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花貓,小主人最近總摸著我的胡子對我說:“咪咪,你長著長長的胡子,走路不小心就會碰到周圍的墻壁,太不方便了。我要幫你把胡子剪短。”我心想:我的胡子是有重要作用的,它能保護我。當它展開時和我的身體一樣寬,這樣就可以幫我在黑暗中探測路徑,摸清自己的身體是否可以通過洞口。我心急如焚,幸好小主人的爸爸告訴他原因并阻止他這樣做,才保住了我的胡子。不僅我們貓家族有自己的獨特本領,很多其它的動物們也身懷絕技呢!不信,就來聽聽他們自己的介紹吧!
星鼻鼴鼠的奇特鼻子
我在加拿大的“陽光之都”曼尼托巴省的北方茂密叢林里生活著,我的名字叫星鼻鼴鼠。人們都說我長得不像鼴鼠那樣可愛,倒是很像科幻片中出現的外星動物。我聽這話,可不高興了。我雖然很丑,但我有自己的生存法寶——奇特的鼻子。
我的鼻子就像章魚老弟的觸須一樣呈星星狀。如果前方有東西,哪怕是一顆小小的松子,只要用鼻子接觸后,我都能感知它的形態。當我在隧道中爬行時,通過鼻子邊緣處的細胞將信息傳輸給大腦,然后形成一副隧道內的3D圖像——小草就像油管一樣粗大;沙粒像巨石一般大;就連微小的蠕蟲也如同張牙舞爪的怪獸。

蛇的紅外線感受器
同學們一眼就能看出我是一條蛇。你們會不會驚訝,為什么我既沒有四肢,又沒有爪,卻能發現小動物并能以閃電般的速度襲擊它們呢?我的秘密武器是熱測位器,也叫紅外線感受器。這種感受器不但可以感知長波紅外線極微弱的變化,而且對溫度變化也非常敏感,能測出0.02℃的溫差,反應速度不超過0.1秒。當有溫血動物出現時,立即就會被我發覺。接下來,我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目標發起攻擊。
鱈魚的側線感覺器官
同學們,你們好!我們是鱈魚,我們在海洋中成群地游來游去,而且非常有序,從不相互碰撞,你們是不是覺得我們很了不起啊!秘密就是我們的身體側線系統。

我們的頭部有個顯著突起的小管道,內部包含著長長的側線感覺器官。我們就是依靠這樣的側線感覺器官,探測微小水流產生的波動。我們的側線感覺器官非常靈敏。當我們在水中活動時,會引起很小的聲波向四周傳播,當聲波碰到物體反射回來時,側線系統不僅記錄到反射回來的聲波,而且記錄到我們自身的運動和速度。
我們的側線感覺器官探測距離能輕易達到18 米之外。也就是說,18米外的海洋生物游動、食物或者水經過鰓的活動都能被我們探測到。我們就是憑借側線感覺器官,對周圍魚的運動及時產生反應,即使在隊伍改變航向時也不會互相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