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多糖降血糖作用及其機制
喬彩虹孟祥順
(吉林省前衛醫院中醫科,吉林長春130012)
摘要〔〕目的探討桔梗多糖對糖尿病(DM)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機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STZ)誘導的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灌胃給予模型大鼠低(150 mg·kg-1·d-1)、中(300 mg·kg-1·d-1)、高(600 mg·kg-1·d-1)劑量的桔梗多糖,28 d后檢測大鼠體重、進水量、進食量和尿量;同時,檢測空腹血糖(FBG)水平、空腹胰島素水平(FINS)、胰島素敏感指數(ISI)、葡萄糖耐量、肝組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結果桔梗多糖給藥組大鼠進水量、進食量和尿量顯著低于模型組,同時,FBG水平降低,胰島素水平、ISI及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顯著升高(P<0.05或P<0.01);桔梗多糖也能夠提高肝組織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結論桔梗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改善FINS、提高抗氧化能力有關。
關鍵詞〔〕桔梗多糖;糖尿病;抗氧化
中圖分類號〔〕R285.5〔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吉林省衛生廳科研課題(2013Q013)
第一作者:喬彩虹(1973-),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中醫藥防治糖尿病的研究。
現代藥學研究〔1〕表明,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為桔梗皂苷,桔梗皂苷的抗腫瘤、抗炎、保肝、調節免疫及抗病毒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被廣泛報道,多糖是廣泛存在于植物根、莖、葉及果實中的一類生物活性大分子,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腫瘤、抗衰老、抗病毒及輔助降血糖等多種生物活性,且由于其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特點,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應用〔2〕。而關于桔梗多糖的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免疫力方面,相關報道較少〔3,4〕。本文以桔梗多糖為研究對象,初步探討其降血糖作用及可能機制,為進一步應用奠定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及儀器桔梗藥材購買于本地藥材市場,經吉林大學藥學院生藥教研室鑒定為桔??浦参锏母稍锔o。鏈脲佐菌素(STZ)為美國Sigma公司產品;血糖檢測試劑盒為北京康化試劑公司產品;胰島素檢測試劑盒為天津九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與丙二醛(MDA)檢測試劑盒為南京建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其他常規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藥材粉碎機,濟南天方機械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機,南京古奇機電有限公司;25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5417R型低溫超高速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GC-2100型γ放射免疫計數儀,合肥科大中佳公司;組織勻漿機,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
1.2桔梗多糖的提取在60℃~90℃條件下,將購買的桔梗飲片用石油醚回流提取3次,每次4 h,除去脂溶性成分;減壓回收石油醚后,再用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2 h/次,除去醇溶性成分;減壓回收乙醇后,再用蒸餾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濾液;濃縮后,加入終濃度為75%的無水乙醇,靜置過夜,離心收集、沉淀、干燥。常規方法進行脫色、除蛋白后,分別采用苯酚-硫酸法、間羥基聯苯法及考馬斯亮藍法檢測總糖、糖醛酸及蛋白質含量。
1.3小鼠糖尿病(DM)模型的建立、分組及給藥Wistar雄性大鼠,體重(200~250)g,由吉林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適應性飼養7 d后,開始造模。造模前空腹12 h,腹腔注射60 mg/kg的STZ溶液(溶解于pH4.2,0.1 mol/L的檸檬酸緩沖液),而正常對照組只注射等體積的檸檬酸緩沖液。72 h后尾靜脈采血,測空腹血糖(FBG),當FBG濃度>11.1 mmol/L時視為建模成功〔5〕。將建模成功的小鼠隨機分為模型組,格列本脲組(25 mg·kg-1·d-1),桔梗多糖低(150 mg·kg-1·d-1)、中(300 mg·kg-1·d-1)、高劑量組(600 mg·kg-1·d-1);每天腹腔灌胃給藥1次,模型組和對照組給予同體積的生理鹽水,給藥28 d。
1.4進水量、進食量、尿量及體重測定觀察實驗大鼠的精神狀態及毛發改變情況;于給藥第28 d時,測量大鼠體重,并采用代謝籠檢測大鼠12 h的進水量、進食量及尿量。
1.5FBG、胰島素含量測定及胰島素敏感指數(ISI)計算給藥結束后,尾靜脈取血,分離血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大鼠FBG水平;放射免疫法測定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根據FBG及FINS水平,計算ISI:ISI=ln(FBG×FINS)-1。
1.6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在給藥的最后1 w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實驗大鼠禁食12 h后,以2 g/kg體重的葡萄糖溶液灌胃,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別檢測0、30、60、90和120 min的血糖水平。
1.7肝組織中SOD活性與MDA含量測定給藥結束后,頸椎脫臼處死大鼠,取肝臟組織;預冷的生理鹽水清洗后,用濾紙吸凈表面血水,放于低溫冰箱保存。檢測前,稱取一定量的肝臟組織,高速勻漿后,用生理鹽水配成10%肝組織液,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備用。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MDA含量。
