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潔
幽幽小巷,穿行于傳統與現代;彎彎拱橋,連接著過往與未來……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桐鄉烏鎮舉行。來自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位嘉賓相聚“東方達沃斯”,圍繞“互聯互通·共享共治”主題激蕩思想,凝聚期待,共話網事。
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一個目標”“四項原則”“五點主張”成為貫穿大會的主線。
10大論壇,22個議題,328次發言,聚焦“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1場博覽會,258家企業,2萬人次觀眾,以最新產品技術綻放“互聯網之光”;1個咨詢委員會,31位高級別專家,1份《烏鎮倡議》,為中國互聯網發展貢獻智慧。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致閉幕辭說,連日來,“烏鎮時間”成為網絡熱詞。網民們說,這3天屬于烏鎮,屬于全球互聯網人。
無縫的世界
1994年4月20日,通過一條64K國際專線,我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2015年底,中國網民數量達6.7億,規模占全球第一,網站總數達413萬家,網絡融入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活。
16日上午,烏鎮枕水酒店華美宮,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屋內,嘉賓云集,談興正酣;窗外,船櫓輕搖,時光大好。
10時30分,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
現場,嘉賓不時頷首致意,提筆記錄。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場嘉賓與外國政要無不為習近平的主旨演講點贊,為“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大會主題點贊。
“我們齊聚烏鎮,共同探討如何讓網絡空間更加符合我們的需求,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技術更加先進,更利于促進創新。”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在致辭時說,巴基斯坦全力支持建立“無縫的世界”這一全球目標。
“我很歡迎習主席提出的這些建議,這些建議應該得到很認真的考慮。”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說,俄方一貫主張,各國應該對互聯網管理有一個平等的準入,俄羅斯支持國際社會在管理互聯網和制定這個領域政策的國際作用。
“我贊賞今年會議的主題: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回應了整個國際社會關于共享互聯網的呼吁。”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則作書面致辭,共同努力,將數字鴻溝轉化為數字機遇。
一石激起,漣漪不斷。當晚,中外學者就習近平主旨演講答記者問。被譽為“互聯網之父”的羅伯特·卡恩打了個比方:“饑者有其食,住者有其屋,勞者有其業,習近平主席的五點主張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互聯網時代,國家之間沒有邊界,對傳統秩序產生破壞性影響,主權國家之間的意見達不成共識,就很難造就一個互聯網秩序。”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習近平提出的正是“如何建立互聯網的秩序”。
“我們曾經都認為互聯網大會是一個技術平臺的大會,這次習主席正式提出文化主張,講述了共享與共治在文化領域的作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坦言,以技術承載“文而話之”,讓多種優秀文明達成價值共識,她對于這個未來充滿期待。
大佬云集,干貨多
16日下午至18日上午,大會共組織10場論壇,討論22個議題,覆蓋網絡安全、互聯網+、數字中國、數字絲路、海峽兩岸互聯網發展等,還有一場網絡安全高層閉門會議。

習近平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場場爆滿,場場超時。上百位中外嘉賓,328次演講和發言,有些場次需憑邀請函才能入場,尤其是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互聯網大佬參與的討論,更是“一座難求”。
筆者分身乏術,只得揀要緊的聽。
在“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論壇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以“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開講,要在全球網絡空間中,合作書寫中華民族光輝的篇章:“不久前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一位臺灣朋友在微信上告訴我,互聯網上的直播和回放,以及即時通信軟件上的口口相傳,讓幾乎每個臺灣人都了解到大陸領導人的開放、包容、睿智、真誠,讓大陸同胞也真切感受到了臺灣領導人的愿景。”
臺灣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則表示,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似乎象征著“小蝦米也可以斗大鯨魚”,過去是西方掌握世界話語權的年代,但中國的崛起加上互聯網的浪潮,隨時讓我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我們必須利用這個大好機會,將海峽兩岸與港澳地區的中國人團結起來,充分發揮中國人的智慧,不但要參與網絡規則制定,同時持續創新商機,一起來改善國人方便、幸福的環境,更一起來賺世界的錢!”
而17日上午的“互聯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議題,則匯聚多位業界“大佬”。
“微信在這五年來非常成功,那么未來有什么產品可以顛覆微信?”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如是解答:其實最大的根源,在于互聯網信息終端的演變。“所以我們在思考,下一代移動互聯網、新一代的信息社會應該是怎樣一個業態,往什么方向走。”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則坦言,三五年前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大規模投入時,并沒有意識到有無人車的應用:“當時只是說人工智能,而現在迎來了新的機遇。因為計算成本不斷下降,計算能力不斷上升,過去科學家覺得不可行的事情,現在我們認為可以做了,過去所謂的‘不可做’是因為太貴了,太慢了,今天這些都不是問題了。”
烏鎮倡議
大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表示,大會經“高咨委”提議,發布《烏鎮倡議》。
“高咨委”指世界互聯網大會組委會秘書處高級別專家咨詢委員會,匯集31位中外互聯網領域的頂尖“大咖”,來自政府、企業、學術機構、技術社群等各利益相關方,具備國際知名的專業聲譽。
16日正式成立的“高咨委”,由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和國際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總裁法迪·切哈德擔任聯合主席。
法迪·切哈德說,作為聯合主席有兩個角色:一是與中國政府分享在世界其他地方聽到的聲音,二是向世界分享對中國的認識。“很多時候中國被誤解,有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這點讓我很傷心。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和誠意,去和很多人分享我聽到的、看到的真實中國。”
法迪·切哈德希望,盡力幫助世界互聯網大會繼續舉行,成為一個創新治理的討論之地,不僅是“創新技術”,而且是“創新治理”全球互聯網。
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李欲曉被任命為“高咨委”秘書長一職,將維持“高咨委”日常運行,收集委員意見建議,組織籌備相關會議。“今后,將盡可能按照大會的整體目標和要求,充分發揮‘高咨委’各個委員的作用,將想法轉化為到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體現出來。”
大會閉幕發布的《烏鎮倡議》,包括五項內容,被譽為“互聯網歷史上的里程碑”。 “《烏鎮倡議》聚焦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主旨,希望未來互聯網秩序更加完善,網絡空間更加清朗。”“《烏鎮倡議》順應了多元化、多樣化的世界網絡經濟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網絡治理觀念。”據統計,《烏鎮倡議》發布5小時內,網民在微博、微信、論壇、新聞跟帖等互動點贊,發表言論超過150萬條。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閉幕式上致辭。?
