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
老齡化背景下慢性病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
楊靚徐輝1巢健茜余清1楊維維陳黃慧吳振春
(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江蘇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病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探討加強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策略。方法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法,對南京市某社區1 733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進行調查并自評健康得分。結果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自評健康得分高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且患病數目越多健康自評得分越低(P=0.000 7)。慢性病患病情況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影響(P=0.011);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心理狀況優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P=0.000);老年人的社會功能慢性病患病情況的影響,且患有疾病數目越多的老年人社會功能越差(P=0.009);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睡眠質量好的人數多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P=0.002);慢性病患病情況對老年人總體健康狀況有明顯影響(P=0.000)。結論慢性病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加強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對于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慢性病;健康狀況;健康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5〔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273189)
通訊作者:巢健茜(1967-),女,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會醫療保險和衛生事業管理研究。
1南京市秦淮醫院
第一作者:楊靚(1990-),女,碩士在讀,主要從事社會醫療保險和衛生事業管理研究。
The impact of the chronic diseases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under ageing population
YANG Liang,XU Hui,CHAO Jian-Qian,et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elderly and explore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elderly from chronic diseases.Methods1 733 people were taken into the survey with randomly cluster sampling. Self-rated scor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were analyzed. ResultsThose without chronic diseases had higher self-ranted scores(P=0.000 7). Chronic diseases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P=0.011). Mental condition of health aged person was better than those being chronically ill(P=0.000).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aged person were influenced by the status of the chronic diseases(P=0.009). Health aged person had better sleep quality(P=0.002). Chronic diseases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general health status(P=0.000).ConclusionsThe morbidity of chronic diseases increase with the growth of age and their adverse effect is getting serious. Strengthening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elderly is very important and implementation chronic conditions management based on national conditions is the optimal strategy.
【Key words】Chronic diseases;Health condition;Health management
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1〕,但是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并不意味著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相應提高〔2~4〕。隨著年齡的增長,暴露于危險因素的時間延長,同時由于機體器官老化、抗病能力減弱,慢性病患病危險性隨之增高〔5〕。因此,加強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是應對老齡化不斷加劇和實現成功老齡化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國對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集中于管理模式與方法的探討和管理效果的評價,但是研究主要采用定量方法,缺少定性的理論政策研究;研究思路注重于健康管理前后的效果差別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對于慢性病健康管理創新性措施的研究不足。本研究分析慢性病患病情況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探討加強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策略。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隨機整群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南京市某社區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60歲及以上的2 000名退休職工以自愿為原則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 733份(86.7%)。
1.2研究內容和指標研究內容涉及社會人口學特征、是否患慢性病、患病狀況、心理狀況、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狀況、社會功能、記憶力情況、睡眠情況等。根據調查結果,將慢性病患病數目劃分為無、1種、2種、3種及以上四個等級(分別用0、1、2、3表示)。日常生活能力分為12項(自己修剪腳趾甲、自己做飯、乘車外出、自己理財、自己上下樓、外出購物、自己吃飯、自己洗澡、自己穿衣、自己如廁、控制大小便、室內活動),當12項中有任意一項個人獨立完成存在困難時則判定為日常生活能力缺損;記憶力部分包括五個問題,每個問題包括五個等級,根據被調查者的回答情況,將老年人的記憶力情況分為好、一般和差三個等級。總體健康情況為老年人根據EQ-5D生命質量調查結果對自身健康做出的評價,分為好、一般和差三個等級。另外,老年人健康狀況還采用老年人自評健康得分進行評價,該得分是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狀況的主觀評價,能較好地反映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的知曉程度及健康危險因素的預判能力。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對單向有序資料進行χ2檢驗,對雙向有序屬性不同資料進行秩轉換的非參數檢驗,慢性病對自評健康的影響進行完全隨機設計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被調查者平均年齡(69.7±6.5)歲,其中60~70歲1 062人;71~80歲550人;81歲及以上121人。男828人;女893人。被調查者中患有慢性病的人數為1 202人,其中,僅患一種慢性病649人;患有兩種慢性病352人;患有三種及以上222人。被調查者中,日常生活能力缺損55人,日常生活能力完整的為1 280人;絕大多數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僅有2.3%的老年人心理狀況較差;記憶力較好的占總人數的38.8%,記憶力處于一般水平的老年人占總人數的48.7%,12.5%的老年人記憶力較差;52.6%的老年人社會功能良好,15.7%的老年人社會功能較差;超過一半的老年人睡眠狀況良好,有18.1%的老年人睡眠質量較差。總體而言,56.8%的老年人總體健康狀況好,35.2%的老年人一般,8.1%的老年人較差。
