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能穿越蟲洞嗎
在本片中,蟲洞是故事展開的基礎,沒有蟲洞,也就不會有一系列的故事。不過到目前為止,蟲洞還只停留在物理學家的筆頭上。我們沒有觀察到任何蟲洞存在的跡象。當然,宇宙太大了,觀察不到不等于不存在。
為了找到蟲洞,理論物理學家們對蟲洞的性質進行了一番研究,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因為蟲洞連接了兩個不同的時空,所以在蟲洞的入口處,會有很大的引力。這個引力大到了足以撕碎任何進入蟲洞的飛船。
即使我們能找到足夠結實的材料來制造飛船,也無法帶我們穿越蟲洞,因為人類身體的強度不可能無限制增強,人類的身體不足以抵抗蟲洞入口處的引力。所以人類無法穿越蟲洞!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蟲洞的直徑達到1光年——也就是95000億公里,蟲洞中心處的引力就會變得比較弱,可以讓我們穿過。可是如此巨大的蟲洞,對周圍宇宙空間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甚至是災難性的。
黑洞附近的宜居星球
在庫珀等人穿過蟲洞后,到達的第一個星球是一顆位于黑洞周邊的行星。而實際上,在黑洞周邊,是不可能有行星,尤其是宜居行星存在的。
首先,黑洞在誕生之前,一定會有一次超新星爆發的過程。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它會摧毀黑洞周圍所有的行星,把它們撕成碎片。
其次,在宜居行星的旁邊,一定有一顆像太陽一樣的恒星。但是當恒星和黑洞同時存在的時候,在它們共同引力范圍內的行星會變得十分不穩定,到處亂竄。這樣的行星根本不可能是宜居行星。
外星登陸
影片中多次出現人類在一顆新的星球登陸并走出飛船的鏡頭。而實際上,當人類在太空中的時候,由于失重,骨骼中的鈣會大量流失并進入血液,人類會因此而骨質疏松。
楊利偉在著陸后,就是坐著向全國人民打招呼的,這并不是他傲慢,而是因為他剛剛到達地球,如果站著,很容易造成腿部骨折。他僅僅在太空中待了21個小時,就要如此小心,而庫珀等人在太空中待了好幾年,恐怕早就成“軟體動物”了。
B計劃能成功嗎
人類很難長時間待在太空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太空中有大量的宇宙射線。在地球上,地球磁場和大氣層保護我們不受宇宙射線的侵擾。而在太空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就只有宇宙飛船的外殼了,而它所能提供的保護是十分有限的。
在本片的故事中,宇宙飛船中帶了5000個人類的冷凍受精卵,如果人類無法移民外太空,這5000個生命將在那里生長發育,是人類種群延續的唯一希望,這就是B計劃。人體內大約有100萬億個細胞,在宇宙射線的照射下,死幾億個都沒有關系,還可以照活不誤。受精卵就只是一個細胞,一旦被宇宙射線照射,會立刻死亡。恐怕還沒有到達火星,這5000個受精卵就死亡殆盡了。B計劃根本無法實現。
進入黑洞
為了讓布蘭德的飛船離開黑洞的引力場,庫珀主動犧牲,進入了黑洞,從而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庫珀進入黑洞后的場景很像飛機墜毀。不過和飛機墜毀不同,黑洞內沒有空氣,當然也不會有摩擦生熱,更不會發生電子器件失效的現象。
和宇宙飛船相比,人體的強度更低,抵抗引力的能力更差。所以在黑洞內,人體會先于宇宙飛船被撕碎。而在本片中,飛船被撕碎,庫珀卻活了下來,這顯然是不大合理的。
我們能回到過去嗎
在影片的結尾,庫珀回到了過去,向莫非傳遞信息?;氐竭^去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可就目前的理論而言,這是不可能的。很多物理學家相信,自然法則不允許時間機器的存在。否則,世界將變得一片混亂。
靠莫爾斯電碼傳遞黑洞的數據
庫珀利用莫爾斯電碼向莫非傳遞了黑洞的數據,使得莫非破解了難題,帶領人類進入太空。這件事顯然也不大靠譜。
莫爾斯電碼是將文字轉換成簡單的點和線,以便用電報進行傳輸??僧斠獋鬏數膬热荼容^復雜的時候,莫爾斯電碼的數據量會變得非常大。
以我們現在所了解的信息,黑洞的數據是非常復雜的,如果用莫爾斯電碼來傳遞,以庫珀和莫非的速度,恐怕要幾十年才能完成。
龐大的土星空間站
在本片的結尾,莫非帶領人類在土星附近建設了空間站,這一點同樣不大靠譜。地球上之所以有人類,是因為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剛好合適,使得地球的溫度適合人類生存。土星離太陽太遠,太陽的輻射到達土星時已經變得很弱了。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數萬年內,太陽的輻射不會有大規模的變化。所以即使建設空間站,也應該在地球附近,以獲得足夠多的太陽輻射。而土星附近的空間站會因為過于寒冷而不適合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