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65~74 歲人群口腔健康行為抽樣調查
郭洪菊周云王娟李曉濤徐柄權
(綿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與慢性病預防控制所,四川綿陽621000)
關鍵詞〔〕口腔健康;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781.2〔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四川省衛生廳科研課題(100312)
通訊作者:徐柄權(1972-),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口腔臨床醫學研究。
第一作者:郭洪菊(1979-),女,碩士,主管醫師,主要從事慢病預防控制研究。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不僅危害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而且由于面部形態的改變也影響心理健康。本研究調查65~74歲城鄉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2010年綿陽市在游仙區、涪城區及江油市3個區(市)各抽取3個街道(鄉鎮),每個街道(鄉鎮)抽取2個居委會(村),每個居委會(村)抽取65~74歲組調查對象40人,為保證足夠的有效樣本量,避免因故不能檢查或廢卷,抽樣時增加10%的樣本量共抽取755人,城市338人,農村417人。
1.2方法調查內容參照《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中65~74歲年齡組的口腔問卷調查表內容進行。采用當面訪談的形式詢問,現場回收問卷。
1.3統計分析采用SPSS16.0 軟件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口腔衛生行為刷牙行為城市好于農村(χ2=262.9,P<0.001)。見表1。每天使用牙簽〔11.5%(87/755)〕較廣西的43.72%和全國26%低〔1,2〕,96.7%的老人從不使用牙線。
2.2飲食習慣老人每天進食含糖食品(包括甜點、糖果/巧克力、糖水、碳酸飲料、含糖果汁和加糖牛奶/ 奶粉)的比例較低(表2),33.9%(256/755)的人有每天吃新鮮水果的習慣,城市〔57.1%(193/338)〕高于農村〔15.1%(63/417)〕(χ2=146.9,P<0.001)。

表1 綿陽市城鄉65~ 74歲老年人每天
與農村比較:1)P<0.001

表2 2010年綿陽市老人飲食構成情況(%)
2.3煙酒茶行為有吸煙習慣為19.1%(全國老年人27%有吸煙習慣)。將每天抽煙和每周抽煙歸類為吸煙,很少或不吸煙或戒煙都歸為不吸煙,農村吸煙率〔99例(23.8%)〕高于城市〔45例(13.35)〕(χ2=13.15,P<0.001)。農村每天喝酒比例〔51例(12.2%)〕高于城市〔13例(3.8%)〕(χ2=16.99,P<0.001)。城市每天喝茶比例〔160例(47.3%)〕高于農村〔119例(28.5%)〕(χ2=28.43,P<0.001)。
2.4口腔科就醫行為有牙洞但不疼的情況下,城市老人主動就診比例(55.0%)較農村(17.0%)高(χ2=128.08,P<0.001)。但總體,66.0%的老年人都不會去主動找醫生看。近12個月內27.4%沒看過牙醫生,口腔科就診率為14.5%,城市17.3%,農村12.6%,無差異(P>0.05)。關于最近一次牙疼音,年沒有就醫的原因,52.2%因為自己的口腔沒有問題,37.2%牙病不重,16.6%附近無牙醫,13.9%經濟困難,6.7%害怕傳染病。6.0%難找到信得過的牙醫,因為沒有時間等其他原因的比率低。在過去的12個月內,牙齒有過疼痛或其他不適占56.5%,農村(54.7%)和城市(59.4%)無差異(P>0.05)。最近一次牙疼時,64.0%是自己挺一挺就過去了或自己找藥吃,僅有32.4%找醫生治,3.6%采用其他方法。假如有條件,認為現在需要看牙的人的比例為59.6%,城市和農村分別為59.3%和59.9%,無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我市老年人群基本養成刷牙習慣,但農村老人的刷牙習慣尚不樂觀。本調查結果較全國75%的65~74歲老年人每天刷牙,26%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略高〔1〕。城區老年人刷牙行為好于農村,與其他省市調查結果結論一致〔2,3〕。菌斑是齲病和牙周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刷牙是控制菌斑的基本方法,同時給予牙周組織以適當的按摩刺激,會增強牙齦組織的抵抗力〔2〕。因此建立良好刷牙習慣,提高有效刷牙率是重要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
本調查顯示我市吸煙、飲酒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7%,13.6%)〔1〕。農村與城市相比吸煙、飲酒率更高,飲茶率更低,與廣西的報道的趨勢一致〔3〕。吸煙、飲酒是導致牙周病與口腔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飲酒、吸煙及口腔衛生不佳,可能產生協同作用,增加患口腔癌的危險性〔4〕。吸煙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系統性疾病與牙周病的共同危險因素,對口腔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吸煙程度越重牙周治療需要可能性就越大〔5〕。長期少量飲酒能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快排除體內廢物,對機體是一種良好的作用,而飲酒過量,對人體造成多方面的危害。臨床研究〔6,7〕表明,飲酒與口腔癌的發生呈正相關。因此需重點加強對農村居民吸煙飲酒對健康危害的宣傳,降低不良行為率。口腔服務利用的主客觀需求較大,但實際就診率低。調查提示應增加農村地區的口腔醫療服務設施和人力資源配置,增強鄉鎮、社區衛生服務的口腔服務能力。
保健意識和保健行為不足是人群口腔衛生保健狀況不佳的直接原因〔8,9〕。但若只是著眼于增加口腔醫療機構和醫生不能明顯改善整個人群的口腔健康,心須強調預防的重要性〔10〕。良好的口腔衛生行為習慣和正確的口腔衛生保健觀念有利于保持或改善口腔健康狀況。應加強社區口腔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方便老年人就診,及時發現口腔疾病,同時應重點針對農村地區的老年人經常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和檢查咨詢。
4參考文獻
1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
2卞金有,胡德渝.預防口腔醫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77-84.
3雷月娟,黃華,韋惠平,等.廣西65~74 歲人群口腔健康行為抽樣調查〔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9;7(3):150-3.
4王宇,侯瑋,陳薇,等.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的抽樣調查與分析〔J〕.北京口腔醫學,2010;18(1):44-6.
5高津福,黃青,徐菁玲.天津市部分老年干部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報告〔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6;4(4):208-10.
6田甜,周健.飲酒與口腔癌發生相關的可能機制研究進展〔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3;23(5):398-400.
7何保昌,陳法,蔡琳.飲酒、吸煙及其交互作用與口腔癌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4;48(1):42-6.
8朱建華.江山市老年人口腔患病現狀及健康行為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5):13-4.
9劉忠民,高文榮,單楚超.延吉市社區老年人口腔衛生保健狀況的調查研究〔J〕.吉林醫學,2008;29(5):436-7.
10秦立芳,李濟功,吳雪林,等.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對口腔常見疾病發病率的影響〔J〕.口腔醫學,2014;33(8):546-7.
〔2013-11-16修回〕
(編輯安冉冉/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