2.2慢性病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以慢性病患病情況作為自變量,生活能力、心理狀況、記憶力、社會功能、睡眠質量以及總體健康狀況作為因變量,除記憶力外,是否患有慢性病以及患病數量對剩余五個因子的均有影響(P<0.05)。見表1。
表1慢性病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n(%)〕

因子患慢性病數目無1種2種3種及以上χ2/P值生活能力缺損8(2.1)18(3.6)16(5.8)13(7.5)17.097/0.011完好369(97.9)489(96.4)261(94.2)161(92.5)心理狀況好321(87.7)380(78.8)205(75.6)118(72.0)24.561/0.000一般41(11.2)95(19.7)57(21.0)37(22.6)差4(1.1)7(1.5)9(3.3)9(5.5)記憶力好150(39.5)209(41.1)99(35.6)61(35.3)7.528/0.057一般194(51.1)243(47.8)131(47.1)84(48.6)差36(9.5)56(11.0)48(17.3)28(16.2)社會功能好213(57.0)268(53.8)134(49.3)76(45.0)11.473/0.009一般113(30.2)160(32.1)88(32.4)50(18.4)差48(12.8)70(14.1)50(18.4)38(22.5)睡眠質量好273(71.7)314(61.6)162(58.3)98(56.6)15.326/0.002一般44(11.5)116(22.7)58(20.9)34(19.7)差64(16.8)80(15.7)58(20.9)41(23.7)總體健康好260(76.2)248(54.3)115(45.6)60(39.2)95.536/0.000狀況一般74(21.7)181(39.6)103(40.9)65(42.5)差7(2.1)28(6.1)34(13.5)28(18.3)
計算時存在缺失值,下表同
2.3老年人健康自評得分情況調查者自評健康得分最低的為20分,最高分為99分,平均得分為(76.6±11.4)分。其中,健康自評得分≤60分的有48人;61~70分567人;71~80分610人;81~90分371人;91分及以上101人,說明多數老年人自評健康情況處于中等偏下水平。總體而言,60~70歲的老年人為(77.4±11.5);71~80歲老年人自評健康得分為(75.5±11.0);>80歲的老年人健康自評得分為(74.5±11.1),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自評健康得分呈下降趨勢(P=0.000 7)。被調查的女性老年人健康自評得分為(76.5±11.3),男性為(76.7±11.6),二者無差異(P>0.05)。所有被調查老年人中,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自評健康均分為(81.5±9.7),患有一種慢性病的老年人自評健康均分為(76.6±10.6),患有兩種慢性病的老年人自評健康均分為(73.2±11.4),患有三種及以上的慢性病的老年人自評健康均分為(70.7±12.8),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自評健康均分最高,而患有慢性病數目較多的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最差(P<0.0001),隨著慢性病患病數目的增多,健康自評得分存在下降趨勢(P=0.000)(表2)。


性別是否患慢病60~70(歲)71~80(歲)>80(歲)男083.8±8.779.9±10.277.7±9.6177.8±10.475.8±9.772.4±12.2270.9±11.972.2±10.876.7±11.7370.0±13.871.6±12.969.4±15.1女080.7±9.981.0±9.977.9±12.0176.2±10.976.6±10.377.1±11.6274.2±10.973.9±11.575.4±10.9367.9±12.973.2±11.270.3±12.9
3討論
本結果說明慢性病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老年人中有60%~70%存在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種慢性病,而60歲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為全人口的3.2倍,60歲以上老年人在余壽中有2/3的時間帶病生存〔6〕,目前,實踐表明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具有一定的效果。通過慢性病健康管理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養,幫助老年人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老年人健康管理方式,有助力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搭建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平臺,幫助老年患者的健康促進前移到“治未病” 層面〔7~9〕。盡管我國慢性病防治初有成效,但我國慢性病患病率仍舊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以每年7%的速度下降的趨勢而言〔10〕,我國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仍舊任重道遠。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和較大的地區經濟差異導致慢性病管理工作進程不一是造成該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現階段我國應根據城鄉社會經濟環境的差異和慢性病管理設施的完善程度,制定不同的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策略。
在城鎮建立以社區為依托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網絡,包括健康教育系列活動,行為方式干預和慢性病的監測、治療和隨訪〔11〕。農村地區在進行上述健康教育系列活動的同時可以建立基于農村基本醫療保障的農村慢病管理,即選擇適當的慢性病病種納入新農合慢性病管理范圍〔12〕,同時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以提升補償水平,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農村居民慢性病管理方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疾病管理。
此外,應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和慢性病管理公司的專業功能,建立社會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慢性病健康管理公司三者之間的合作機制,即社會醫療保險負責常見、多發性慢性病的部分費用的支付;商業醫療保險在重大疾病患者在發生災難性衛生支出時提供更多的互助幫助;專業的慢性健康管理機構,發揮其專業作用,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進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檔案,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加強慢性病的良好控制,增進老年患者的健康。
4參考文獻
1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一次性抽樣調查數據分析〔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255-9.
2郭平,陳剛.2006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分析〔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4-9.
3顧大男,曾毅.1992~2002年中國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變化研究〔J〕.人口與經濟,2006;157(4):9-13.
4譚紀萍,劉瑛,王鑫,等.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與老年健康研究現狀〔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335.
5劉競芳,陳哲,楊非柯,等.長沙市社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及相關因素〔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6):675.
6林曉嵩.健康管理在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中的作用〔J〕.中國全科醫學,2009;9(21):1749.
7萬鵬,張莉,王艷婷,等.健康管理對老年輕中度高血壓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4):347.
8劉永兵,梁杰,姚德雯,等.養老機構老年人健康素養與健康狀況和健康服務利用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4):451.
9孫瑤,李文源,艾育華,等.基于物聯網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的構建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10):1166,1711.
10毛春芳,傅善來,楊柯君.開展防控慢病井噴策略研究〔J〕.社區衛生保健,2010;9:82,99.
11劉盈,張開金,湯紅忠,等.城市社區常見慢性病綜合防治模式探索〔J〕.中國全科醫生,2013;(1):76-8.
12張寒冰,張曉,翟成凱,等.慢性病疾病管理在我國醫療保險制度中的實施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7;22(1):29-31.
〔2014-10-08修回〕
(編輯郭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