2結果
2.1桔梗多糖的提取制得的桔梗多糖為淺黃色粉末,其收率為1.69%(按生藥材干重計算),其總糖含量為74.5%,糖醛酸含量為14.2%,蛋白質含量為11.3%。
2.2桔梗多糖對DM大鼠進水量、進食量、尿量及體重的影響大鼠造模成功后,精神萎靡,出現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下降癥狀;給予桔梗多糖28 d后,與模型組比較,大鼠精神狀態好轉,DM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見表1。
2.3桔梗多糖對DM大鼠FBG、胰島素水平和ISI的影響給予桔梗多糖28 d后,與模型組比較,低、中、高劑量組的桔梗多糖均可以呈依賴性的抑制高血糖水平(P<0.05或P<0.01);同時,與模型組比較,桔梗多糖也可以增加FINS水平及ISI(P<0.05或P<0.01),見表1。

表1 桔梗多糖對各組大鼠進水量、進食量、尿量、體重及FBG、胰島素水平和ISI的影響 ± s)
與模型組比較:1)P<0.05,2)P<0.01;下表同
2.4桔梗多糖對DM大鼠葡萄糖糖耐量的影響在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中,除模型組血糖峰值出現在口服葡萄糖60 min后,正常對照組及各給藥組的血糖峰值均出現在口服葡萄糖30 min后。高、中、低劑量組的桔梗多糖,與模型組比較,均可以顯著抑制血糖水平的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2.5桔梗多糖對DM大鼠肝組織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響模型組大鼠肝臟組織中SOD活性較對照組顯著降低,MDA含量顯著升高(P<0.01)。給予桔梗多糖28 d后,與模型組比較,SOD活性顯著升高(P<0.01),且高劑量組的SOD活性高于格列本脲組;同時,中、低劑量組的MDA含量與模型組比較,下降明顯(P<0.05或P<0.01),見表2。

表2 桔梗多糖對各組大鼠葡萄糖糖耐量的影響及肝組織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響 ± s)
3討論
采用腹腔注射STZ法建立的DM大鼠模型與人類1型糖尿病具有相似的臨床癥狀。STZ可以通過選擇性的作用于胰島β細胞,生成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從而破壞胰島β細胞結構,使胰島細胞損傷或死亡,最終導致胰島功能障礙。該方法具有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簡便、快速的特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6〕。本研究發現,桔梗多糖具有提高胰島素水平、ISI及糖耐量的作用,而降血糖作用與ISI的提高密切相關〔7〕。
多項研究表明氧化應激與DM的發生及發展密切相關,研究顯示,糖尿病氧化應激水平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8〕。高血糖環境可以使機體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導致自由基在體內大量堆積,從而促進DM及其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SOD是機體清除自由基中最為重要的抗氧化物酶之一,廣泛存在于各種生物體內,能夠阻斷超氧陰離子對細胞造成的各類損傷;MDA為脂質過氧化產物,可以反映機體受脂質過氧化損傷的過程〔9〕。本研究結果證實,桔梗多糖可以劑量依賴性地提高糖尿病大鼠肝組織中SOD活性,并減少MDA的含量,表明桔梗多糖具有抗氧化應激,減少氧化損傷的作用。
綜上所述,桔梗多糖能夠改善STZ誘導DM大鼠的典型癥狀,降低血糖水平,其機制可能與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抗氧化能力有關。
參考文獻4
1Lim JH,Kim TW,Song IB,etal.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roots extract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on bile duct ligation-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J〕.Hum Exp Toxicol,2013;32(11):1197-205.
2陳旋,張翼,張劍波,等.植物多糖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07;16(13):1000-5.
3Yoon YD,Kang JS,Han SB,etal.Activ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and AP-1 by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the radix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in RAW 264.7 cells〔J〕.Int Immunopharmacol,2004;4(12):1477-87.
4Park MJ,Ryu HS,Kim JS,etal.Platycodon grandiflorum polysaccharide induces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via TLR4 signaling〔J〕.Food Chem Toxicol,2014;72(1):212-20.
5Li Z,Zhang T,Dai H,etal.Involvement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myocardial apoptosis of streptoz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J Clin Biochem Nutr,2007;41(1):58-67.
6高秋萍,阮紅,劉森泉,等.紫心甘薯多糖對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調節作用〔J〕.中草藥,2010;41(8):1345-8.
7于淑池,蘇濤,楊建民,等.安吉白茶多糖對實驗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J〕.茶葉科學,2010;30(3):223-8.
8Lee HB,Yu MR,Yang YQ.Reactive oxygen species-regu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J Am Soc Nephrol,2003;14:241-5.
9田冬娜,吳斐華,馬世超,等.風輪菜乙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8;11(33):1313-6.
〔2013-12-10修回〕
(編輯李相軍/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