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昨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菜,看到頂花帶刺的黃瓜,媽媽特別喜歡,一下子買了好幾斤。我突發奇想,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么叫“黃瓜”呢?應該叫“綠瓜”才對呀。我問媽媽,媽媽說廣東地區的人把它叫“青瓜”,我們北方叫“黃瓜”。
可是為什么北方人就叫它“黃瓜”呢?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弄明白,請編輯姐姐幫我找答案。
這個問題很有趣,首先要說明的是,“青瓜”是指深綠色的嫩黃瓜,這個品種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常見的栽培品種。而咱們中國比較傳統的黃瓜則是下面這副模樣,這種傳統品種的黃瓜長大了以后,就變成名副其實的“黃瓜”了。

這就是這種蔬菜為什么叫黃瓜的原因啊,大家生吃、涼拌、小炒的都是“青少年時期”的黃瓜,外表仍青澀。當它成熟到可以留種子的時候,就是黃澄澄的樣子了。

再來說青瓜,并不是所有的黃瓜在廣東都被叫做青瓜,生長到“中老年時期”的品種就叫做黃瓜了,它有個霸氣的名字,叫“金獅子老黃瓜” 。老黃瓜是廣東乃至香港等地人們常用的煲湯食材,可以做成老黃瓜四味煲豬腱等營養湯品。

民間還有一種傳說,黃瓜是由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原的,當時人們稱西域一帶的人為“胡人”,便把這種瓜稱為“胡瓜”。五胡十六國時,后趙皇帝石勒是羯族人,他忌諱“胡”字,于是將其改為“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