所需的專業知識按重要性分為非常重要、比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4個等級。各調研單位反饋結果見表5。

表5 20家醫院對高職學歷工作人員所需專業知識重要程度的認識(家)
調查顯示,根據高職學歷人員承擔的工作任務,從事臨床檢驗工作需要臨床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免疫檢驗、微生物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血液學檢驗等方面知識,此外還需要一定的寄生蟲學檢驗、實驗室管理、分子生物學檢驗方面知識。
2.4 高職學歷人員所需專業技能
針對高職學歷人員的崗位任務,將所需專業技能按重要性分為非常重要、比較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4個等級。各調研單位反饋結果見表6。

表6 20家醫院對高職學歷人員所需專業技能重要程度的認識(家)
根據高職學歷人員承擔的工作任務,將所需專業技能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別為檢驗項目方法選擇、顯微鏡下有形成分識別、標本采集與處理、常用檢驗儀器使用等;而高職學歷人員涉及較少的工作崗位,如實驗室管理,所需專業技能重要性也較低。
2.5 職業崗位對從業人員職業素養要求
通過調研,了解到檢驗科工作人員應具有的職業素養包括9方面內容,按重要性排序分別是:愛崗敬業、責任意識、誠實守信、遵章守紀、團隊合作、踏實肯干、吃苦耐勞、禮儀規范、人道主義精神。
2.6 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20家單位都要求從業人員具有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其中2家單位希望學生畢業時就取得,6家單位要求學生畢業一年內取得,其余單位要求學生畢業兩年內取得。
北京市衛生局《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衛生發展改革規劃》提出,應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社區的高等醫學本??平逃?、加強醫藥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加強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培養與培訓。北京市衛生局對2011—2015年北京市醫學相關專業人才需求量預測,醫學檢驗技術崗位每年需要補充300人,城市基層和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對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將有一個持續、旺盛的需求。本次調研結果也顯示,目前本市各級醫院檢驗科仍以高職學歷工作人員為主,過去3年引進最多的也是高職學歷人員,但未來3年各單位的用人計劃中已經將本科學歷人員列為主要錄用人員。因此,我們在學生培養過程中除了要注重提高綜合素質外,還應突出高技能型特點,增強學生綜合競爭力。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明確職業崗位對高職學歷醫學檢驗人才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規格,注重體現以下4方面內容。
3.1 注重綜合素質提高
在與行業專家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及時準確的醫學檢驗結果可以為臨床疾病診斷、治療、療效判斷和預后提供科學依據。醫學檢驗工作直接為患者服務,關注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家醫院提高醫療質量的關鍵。因此,醫療行業特別注重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把做人放在評價工作人員是否勝任崗位工作的首位。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除關注綜合素質的提高外,更應注重職業道德培養,除開設人際溝通、醫學生禮儀、美育、醫學社會學等德育課程外,還將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專業教學和技能實踐中,按照職業崗位對從業人員職業素養要求,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高度的責任心,誠信、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良好的合作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3.2 對準職業崗位要求
通過對高職學歷人員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深入分析,概況出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對人才綜合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具體要求,同時充分考慮學生職業生涯與可持續發展,搭建公共平臺和專業平臺課程。在課程設置方面,根據工作任務需要,將臨床檢驗基礎、生物化學檢驗、血液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寄生蟲檢驗作為專業核心課程;同時考慮行業發展需要的新技術和方法,開設分子生物學、臨床實驗室管理等課程,突出實用、實際、實踐、實效特點。將教學內容與衛生專業資格考試內容有機結合系起來,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強調“以勝任職業崗位要求為目標,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實行課程設置綜合化、教學內容實用化”,使學校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之間實現“提前培養,同步使用”。
3.3 突出專業能力培養
從知識本位到能力本位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職業教育適應崗位人才規格的需要[2]。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實踐教學,除增加專業核心課程實踐教學學時外,還應聘請臨床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參與校內實驗實訓教學。學生在臨床頂崗實習前進行綜合實訓,學校舉辦專業技能競賽,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并使其在同臺競技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強化職業意識。在實訓項目選擇上,注重體現崗位所需專業技能,構建以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3個訓練模塊為主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訓項目采取由易到難、螺旋遞進模式排列,從單一技能訓練到綜合訓練,再到頂崗實習,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形成,使其盡快適應臨床頂崗實習要求。
3.4 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應充分考慮學生認知規律:第一學年,通過基層社會實踐、社會調查、職業規劃、歷屆優秀畢業生事跡報告等增加學生職業感知和社會責任感;第二學年,通過醫院檢驗科見習和校內實訓基地學習,采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崗位核心技能,提高職業意識;第三學年,突出職業綜合技能培養,通過醫院檢驗科頂崗實習,提高學生職業綜合能力,順利就業。
通過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途徑,進一步深化專業內涵建設,探索依托行業、特色引領的專業建設發展之路。創新校企合作機制,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為修訂教學計劃、編寫教學大綱、建設實習實訓基地提供參考依據,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保障,從而為北京市衛生事業發展提供具有較高職業素養、較強職業技能的高端技能型醫學檢驗技術人才。
[1]唐陶富,桂重陽,楊曉斌.高職教育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建設改革與實踐[J].中國醫學創新,2012(12):153-154.
[2]黃斌倫,胡野,呂望群.高職醫學檢驗教育如何體現“高職”特色[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13):13-14.
R192.9
A
1671-1246(2015)07-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