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相,1981年生。2005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專業。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作品入展2014年“藝游方寸”國畫精品聯展,2013年“河北省政協文史館首批藏畫展”,2013年美國休斯頓總領事館主辦的“聚焦中國·國際節”,2012年中國文聯港澳臺辦主辦的“根固文脈——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
在畫壇,有一現象,有些人江湖名聲很大,但在行家眼里不值一哂;有的人在社會上籍籍無名,在圈子內卻因作品不凡而被熟知。郝相,就屬于后一種。
與郝相相識多年。他與河北美術出版社的安兵武同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且是同班。國美有林風眠先生中西融合的遺蘊,更有潘天壽先生借古開今的傳統。郝相與安兵武的畫,都體現著扎實的摹古功夫,重文化、重筆墨、重氣韻,學術血脈是非常純正的。不同的是,兵武趨古拙,郝相更秀雅,天性使然也。
郝相才華出眾,在當下的職業畫家中是一流的,正所謂大隱隱于市。最可貴的是,他能耐得住寂寞,重文化修養的積淀,重筆墨傳統的深研,其畫上溯宋元,高古雅致,意趣天成,在年輕一輩畫家中是不多見的。觀郝相之畫,曾有感而發,作詩一首,曰:“行由徑入根基深,古趣直追倪云林。大才何必求速成,聲名豈在莊里聞。筆墨尤須以意統,學養自能助日新。修得一身書卷氣,青枎館里滿眼春。”只要堅守正途,郝相的成功完全可以等待,甚至是毫無疑問的。
河北毗臨京津,燕趙畫壇多人杰。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近代以降的中國畫史,河北籍或駐居河北的他省籍畫家可占半壁江山。中國美術學院對河北最大的貢獻當屬鐘長生。鐘長生雖是南方人,但卻在燕趙大地找到了自己藝術的根和魂。他的畫,把南派的精致與北派的雄健融冶一爐,形成獨特的個人面貌,其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為清晰地顯現出來。鐘長生的道路,對所有扎根河北的國美人都有啟示,對郝相也不例外。
只要是優秀畫家,他腳下的這片土地,必然會以特定的方式進入其靈魂,進而影響其藝術。因此,畫山水畫,既要師古,更要師心、師造化。如何在以傳統為師的基礎上,向北方雄渾的山川逼近,把眼底煙云變成胸中丘壑,完成向現代和自身風骨的轉型,這恐怕是郝相今后需要面對的課題,也正是我們對他最大的期許。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