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剛剛過去,同學們玩得開心嗎?有沒有人在夏天的晚上去戶外探險呢?在公園里,在郊外,在有小樹林的地方,你們有沒有在昏暗的夜里發現過在空中飛行的夜行俠?它們飛來飛去在忙些什么呢?也許你已經猜到了,這就是在夜間捕食的蝙蝠!它們喜歡捕食那些夏天的晚上經常停留在你家窗戶上的形色各異的飛蛾。
肯定會有人問,蝙蝠在夜里捕食,它怎么能看得到飛蛾呢?它看不到又怎么能抓得到呢?快快約上十幾個小伙伴,帶上幾條紅領巾,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無聲地抓捕
老規矩,首先我們需要選出一位公正執法的裁判。然后我們要選出1只“蝙蝠”和3~5只“蛾子”,其他伙伴組成“圍墻”。
“圍墻”們手拉手圍成一個直徑大約為3~5米的圓圈,“蝙蝠”和“蛾子”都必須在其中活動,不能跑出圍墻?!膀稹毙枰眉t領巾蒙上眼睛。
游戲開始,所有人都不能發出聲音。蒙上眼睛的“蝙蝠”可以用手自由探索,以確定“蛾子”的位置,并努力抓住“蛾子”。裁判要注意,不能讓“蝙蝠”和“蛾子”跑出圓圈。另外,只有抓住“蛾子”的衣服或是手臂才算是抓捕成功,僅僅碰到不能算成功哦!如果圓圈的范圍太大,讓抓捕變得很困難,也可以適當縮小一下圓圈的范圍。
看一看,5分鐘下來,你能抓住幾只“蛾子”?

熱鬧地追擊
如果上一輪抓捕讓你有些挫敗,那這一輪我們換一種玩法。跟上一輪一樣,“蝙蝠”“蛾子”和“圍墻”各就各位。不同的是,這次在抓捕時,“蝙蝠”可以大喊一聲“蝙蝠”,并且,只要聽到“蝙蝠”,“蛾子”們就需要迅速回應一聲“蛾子”。這里的“蝙蝠”聲就代表蝙蝠發出的超聲波,只要“蛾子”聽到,就說明蛾子已經被蝙蝠的超聲波撞上了。于是,蛾子回應的一聲“蛾子”就是反射回去的超聲波,它像雷達信號一樣,幫助蝙蝠確定蛾子的位置,從而準確出擊。
一只成功的蝙蝠需要集中注意力、自信果斷且行動敏捷??纯催@次的5分鐘,你能抓住多少“蛾子”呢?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一下,什么樣的“蛾子”不容易被“蝙蝠”抓到。

為了讓游戲變得更加好玩,“圍墻”里還可以同時有兩只“蝙蝠”。每個人都可以來體驗一下如何做一只成功的蝙蝠,然后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成功的經驗吧!

【小百科】
蝙蝠通過發射超聲波,并利用獵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對其定位,從而實現在夜間的精準捕食。這一現象被科學家發現,并利用此原理制造了雷達,是仿生學上的典型案例。如果沒有超聲波,蝙蝠將在漆黑的夜里失去方向感,無法判斷獵物的位置,從而“暈頭轉向”,很難實現對獵物的抓捕。
通過討論我們可以發現,動作敏捷、輕盈、飛行高度低的“蛾子”更容易逃脫蝙蝠的抓捕,而在自然界中,同樣具備這些特點的蛾子確實更加容易生存下來。這就是自然選擇。
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因為經濟蕭條,一只小貓不幸被主人拋棄了。無家可歸的小貓來到魔術師勞倫斯先生的城堡里躲避大雨,可是兔子杰克和小白鼠不歡迎它,還想方設法要趕它走。幸好善良的勞倫斯先生把它留了下來,并給它起名叫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