互聯網未來始于烏鎮
“我剛從倫敦來,那里也在熱議烏鎮峰會。現在,全世界都在聚焦烏鎮,全世界都在傾聽中國!”16日抵達烏鎮時,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如是說。兩天后的閉幕式上,他則是另一番感嘆:“我很高興能夠來到烏鎮,它比我以往到過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要美。”
在烏鎮,有百步一橋之說,就像這美麗水鄉的無數座橋一樣,互聯網把整個世界連接在一起。
《烏鎮倡議》、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互聯網+扶貧”聯合倡議、“數字絲路”建設合作宣言、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倡議、中國106家互聯網機構共同發起的《讓互聯網成為愛的海洋——發展網絡公益倡議書》……3天“烏鎮時間”,結出20余項成果。
這里,有中國聲音、中國主張、中國方案——
以烏鎮為起點,開啟互聯網全球治理的進行時;
以烏鎮為起點,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這次大會把全世界能為互聯網做貢獻的人們聚集在一起,非常國際化。大會安排的論壇很有趣,也加深了我對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的了解,我很期待明年的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父羅伯特·卡恩說,互聯網是沒有國界的,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所有人都應共同承擔,有一個共享合作的責任。
“這次大會開得異乎尋常的成功,我們都感到很振奮,所有人都看到和深刻體會到互聯網應用在中國,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多么巨大的推動作用。”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在閉幕式上致辭,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而言,中國走在了互聯網應用的世界前列,只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走下去,必然能為世界、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相信明年的現在,變化會更加大,中國有一句話,‘山中一天,似人間千年’,互聯網由于它強大的能力,所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的不一樣,確實讓我們把一個月當一年用或者一年當十年用,發展速度特別快……珍惜今天每一天的努力,珍惜今天每一天的貢獻。”馬云致辭道,互聯網的特性就像烏鎮的水一樣,水是無處不達必須互相連通,水又必須是公共的,所以水不是誰能管好,而是要共同治理。
“烏鎮,來過,便不曾離開。”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閉幕式上,魯煒引用這句烏鎮街頭的旅游廣告語,更顯意味深長。“我們共享了烏鎮時間,發出了烏鎮聲音,見證和參與了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烏鎮進程。面向未來,讓我們攜起手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使網絡家園更美麗、更干凈、更安全,讓烏鎮聲音引領互聯網未來!”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雖已落下帷幕,改變才剛開始,烏鎮與互聯網的故事仍在繼續……
習大大的互聯網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各國應該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推動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開創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助力。
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了互聯網發展的“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
四項原則——
1尊重網絡主權
《聯合國憲章》確立的主權平等原則是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覆蓋國與國交往各個領域,其原則和精神也應該適用于網絡空間。
2維護和平安全
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3開放合作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必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擯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觀念。
4構建良好秩序
網絡空間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
五點主張——
1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
網絡的本質在于互聯,信息的價值在于互通。只有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鋪就信息暢通之路,不斷縮小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信息鴻溝,才能讓信息資源充分涌流。中國正在實施“寬帶中國”戰略,預計到2020年,中國寬帶網絡將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打通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讓更多人用上互聯網。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技術支持,共同推動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機遇。
2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互聯網是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弘揚正能量的重要載體。中國愿通過互聯網架設國際交流橋梁,推動世界優秀文化交流互鑒,推動各國人民情感交流、心靈溝通。我們愿同各國一道,發揮互聯網傳播平臺優勢,讓各國人民了解中華優秀文化,讓中國人民了解各國優秀文化,共同推動網絡文化繁榮發展,豐富人們精神世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3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中國經濟也面臨著一定的下行壓力。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開拓發展新境界。中國正在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分享經濟,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為各國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只要遵守中國法律,我們熱情歡迎各國企業和創業者在華投資興業。我們愿意同各國加強合作,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建設信息經濟示范區等,促進世界范圍內投資和貿易發展,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4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
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安全的目的。網絡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絡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各國應該攜手努力,共同遏制信息技術濫用,反對網絡監聽和網絡攻擊,反對網絡空間軍備競賽。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加強對話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動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制定網絡空間國際反恐公約,健全打擊網絡犯罪司法協助機制,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
5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由大家商量著辦,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個主體作用,不搞單邊主義,不搞一方主導或由幾方湊在一起說了算。各國應該加強溝通交流,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使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希望搭建全球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一個平臺,共同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