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一:
快過年了,村民老李邀請兒子的同事們到家里來吃“刨湯”(殺豬后,吃全豬肉、豬雜的民間說法)。晚上7點過,同事陳某等人來到老李家。好客的老李抬出自釀的刺梨酒招待客人。席間,同事們都說陳某酒量不錯,老李及其弟弟李小某便都向陳某敬酒。陳某酒興大發,越喝越開懷。
酒席下半場,陳某開始顯出醉態,老李便把陳某扶到自己的臥室休息。次日凌晨1點左右,老李的妻子進屋查看陳某的情況,發現他醉得厲害吐了一地,便趕緊清理了陳某的嘔吐物。
凌晨4點左右,老李妻子還是不放心,又去看陳某,發現陳某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她便叫老李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并將陳某背到公路邊。但120醫生到達后,發現陳某已死亡。早上7點過,陳某父母才得知消息。
經法醫鑒定,陳某屬于急性酒精中毒,因咽部反射減弱,導致飽餐后反流的胃內容物填塞咽喉、氣管引起窒息死亡。
好好的一桌酒席卻吃出悲劇,雙方對簿公堂。老李感覺很冤:“敬酒時,他自己一飲而盡,來者不拒。我們沒誰對他強行灌酒。而且,我們一直在觀察他,我老婆一夜沒睡,反復查看,照顧夠多了。”
法院經審理,確認死者陳某喪葬費、死亡賠償金、鑒定費、誤工費等共計19.19萬元。老李承擔25%的賠償責任,老李的弟弟李小某承擔5%的賠償責任,分別賠償死者父母47978元和9595元。
說法: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在本案中,陳某應邀到老李家吃“刨湯”,但因飲酒過度導致急性酒精中毒,而這一事實又與陳某死亡的后果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關系。《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問題的焦點在于誰應當對陳某死亡承擔何種責任。在本案中,老李等人并未強行勸酒,陳某對席間敬酒來者不拒,由此可以判斷陳某對自身醉酒而導致的損害也負有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可知,如果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因此,法院僅判決老李及李小某分別對陳某死亡的結果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
案例二:
2013年12月20日晚,阿慧受邀與阿彬在酒吧飲酒。當晚凌晨1時55分,阿慧駕駛阿彬的摩托車,欲送其回家,途中與停在路邊的一輛重型貨車發生碰撞,事故造成雙方車輛損壞及阿慧、阿彬受傷,阿慧后因搶救無效死亡。
當地交警大隊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阿慧不但是無證駕駛,同時也是酒后駕駛,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客均未按規定戴安全頭盔,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應承擔此事故的主要責任。貨車駕駛員陳某在設有禁停標志的路段停車,應承擔此事故的次要責任,阿彬不承擔此事故的責任。
事后,阿慧的親屬將阿彬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各項損失共5萬余元。阿慧的親屬認為,阿慧系受阿彬邀請外出飲酒,期間阿彬多次對阿慧勸酒,而被告對阿慧喝酒及酒量十分清楚,在阿慧神志不清的時候,沒有盡到相應的人身財產安全保障義務。
法院經審理,判定被告阿彬承擔損失的10%,其余部分由原告自行負擔。
說法:
本案的焦點在于理清阿慧死亡這一后果與導致其死亡的相關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
阿彬邀請阿慧外出宵夜飲酒,這與阿慧醉酒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關系,但是這卻并不是導致阿慧死亡的直接因素。阿慧死亡系因其醉酒后還無證駕駛摩托車,在行駛過程中與停在路邊的重型貨車發生碰撞所致。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可知,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交警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也明確了各自的責任,阿慧負主要責任,大型貨車承擔次要責任,阿彬系乘客,對事故不承擔責任。
但是阿慧畢竟是受阿彬邀請去飲酒的,阿彬不但有勸酒行為,在對方醉酒后也沒有盡好照顧義務,因此也要承擔一定比例的責任。
工作餐喝酒后受傷能否算工傷
前不久,朱某等8人因工作需要被派到省里進行業務學習。學習完畢后,單位在學習基地斜對面的一家土菜館安排了“工作晚餐”。席間,朱某在眾人的勸說中喝了不少酒,并產生頭暈、意識不清醒等酒后反應。由于就餐地點在二樓,就餐結束后,朱某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導致胳膊摔壞了。
請問,工作餐飲酒是否屬于日常工作內容的范疇?飲酒后發生受傷甚至死亡等事故是否屬于工傷?
專家解答:
《工傷保險條例》就如何認定工傷進行了規定,通常情況下認定為工傷需要以工作時間、工作場所,以及工作原因三個方面作為判斷要素。
本案中朱某等8人因工作需要被外派進行業務學習,屬于用人單位指派的因工作外出。但是,本案的關鍵問題是朱某在“工作晚餐”時飲酒后遭受的事故傷害是否屬于《工傷保險條例》中所規定的“由于工作原因”所致。
對該問題我們認為工作晚餐飲酒系個人行為,而非為了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的職務行為,且朱某在飲酒后發生的傷害事故具有偶發性,也非工作中的意外事故,因此,不宜認定為由于工作原因而導致的事故傷害。
另外,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的相關規定可知,職工即便符合因公外出,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但如果嵌入醉酒這一因素,也不得認定為工傷。因此,工作餐飲酒不屬于日常工作內容的范疇,飲酒后發生受傷甚至死亡等事故也不屬于工傷范疇。
(本期說法專家:賀玲)
責任編輯:舒小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