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活動課上,老師問我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今天是3月21號,星期五啊!”大家紛紛說道,不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老師說,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民間有個習俗,每到春分這天,都要玩一個有著四千年歷史的游戲——立蛋,以此來慶祝春天的到來。
只見老師拿出一些雞蛋:“今天我們也來玩一玩,看誰能讓雞蛋站起來。”我們領取了雞蛋,在桌面上試了起來。可是,過了好久,都以失敗告終。大家都泄氣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嘛!”
老師微微一笑,兩手扶著雞蛋,在講臺桌面上小心翼翼地擺弄了一會兒。神奇的現象出現了,老師兩手慢慢離開雞蛋,雞蛋竟然穩穩地站在桌面上了!教室里頓時響起一陣掌聲。
可是,圓溜溜的雞蛋怎么能站立在光滑的桌面上呢?老師給我們解開了謎團。他給我們舉了個頭手倒立的例子。在這個動作中,頭部和兩只手在墊子上形成一個三角形,有了這三個點的支撐,身體就能穩穩地倒立不動。這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
我一下子回憶起去年看過的《學與玩》,有一篇文章就講到了這個知識,今天我能親自體驗啦!雞蛋的表面看似光滑,其實還是凹凸不平的。在立蛋的時候,只要能找到底部三個凸起的點,就可以讓雞蛋立起來了。這同樣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
課后,在我們的“糾纏”下,老師還給我們表演了立蛋的特技。這又是什么原理呢,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