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干預對社區女性圍絕經期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董雪張明明1梁伍今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長春130017)
摘要〔〕目的探討生活方式干預對長春市社區圍絕經期婦女生活質量及圍絕經期癥狀的影響。方法選擇210例圍絕經期婦女,隨機分為對照組(n=105)和實驗組(n=105),對照組不進行任何生活方式干預,實驗組根據個體情況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干預前和干預后分別對圍絕經期婦女進行問卷調查,包括一般狀況調查表、生活方式調查表、圍絕經婦女生活質量狀況SF-36問卷及圍絕經期癥狀。結果實驗組女性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得分及生活質量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女性圍絕經期癥狀明顯緩解,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緩解圍絕經期婦女癥狀,且提高其生存質量,可在社區內推廣。
關鍵詞〔〕圍絕經期婦女;生活方式干預
中圖分類號〔〕R592〔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課題(No.201395)
通訊作者:梁伍今(1967-),女,教授,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內科護理學研究。
1吉林省人民醫院
第一作者:董雪(1978-),女,博士,講師,主要從事老年護理學及心理學研究。
婦女圍絕經期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顯著降低,生殖器官開始萎縮的一個過渡時期〔1〕。婦女在圍絕經期會出現一系列以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為主的病理、生理改變癥候群。40~60歲女性在社會上擔任多重角色,工作壓力、社會競爭,容易身心功能失調,特別是面臨圍絕經期,更易發生各種生理、心理疾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2,3〕。本文擬探討生活方式干預對社區圍絕經期婦女更年期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長春市4個社區街道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且愿意參與研究的圍絕經期婦女,同時具備以下條件:①年齡40~ 60歲;②具有卵巢功能低下的表現;③近期無嚴重不良事件;④無精神心理疾病史。符合上述條件者共210例,平均年齡(49.8±6.2)歲;大專及以上57例,高中或中專70例,初中及以下83例;職業:機關工作人員 45例,技術人員 30例,工人 60例,退休人員65例,個體 10例;其中未絕經者 129例,已絕經者 81例。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105例。兩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絕經情況等無顯著差異(均P>0.05)。
1.2方法
1.2.1生活方式干預形式制定社區圍絕經期婦女生活方式干預方案;對社區醫護人員進行統一培訓,調查了解和收集患者健康資料進行綜合健康評估。對照組不進行任何生活方式干預,實驗組針對其許多女性普遍存在圍絕經期知識認知不足情況,每月1次開展多層次的健康教育講座(包括飲食與冠心病,運動與冠心病、冠心病的危害、血脂異常的危害、冠心病防治、血脂異常治療等內容),同時制定干預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因人施教、因病指導、整個干預過程采取電話結合信函、健康教育講座、門診復查形式、現場說教與家庭互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半年后對圍絕經期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易患因素、生活質量及更年期癥狀進行測評。
1.2.2生活方式干預具體實施方案針對已明確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飲食、缺乏體力活動和肥胖等,采取積極的生活方式改善措施:①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②選擇能夠降低LDL-C的食物(如植物昌醇、可溶性纖維)。③減輕體重。④增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⑤采取針對其他圍絕經期易患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措施如戒煙、限鹽以降低血壓等。
1.3評價方法在干預前和干預后對入選對象進行統一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1)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對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月經史、婚育史、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經濟狀況、慢性疾病的發生情況、身高、體重、血壓、心率、血脂、血糖等)進行調查和分析、統計記錄,跟蹤半年。(2)采用由美國醫學研究所研制的生存質量量表(SF-36QOL)評價生存質量。根據量表統一規定進行評分并記錄,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3)兩組女性對圍絕經期癥狀進行自評。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χ2檢驗及t檢驗。
2結果
2.1社區圍絕經期婦女干預前后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改變情況實驗組女性干預前后除體重未見明顯改善外,情緒及不良生活習慣均有所改善。見表1。
2.2干預后兩組生存質量比較實驗組女性生理及心理狀況均好于對照組。見表2。
表1實驗組干預前后不良生活方式改變情況(n,n=105)

項目干預前干預后P值體重超標6553>0.05情緒急躁8946<0.05吸煙4821<0.05飲酒5919<0.05喜食肥肉6824<0.05飲食偏咸8138<0.05不愛運動7736<0.05


項目緯度實驗組對照組生理測量軀體疼痛81.4±11.31)51.0±22.6生理職能72.6±31.21)61.2±30.3身體功能77.2±16.51)58.3±13.2總體健康76.2±17.91)40.5±20.2心理測量精神健康77.5±15.01)60.3±16.1情感職能84.4±12.01)61.2±16.1社會功能89.5±12.41)75.2±17.3活力70.2±13.41)67.4±18.1
與對照組比較:1)P<0.01
2.3兩組女性圍絕經期癥狀自評干預半年后,實驗組女性圍絕經期癥狀明顯緩解率〔82例(78%)〕,好于對照組〔44例(42%)〕(P<0.05)。
3討論
生活方式干預是指在特定的場所、時期,對目標人群施加有計劃的、系統的項目,以改變其持久的行為模式和生活習俗〔4〕。美國心臟協會循證指南中預防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干預措施是生活方式干預,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減輕體重、戒煙〔5〕。對于圍絕經期相關知識特別是生活方式及其易患疾病,我國婦女了解較少〔6〕。特別是北方的高脂高鹽等生活習慣,更是易患一些心血管疾病。本研究提示在社區婦女中及早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可以很好地緩解更年期癥狀,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飲酒、高脂高鹽飲食等,通過干預,絕大多數人能夠意識到對健康的影響,在生活中積極改變。
4參考文獻
1陳蓉.對圍絕經期婦女心血管疾病危險的處理:歐洲心臟病醫生與婦科醫生的一項共識聲明 〔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08;2(5):510-28.
2鄧少婷,張保紅,胡冰,等.圍絕經期婦女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評估與管理 〔J〕.吉林醫學,2013;34(9):1621-2.
3劉瑩,陸秀英.佛山市社區婦女圍絕經期健康現狀及需求的調查 〔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35):5022-4.
4符明秋.重慶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體質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
5Mosca L,Banka CL,Benjamin EJ,et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women;2007 update〔J〕.Circulation,2007;115(11):1481-501.
6張陸珍.社區圍絕經期婦女100名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7):152-3.
〔2015-02-19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