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術式與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治療老年重度盆底器官脫垂的療效比較
袁源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鹽城224001)
摘要〔〕目的分析對比傳統術式與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治療老年重度盆底器官脫垂(POP)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該院收治的重度POP患者70例,根據雙盲法將其平均分為置入網片組與傳統術式組,每組各35例。置入網片組患者采用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治療,傳統術式組采用傳統術式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醫療費用及住院時間。應用盆底障礙問卷(PFDI-20)及盆底功能影響問卷(PFIQ-7)評價療效,對比兩組治愈、復發及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①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置入網片組醫療費用明顯高于傳統術式組(P<0.05)。②兩組術后6個月時PFDI-20、PFIQ-7評分均低于術前(P<0.05),置入網片組術后6個月時PFDI-20、PFIQ-7評分顯著低于傳統術式組(P<0.05)。③置入網片組治愈率為100.00%、復發率為0.00%,傳統術式組為85.71%、14.29%,兩組治愈率及復發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④傳統術式組無明顯并發癥出現,置入網片組出現2例陰道網片暴露。結論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能夠有效改善老年重度POP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盆底功能,具有治愈率高,術后患者復發率低、生活質量較好等特點,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傳統術式;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重度盆底器官脫垂
中圖分類號〔〕R711〔文獻標識碼〕A〔
第一作者:袁源(1973-),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婦科方面的研究。
盆底器官脫垂又稱為盆腔臟器脫垂(POP),主要表現為外陰部塊物脫出,部分伴有排便異常、排尿異常、炎癥、外陰部出血等〔1〕。POP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但以60歲以上老年人多發,嚴重影響了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質量〔2〕。目前,針對無明顯臨床癥狀的POP女性不主張采取手術治療,而對于重度患者,手術是其首選的治療方式〔3〕。傳統手術方法主要有曼氏手術、陰道前后壁修補術等,各種手術效果不一〔4〕。本研究對重度POP老年患者行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及傳統術式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兩組術式治療重度POP的療效,為完善臨床治療方案提供有效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POP患者70例。入選標準:①POP分度法評定為POP Ⅲ度,即盆腔前、中、后至少有1個腔室評定為Ⅲ度脫垂;②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雙盲法將70例患者平均分為置入網片組與傳統術式組,每組35例。置入網片組年齡60~80〔平均(68.3±3.6)〕歲;病程3個月~30年,平均(7.5±3.8)年;并發癥:Ⅲ度陳舊性會陰裂傷10例,糖尿病4例,宮頸上皮內瘤變(CIN)5例,高血壓14例,哮喘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例。傳統術式組年齡60~78〔平均(68.5±3.4)〕歲;病程3個月~30年,平均(7.6±3.7)年;并發癥:Ⅲ度陳舊性會陰裂傷11例,糖尿病5例,CIN 4例,高血壓12例,哮喘2例,COPD 1例。兩組年齡、病程、并發癥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置入網片組患者采用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治療,網片由美國強生公司提供,型號為810081,術后將包有凡士林的紗布卷放于陰道內,48 h后取出;傳統術式組采用傳統術式治療,即陰道前后壁修補術+全子宮切除術。合并Ⅲ度陳舊性會陰撕裂傷者給予會陰裂傷修補術。本次研究患者術前及術后均應用頭孢抗感染,術后常規導尿,尿管拔除前進行膀胱訓練,鼓勵患者盡早活動,積極預防深靜脈血栓。
1.3觀察方法①觀察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醫療費用及住院時間。②術后隨訪6個月,參照盆底障礙問卷(PFDI-20)及盆底功能影響問卷(PFIQ-7)對比兩組術前及術后6個月時的療效,其中PFDI-20量表由20個POP癥狀的相關問題組成,評分標準為〔5〕:無癥狀計0分;癥狀輕微,未影響生活質量計1分;輕微影響2分;中度影響計3分,重度影響計4分,分值越高,說明盆底障礙癥狀越重。PFIQ-7由7個生活問題組成,評分標準為〔6〕:未影響生活質量計0分,輕微影響計1分,中度計2分,重度計3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盆底功能對生活影響越大。③對比兩組治愈及復發情況,參照國際POP-Q評分標準,POP評分<Ⅱ度為治愈,≥Ⅱ度為復發。④觀察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t檢驗及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醫療費用及住院時間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置入網片組醫療費用明顯高于傳統術式組(P<0.05)。見表1。


組別手術時間(min)出血量(ml)尿管留置時(d)醫療費用(元)住院時間(d)置入網片組156.32±8.52210.65±26.324.33±0.7514540.45±556.655.78±0.75傳統術式組155.65±8.98198.65±20.364.12±0.368235.65±443.656.05±0.71P值>0.05>0.05>0.05<0.05>0.05
2.2兩組術前及術后6個月PFDI-20、PFIQ-7評分對比兩組術前PFDI-20、PFIQ-7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術后6個月時均低于術前(P<0.05),置入網片組術后6個月時PFDI-20、PFIQ-7評分顯著低于傳統術式組(P<0.05)。見表2。


組別時間PFDI-20PFIQ-7置入網片組術前48.45±38.6579.23±50.32術后6個月6.22±3.531)2)48.44±27.541)2)傳統術式組術前50.13±42.6578.65±50.32術后6個月18.23±3.561)59.65±26.671)
與術前相比:1)P<0.05;與傳統術式組相比:2)P<0.05
