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勝素,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66年出生于河北邢臺,1979年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學習京劇表演。1986年畢業后擔任河北省邯鄲市京劇團領銜主演。1991年調入山西省京劇院,擔任山西省京劇院梅蘭芳青年京劇團團長。1998年進入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深造,2001年作為特殊藝術人才調入國家京劇院。
李勝素天賦極佳,扮相雍容華貴,嫵媚動人,嗓音清亮甜美,表演規范自然,文武兼備,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白蛇傳》、《謝瑤環》、《柳蔭記》等。她始終遵循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表演風格:中正平和,內斂含蓄,追求典雅優美的意境,以獨具特色的演唱功力和非凡的藝術感染力,塑造了一個個優美的舞臺形象,堪稱當今梅派藝術最具光彩的代表人物。
1987年榮獲首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優秀表演獎。1991年榮獲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1992年榮獲文化部新劇目匯演優秀表演獎。1995年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3年榮獲中國金唱片獎。2008年榮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獎。2010年榮獲國家藝術院團展演評比優秀表演獎。
京劇藝術需要承前啟后,梅蘭芳大師的藝術影響離不開忠誠于京劇事業的流派傳人。國家京劇院梅派表演藝術家李勝素,一位來自燕趙大地平常農家的京劇明星,在幾十年的藝術拼搏中,憑著對京劇事業的執著,百折不回,歷久彌堅,在梅派藝術的傳承上達到新的境界。
2014年國慶佳節,李勝素在北京上演《穆桂英掛帥》和《霸王別姬》兩出梅派經典大戲。她所飾演的愛國女將穆桂英、凄楚哀婉的美虞姬,深深打動臺下的觀眾。兩場演出一票難求,好評如潮。10月下旬,她又率國家京劇院一團前往法國巴黎、馬賽和昂熱三大城市,演出五場傳統京劇《白蛇傳》,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慶典活動之一。李勝素所飾演的白娘子,在異國他鄉感染著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法國觀眾。
據介紹,以原汁原味的國粹藝術走向世界,這是國家京劇院近年來一種藝術嘗試和創新。適逢中法建交50周年,國家京劇院選擇《白蛇傳》作為巡演劇目。美麗的西湖,凄楚的斷橋,“百年求得同船渡”,白蛇、青蛇與許仙的傳說,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這次法國巡演,通過國家京劇院一團李勝素、于魁智、江其虎等諸多藝術家的精美演繹,把這個美好動人、多彩多姿的中國神話故事呈現在法國各界觀眾面前,演出所到之處,真是“高潮迭起,盛況空前”。
其實,還在2005年,同樣是這出經典名作《白蛇傳》,李勝素已經唱響英倫三島,其清歌雅韻,余音繞梁,讓英國觀眾為之傾倒。當年,英國媒體將李勝素評為“五星級”藝術家,這個等級也是英國評論界最高的待遇。多幅楚楚動人的演出劇照,鋪天蓋地呈現在各大報刊上。當地媒體評論說:“這是來自中國的藝術天使,她讓京劇藝術美不勝收?!?/p>
割舍不掉的京劇情結
李勝素生于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一個農民之家,在6個兄妹當中排行老四。至今很少有人相信,眼前這位婀娜多姿的美嬋娟,從小還有一股男孩的性情,聰明倔強,只要能實現自己的愿望,不怕吃苦,甘于受累。
河北大地也是中國戲曲之鄉,京劇、梆子、豫劇、絲弦流傳甚廣。李勝素小小年紀學過3年豫劇,在學員班里屬她年齡最小,而基本功練得最棒?;貞洰敃r的練功場景,她說,諸如涮腰、毯子功、翻跟頭等技巧,就在麥場上,把麥秸一鋪,練將起來;要不就在地上挖一個坑,從地上往坑里翻,苦練腰功、跟頭功。當時,家里人都心疼啊,誰家的閨女舍得干這個!母親問她:“孩子,苦嗎?”她一句話也不說,反而練得更歡了。
后來李勝素考入河北省藝校,專工京劇旦角表演。一唱上京劇,她更為癡迷了,多么好聽的旋律,多么漂亮的身段,她如魚得水,藝術天性充分開發出來。藝校畢業后,她被分配到邯鄲市京劇團,擔當領銜主演,也曾一展身手??墒?,當時的文化環境,演出市場難以為繼,欣賞京劇的觀眾越愈減少,加上管理上的問題,最終,劇團面臨散伙。這個期間,李勝素接拍過“俠女除霸”內容的影視片,她的武功、身段、包括上鏡形象,都很受導演的青睞。有人預言,照此發展下去,李勝素肯定火了!有誰能夠理解,在李勝素的心目中,無論如何也割舍不掉一種京劇情結。她說道:“當時就覺得,只有在京劇舞臺上,自己才能迸發人生和事業的火花?!彼恢逼谂沃傺葑约核鶕磹鄣木﹦?,再唱婉轉動聽的西皮二黃。
