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活躍城鄉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做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對鞏固黨在非公有制企業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幫助、促進、監督、協調企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如何設立黨組織?
凡是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都應當建立黨的基層組織。黨員人數在3名以上、50名以下的,應當建立黨支部;黨員人數不足3名的,可就近與其他組織中的黨員建立聯合黨支部;黨員人數超過或接近50、100名的,可分別建立黨總支或黨委。黨員人數少、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應抓緊把工會、共青團組織先建立起來,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在個體工商戶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可就近、就地建立黨組織。國有、集體企業改組為非公有制企業,或者非公有制企業進行組織結構調整時,要根據企業規模、黨員人數和工作需要,同步改建或組建黨組織,并相應調整和明確黨組織的隸屬關系。
如何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發展黨員?
首先,要嚴格執行黨章規定的發展共產黨員條件。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注意吸收優秀的工人、經營管理骨干和知識分子入黨。其次,要嚴格履行黨章規定的入黨手續。發展黨員必須經過支部討論,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黨支部對申請入黨的同志,要注意征求黨內外有關同志的意見,進行嚴格的審查,認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會討論。黨支部要加強對預備黨員在預備期的教育和考察,預備期滿后,具備黨員條件的,應當按期轉為正式黨員。需要繼續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長預備期,但不能超過一年。不履行黨員義務,不具備黨員條件的,應當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第三,要做好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的培養、教育工作。教育入黨積極分子端正入黨動機,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自覺接受黨組織的培養、教育和考察,以實際行動加入黨組織。
企業黨組織在人事管理方面應
做好哪些工作?
保證監督企業按照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選拔任用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管理人員的任免,按照一定的程序積極參與,提出意見和建議;會同有關方面抓好企業管理人員的培養、教育、考察、監督和管理工作。
黨員在非公有制企業中應發揮什么作用?
黨員要按照黨章和黨組織的要求,積極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即帶頭宣傳和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保證、監督企業依法經營,照章納稅;帶頭維護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維護企業各方面的合法權益;帶頭完成生產經營任務,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在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帶頭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職工群眾,關心職工疾苦,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維護企業和社會的穩定;帶頭遵紀守法,敢于同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
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的權益有何保障?
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活動時間應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實際予以保證,黨務工作者和黨員參加上級黨組織安排的活動、本企業黨組織開展的活動,不影響其工資報酬。企業解聘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必須征求企業的上級黨組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