2.3兩組治愈及復發情況對比置入網片組治愈率為100.00%、復發率為0.00%,傳統術式組為85.71%(30例)、14.29%(5例),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2.4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傳統術式組無明顯并發癥出現,置入網片組出現2例陰道網片暴露,癥狀較輕微,經保守治療后痊愈。
3討論
POP屬于老年女性的常見婦科疾病之一,是指由各種因素所致的盆底組織薄弱,盆腔器官下移造成器官功能及位置異?!?〕。該病的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癥狀較輕的患者往往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僅出現陰道腫物這一體征,而部分超過盆底功能代償者可影響腸道、尿道、生殖道等多個系統,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有資料統計顯示,60歲以上絕經女性(未行子宮切除術)中POP的發生率高達41.1%〔8〕,其病因較為復雜,多因盆底肌肉、韌帶、神經及連接組織等損傷致使盆腔支撐作用欠缺而發病。目前,針對無明顯臨床癥狀的POP女性不主張采取手術治療,而對于重度患者,手術是其首選的治療方式〔9〕。
傳統治療重度POP的手術方法主要有曼氏手術、陰道前后壁修補術、髂尾肌筋膜固定術、陰道閉合術、陰式子宮切除術等〔10〕,此類手術對陰道、子宮前后壁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等方面具有較佳的作用,但從整體療效來看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治標不治本,復發率高等問題。有學者隨訪證實,傳統手術方式治療POP的復發率高達54%,所以選擇一種高效、復發率低、預后效果較好的術式逐漸取代傳統手術十分必要〔11〕。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治療POP也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有療效佳、復發率低等優勢〔12〕。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從一定程度上維持并恢復了盆底的生理結構,療效十分確切。網片能夠在無張力的狀態中從肛提肌腱弓及骶棘韌帶水平承托并提升盆腔器官,使其達到正常的解剖位,改善盆底缺陷,繼而起到修復整個薄弱盆底的目的;同時,網片還為新生組織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便于組織的生長。此外,有解剖學研究報道,網片可以使盆壁與陰道側相臨更近,糾正了陰道側壁的缺陷〔13〕。
本研究結果顯示,網片費用較為昂貴,且易出現網片侵蝕、網片暴露等并發癥,這也是該術式需要不斷改進的重點問題。而且本研究說明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可以有效改善重度POP患者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這與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從一定程度上維持并恢復了盆底的生理結構,能夠在無張力的狀態中從肛提肌腱弓及骶棘韌帶水平承托并提升盆腔器官,使其達到正常的解剖位,改善盆底缺陷有關。
綜上所述,經陰道網片盆底重建術能夠有效改善老年重度POP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盆底功能,具有治愈率高,術后患者復發率低、生活質量較好等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4參考文獻
1朱蘭,婁文佳,郎景和,等.無穿刺加用網片盆底重建術治療癥狀性Ⅱ~Ⅲ度盆腔器官脫垂的近期療效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3):201-3.
2陳紅香,白生賓,哈提古麗·阿也提.盆底重建術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治療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294-6.
3馬寧,王鳳玫,黃惠娟,等.改良Prolift網片盆底重建術對壓力性尿失禁防治作用的探討〔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2;47(7):505-9.
4許歌,王玲,李荷蓮,等 .應用不可吸收網片盆底重建術治療Ⅲ~Ⅳ度盆腔器官脫垂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6):4555-7 .
5鄭昕燁,宋巖峰.基因多態性在盆底器官脫垂中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1;11(15):2983-5.
6Raizada N,Mittal P,Suri J,etal.Comparative study to evaluate the intersystem association and reliability between standard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 system and simplified pelvic organ prolapse scoring system〔J〕.J Obstet Gynaecol India,2014;64(6):421-4.
7張坤,韓勁松,朱馥麗,等.經陰道網片植入盆底重建術治療盆腔器官脫垂術后并發癥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2;47(9):669-71.
8莫中福,呂英璞,劉彥麗.Prolift網片和Gynemesh聚丙烯補片用于盆底重建術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11;33(4):507-9.
9李炳琪,鄭春蘭,王春昱.盆底重建術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術后短期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0):3365-7.
10張改鳳.盆底重建術用于盆腔器官脫垂的臨床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6):171-2.
11Brown RA,Ellis CN.The role of synthetic and biologic materials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J〕.Clin Colon Rectal Surg,2014;27(4):182-90.
12Noé GK,Schiermeier S,Hatzmann W,etal.Pain medication requirements after sacropexy and combination interventions〔J〕.JSLS,2014;18(3):e2014.
13Matsuo T,Miyata Y,Ohba K,etal.Recovery from life-threatening pelvic organ prolapse in an 80-year-old Japanese woman:a case report〔J〕.Clin Case Rep,2014;2(4):118-21.
〔2015-01-09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