邁入梅派藝術的殿堂
京劇藝術行當多樣,流派紛呈;行當分為生旦凈丑,流派有“梅尚程荀”。這四大流派,梅蘭芳的藝術影響最大。梅派藝術也是李勝素多少年為之奮斗的崇高目標。她告訴筆者,梅蘭芳先生有三大突出特點,即愛國、敬業、革新,這是自己首先應該繼承的。再有,梅大師的唱腔甜美圓潤,委婉動聽,酣暢淋漓,表演上講究中正平和,溫文爾雅,每個身段都透著美,真是給人們一種美妙高深的藝術享受。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李勝素邁入梅派藝術的殿堂,趕上了幾位德藝雙馨的好老師,啟蒙老師就是河北省藝校的京劇前輩齊蘭秋。齊蘭秋以梅派為主,當年在上海走紅,曾與“四大須生”的奚嘯伯合作,觀眾有“寧喝三天粥,也看齊蘭秋”一說,以示其藝術可人。李勝素1979年入校,專工青衣花衫,第一出開蒙戲《武家坡》,就是齊蘭秋任教,課堂氣氛輕松活躍,聊著天兒就把戲學了,從此7年,師生朝夕相處,老師傾囊而授。再一位老師是劉秀榮,這是新中國戲曲院校培養的第一代京劇藝術家,也是“通天教主”王瑤卿的學生,一出《白蛇傳》就是劉秀榮親授。李勝素1987年拜劉秀榮為師,文武并重,獲益匪淺。
1990年,李勝素調到山西省京劇院,又遇到一位好老師——梅蘭芳的弟子劉元彤。劉元彤是富連成科班“元”字科的學生,藝術造詣高深,兼有文化素養,當過導演,從事過文化部門的領導工作。這位老藝術家把自己畢生的藝術積累都掏給了眼前這個得意門生。1991年,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李勝素精彩亮相,一出梅派名劇《紅線盜盒》技壓群芳,獲得最佳表演獎,就是他們師生的心血之作。1995年,李勝素舉辦梅花獎專場演出,一個晚上演出4個折子戲:昆曲《游園驚夢》,京劇《廉錦楓》、《紅線盜盒》、《孟麗君》。除了《孟麗君》,前三出都是梅蘭芳經典劇目。隨后,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欣然收她為徒。拜師那天,梅葆玖對師哥劉元彤有感而發:“梅派藝術需要接班人,咱們共同扶持勝素這棵好苗子!”劉元彤喜極而泣:“梅派藝術后繼有人,我也能報答恩師了?!碑敃r的場面甚為感人。
2014年8月3日晚上,國家京劇院一團在京上演熱門大戲《楊門女將》。李勝素沒有登場,臺下穩穩地看戲;而臺上的穆桂英,青春靚麗,身手不凡,其唱念做打的勁頭兒都像李勝素。這個青年演員就是李勝素一招一式教出來的。幾年前,李勝素擔任一團團長,重視人才培養,忙里偷閑教學。她對筆者有感而言:“說實話,教戲可比演戲還累??墒牵﹦∷囆g要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我有一份責任??!”
唱響中國故事 傳承中華文化
“演員好找,搭檔難尋”。2001年,李勝素作為特殊人才,從山西省京劇院調入國家京劇院一團,很大程度因為遇到了同在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就讀的老生名家于魁智,可謂甚是投緣。然后,兩人從京劇《野豬林》開始合作,在舞臺形象、藝術氣質、人物交流、審美情趣上,都顯得那么貼切融洽,相得益彰,被觀眾譽為“黃金搭檔”。于魁智這樣評價李勝素:“她在臺上那種輕松自如、忘我入戲的感覺,也影響我、引領我,讓人物的表演很有意境、很有品位。可以說,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家?!?/p>
就這樣,兩位藝術家精誠合作,先后演出過《四郎探母》、《紅鬃烈馬》、《滿江紅》、《袁崇煥》、《走西口》、《彈劍記》、《兵圣孫武》、《大唐貴妃》、《太真外傳》等一系列傳統戲、新編戲,并在黨和國家重大慶典活動中頻頻露面。同時,他們去了寶島臺灣,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到過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俄羅斯。一路唱響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化,鞍馬勞頓,樂此不疲。
在藝術的道路上,李勝素可謂漸行漸遠,聲名遠播;而對于觀眾的熱情與真誠,她說自己“還是老樣子,什么時候都不要忘了,我就是一個演員,就是觀眾的一個朋友,沒有觀眾熱捧,也沒有我的今天”。近年來,在山東招遠偏僻鄉鎮路邊村頭,在遼寧撫順雷鋒團、雷鋒連俱樂部,在浙江新昌一些企業的車間班組,在多所大學臨時搭建的舞臺上,李勝素輕歌曼舞,儀態萬方,引得臺下掌聲雷動。她對筆者說:“為人民服務是文藝工作者的天職。藝術帶給人們的就是欣賞和歡樂,而從事藝術生產就要付出勞累與艱辛。我們不能讓觀眾失望,不能讓京劇走樣兒,我將一直走下去?!保ū疚膱D片攝影:王建)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