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收藏不可錯過偽裝本。偽裝本又稱托名本、偽裝書,系指將題名或封面、封底、出版單位、出版地點等其他外表形式加以偽裝,以掩蓋其真實內容,進而達到發(fā)行目的或效果的出版物。通常我們所說的偽裝本,多指革命文獻偽裝本。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在所收藏的近現代革命文物中,革命文獻偽裝本為數不少,現從中選擇幾種,以饗大家。
1.《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等,偽裝為《燕趙實錄》(圖1)
該書白色封面、封底,1冊54頁,64開,豎排。封面中部豎向題寫偽裝書名《燕趙實錄》,無出版者,亦無出版時間。封面之后沒有書名頁,只有目錄頁和正文。書中依次收錄了《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戰(zhàn)成績與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概況》、《活躍于敵后戰(zhàn)場的民兵》、《豫湘戰(zhàn)役為什么失敗》等4篇文章,而尤以第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該文是朱德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七周年而作,最先刊載于1944年7月7日的《解放日報》。文章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闡述了革命英雄主義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偉大作用。
根據書中收錄文章的時間判斷,該書的印刷時間應在1944年底至1945年初之間。
2.《北方紅旗》第13、14 期合刊,偽裝為《救國方案》(圖2)
該刊白色封面、封底,1 冊87 頁,32 開,豎排。封面中部豎向題寫偽裝書名《救國方案》,右上角為出版時間“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十月廿六日”,左下角為偽托出版者“北平各界救國會印”。編者在封二的“本刊重要啟事”欄目中表示了遭受破壞、繼續(xù)辦刊的決心:“因為本刊影響的日益擴大,統(tǒng)治階級用盡一切方法來破壞它,企圖阻止它與廣大的讀者相見。最近我們又遭到國民黨軍閥一次的摧殘。但這決不是證明他們幻想的企圖的實現,這只能增加我們更大的斗爭的決心和廣大工農勞苦群眾對于本刊更熱烈的擁抱!在萬難中,本刊又與親愛的讀者見面了!”
該刊系中共河北省委的機關刊物,除了轉載中央文件和刊發(fā)省委決議外,多為對整個政治狀況的分析和對革命形勢進行估計的政治論文。
3.《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等文件合訂本》,偽裝為《大東亞戰(zhàn)爭下的國際情勢》(圖3)
該書白色封面、封底,1冊72頁,32開,豎排。封面中部豎向題寫偽裝書名《大東亞戰(zhàn)爭下的國際情勢》,偽裝書名左側有“加藤華北軍報道部長講演詞”字樣,右上角題寫“大東亞戰(zhàn)爭一周年紀念”,左下角為偽托出版者“中華民國新民會出版”,無版權頁、目錄頁,亦無出版時間。書中收錄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晉察冀邊區(qū)施政綱領》、《毛澤東同志在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演說》、《實行三三制 貫徹黨的領導》、《中共中央關于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決定》、《晉察冀邊區(qū)租佃債息條例》等12篇文章。
根據書中收錄的文章內容判斷,此書的編印時間應在1944年底或1945年初之后。
4.《一九四五年的任務》,偽裝為《華夏春秋續(xù)編》(圖4)
該書白色封面、封底,1冊126頁,32開,豎排。封面中間豎向題寫偽裝書名《華夏春秋續(xù)編》,封面左下角有“江山風雨樓叢書之八”“崇文齋藏版”字樣,無出版時間。《一九四五年的任務》是毛澤東1944年12月15日在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上的演說。根據書中收錄文章的時間判斷,此書的印刷時間應在1945年初之后。
5.《關于工商業(yè)政策》,偽裝為《秉燭后談》(圖5)
該書白色封面、封底,1 冊69 頁,32 開,豎排。封面文字自右向左橫排,第1行題署偽托作者“周作人著”,第2行為偽裝書名《秉燭后談》,第3 行書“藝文叢書六”。《秉燭后談》是周作人的雜文集。書中收錄了他的《自己所能做的》、《水田居存詩》、《老年的書》、《關于酒誡》、《談娛樂》等文章。此書的偽裝手段比較特別,仍用原書書名,不但在目錄頁上將《秉燭后談》一書的19 篇文章的題目全部原樣印出,而且書中的每一篇文章均用周作人文章的原名作標題,但題目下面的正文內容則是中國共產黨的文件。該書在所收錄的19 份文件中,有關工商業(yè)的政策10份,城市工作政策3 份,知識分子政策2 份,教育工作政策3 份,《人民解放軍總部頒發(fā)懲處戰(zhàn)爭罪犯命令》1 份。
根據《人民解放軍總部頒發(fā)懲處戰(zhàn)爭罪犯命令》的時間判斷,該書的印刷時間應在1948 年底至1949 年初之間。
6.《高樹勛將軍邯鄲起義特輯》,偽裝為《東周列國志》(圖6)
該書黃色封面、封底,1冊57頁,32開,豎排。封面是以黑色單線圍框的偽裝書名《東周列國志》,5字豎書于左側,未作其它裝飾,扉頁也僅豎排大字楷書“東周列國志”,版權頁闕如。
高樹勛(1897年~1972年),字建侯,河北鹽山人。早年投身馮玉祥的西北軍。1926年后,歷任國民黨政府二十六路軍師長、河北省保安處長、新八軍軍長、三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第十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等職。1945年10月30日,國民黨第十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兼新八軍軍長高樹勛率一萬余人在邯鄲起義,并擔任民主建國軍總司令。之后,為了進一步分化、瓦解國民黨軍隊,中共中央決定開展宣傳運動,號召國民黨軍隊官兵學習高樹勛部隊的榜樣,拒絕進攻解放區(qū),在內戰(zhàn)戰(zhàn)場上實行怠工,和人民解放軍聯歡,舉行起義,站到人民方面來,是為“高樹勛運動”。 根據高樹勛起義的時間推斷,該書的編印時間應在1945年年底。該書以偽裝本的形式傳播,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7.《莫斯科三國會議的偉大成功》,偽裝為《三國新志》(圖7)
該書綠色封面、白色封底,1冊30頁,64開,豎排。封面左端豎向題寫偽裝書名《三國新志》,右端上半部印有關羽畫像,下半部題署偽托出版者“新中國書局印行”。封面之后的書名頁上,赫然印著本書的真正書名《莫斯科三國會議的偉大成功》,書名頁之后即為目錄頁和正文。書中共收入《毛澤東在慶祝十月革命節(jié)干部晚會上的講演》、《蘇英美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之公報》、《蘇英美中四國關于普遍安全之宣言》、《羅、邱、斯聯合宣言》、《蘇英美關于意大利之宣言》、《蘇英美關于奧地利之宣言》、《歡迎莫斯科會議的偉大成功——解放日報》等7篇文章。根據書中收錄文章的內容和時間判斷,該書的出版時間應在1943年底前后。
偽裝本是在特殊年代以特殊方式出版的特殊版本的書刊,這種書刊多銷往國統(tǒng)區(qū)、敵占區(qū)和淪陷區(qū),不但是中國共產黨對敵宣傳斗爭的重要途徑、高超手段和靈巧方法,而且是毛澤東思想以及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國統(tǒng)區(qū)、敵占區(qū)和淪陷區(qū)得以傳播并且發(fā)揮了不可估量、不可替代作用的歷史見證。如今,偽裝本書刊已然成為研究我國現代出版史的重要實物,而且那些傳世稀少的偽裝本書刊,更是不可多得的革命歷史文獻和彌足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