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手術風險及預后
牛文博張娟周超熙王貴英于躍明于濱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河北石家莊0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及影響手術預后因素。方法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300例,分析不同年齡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及病理資料,采用多因素COX分析評價影響老年組術后復發的危險因素及3、5年生存率和無病生存率。結果≥70歲組高中分化腺癌比例、TNM分期Ⅲ~Ⅳ期、區域淋巴結轉移、腹腔及遠處轉移發生率均顯著高于<70歲組(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組織類型、區域淋巴結轉移、腹腔及遠處轉移均為影響≥70歲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70歲組3年生存率為57.66%(79/137),3年無病生存率為48.91%(67/137);5年生存率為24.82%(34/137),5年無病生存率為21.17%(29/137)。結論應對TNM分期高、組織類型為高中分化腺癌、存在區域淋巴結轉移、腹腔及遠處轉移的≥70歲結直腸癌患者加強術后監測,以降低術后復發率,提升患者術后生存率。
關鍵詞〔〕結直腸癌;手術風險
中圖分類號〔〕R735〔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No.122077179D)
通訊作者:于濱(1968-),男,碩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胃腸腫瘤研究。
第一作者:牛文博(1979-),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胃腸腫瘤研究。
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1〕。手術切除仍是其主要的治療措施。國外已有臨床醫師通過多種評分系統對結直腸癌患者進行危險評分,對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進行預測,以指導臨床決策,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從而降低手術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手術治愈率。全世界結直腸癌癌發病率男性為20.1/10萬,女性為14.6/10萬,死亡率男性為10.2/10萬,女性為7.6/10萬〔2,3〕。本文研究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手術風險及預后的評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科2005~2008年接受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300例,均經纖維結腸鏡檢查及術后病理明確診斷。除外潰瘍性結腸炎、炎性息肉,術中或術后組織學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類型包括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等。根據患者年齡分為<70歲和≥70歲組,兩組臨床資料見表1。已獲得相關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且患者知情同意。
1.2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性別、年齡、腫瘤位置、直徑大小、組織類型、分化程度、浸潤深度、TNM分期、淋巴結及遠處轉移情況的差異,并了解上述因素與患者預后間的關系。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不同年齡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及病理資料≥70歲組高中分化腺癌比例、TNM分期Ⅲ~Ⅳ期、區域淋巴結轉移、腹腔及遠處轉移發生率均顯著高于<70歲組(P<0.05)。見表1。
2.2結直腸癌患者臨床及病理特征預后多因素COX分析結果TNM分期、組織類型、區域淋巴結轉移、腹腔及遠處轉移均為影響≥70歲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見表2。

表1 不同年齡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及病理資料〔 n(%)〕

表2 ≥70歲結直腸癌患者臨床及
2.3≥70歲組隨訪結果≥70歲組術后隨訪截止至2014年9月,生存時間5~106(平均41.42)個月,中位生存時間36個月。失訪患者15例,失訪率9.87%。≥70歲組3年生存率為57.66%(79/137),3年無病生存率為48.91%(67/137);5年生存率為24.82%(34/137),5年無病生存率為21.17%(29/137)。
3討論
結直腸癌的發病機制及原因至今不確切,但是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研究已證實生活環境、飲食結構、生活方式及遺傳等因素均與結直腸癌發病有關。
由于我國生活方式、環境及經濟發展有別于發達國家,我國結直腸癌發病年齡較發達國家通常提前10~20年,隨著醫學診斷技術的不斷提高,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率不斷提高〔4〕。老年結直腸癌患者并發癥率高,機體應激狀態差,癌癥的早期癥狀常被忽略,加上患者因害怕不愿就診,臨床診斷時往往已到達中晚期,臨床上對于中晚期老年患者因擔憂手術耐受性,在治療中更加保守〔5〕。
腫瘤的臨床分期是決定患者預后及生存時間的關鍵因素。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臨床分期晚,預后通常較差。研究報道高齡結直腸癌患者手術并發癥率為48.5%,手術相關死亡率為2.3%,均高于低齡患者,認為對老齡患者進行術前綜合病情評估,積極治療并發癥,可使患者安全耐受手術,獲得滿意的遠期效果〔6〕。目前,結直腸癌患者按照TNMⅠ、Ⅱ、Ⅲ及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90.1%、72.6%、53.8%、10.4%,多因素分析發現腫瘤浸潤深度、轉移淋巴結數,鄰近器官受累、遠處轉移等是影響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主要獨立因素〔7〕。本研究結果與上述論點一致。嚴重肺部疾病、體能狀態指數和Dukes分期是術前非治療指標風險預測的影響因素〔8,9〕。
本實驗以術后腫瘤的TNM分期,評估患者預后及生存質量,缺點在于腫瘤的異質性、主刀醫生操作技術差異會使研究結果出現較大的誤差。綜合評估患者的術前身體狀況、手術風險度評價及相關腫瘤分子檢查和術后腫瘤TNM分期方可更準確評估患者預后〔9,10〕。
4參考文獻
1萬德森.結直腸癌流行病學與預防〔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1;17(1):3-7.
2陳圖鋒,方佳峰,魏波,等.結直腸癌手術風險預測的臨床應用評價〔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1;32(4):547-9.
3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
4艾克熱木·玉蘇甫,帕爾哈提·沙依木,艾孜買提·熱合木吐拉,等.40歲以下及70歲以上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4807-9.
5陳念,莫陽,冷大躍,等.老年結直腸癌的臨床和病理特點及其預后分析〔J〕.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13;2(3):114-6.
6臧怡雯,周易明,陳宗祐,等.75歲及以上高齡結直腸癌患者手術治療安全性、遠期療效及腹腔鏡手術可行性評估〔J〕.上海醫學,2011;34(11):831-2.
7易呈浩,葛維挺,黃彥欽,等.1368例結直腸癌TNM分期及預后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2;39(9):597-8.
8胡宗莉,黃睿,孟玥,等.E-PASS系統評估結直腸癌手術風險的臨床價值〔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1):43-5.
9解宏偉,陳宗佑,項建斌,等.老年患者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的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17):1328-9.
10李爽,魏正強.四種評分系統在結直腸癌手術風險預測中的運用現狀〔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7):2321-2.
〔2013-11-23修回〕
(編輯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