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福建漳州363000)
仔豬弓形蟲病的診療及體會
李耀亮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福建漳州363000)
2013年6月,漳州市薌城區張坑村某立體種養小區內一養豬戶發生一起仔豬弓形蟲病,經采取綜合防制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隨后對整個小區內的另外5家養豬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相鄰豬舍的豬群也已感染該病,筆者迅速施以動物隔離和藥物控制等多種措施后,取得較好的防控效果。
養殖小區;仔豬;弓形蟲;診療
2013年6月,陳氏養豬場發生一起仔豬急疾病。經筆者臨床調查、病理剖檢及實驗室檢查,診斷為仔豬急性弓形蟲病。采取綜合防制措施后,取得較好治療效果。診療報告如下:
豬舍環繞魚塘而建,共4座。生豬存欄480頭,其中種公豬3頭,母豬47頭,仔豬187頭,中大豬243頭。該豬群按免疫程序已免疫注射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疫苗,飼料自配,自繁自養。
主訴6月2日,天氣驟變,有陣雨,氣候濕熱,當晚9時巡檢豬群時發現6頭60日齡仔豬精神沉郁,呆滯,發熱,初診為天氣轉變引起的豬常見性感冒,用柴胡注射液稀釋青霉素鉀粉針劑肌肉注射進行治療。第二天維持上述給藥,第三天上午,畜主在投料喂豬時發現5頭仔豬死亡,另有相鄰的4個豬圈共33頭仔豬精神萎頓,呼吸急促,食欲減退或廢絕,腹部現瘀血斑,其中10頭仔豬四肢發抖,站立不穩。下午病情惡化,又有5頭仔豬死亡。仔豬發病率20.8%,死亡10頭,死亡率25.6%。依臨床經歷,筆者對該豬場衛生及周邊環境開展現場流調,發現畜主在池塘養魚,岸上豬舍間套種香蕉和花生,地上鼠洞繁多,豬舍四個角落各繩養1只家犬看守豬圈,另在配料房營窩散養6只家貓用于防鼠害,貓糞便隨地可見,發霉難聞,有的與陳舊飼料、用具混為一體。
患豬發病急促,體溫多在40~41.5℃之間,個別患豬達42℃,呈稽留熱,鼻鏡干燥,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精神萎頓,食欲廢絕,耳、鼻、腿部出現紫斑。其中13頭眼結膜蒼白,鼻孔有漿液性分泌物流出。眼、四肢、腹部皮膚發紺,腹下部分出現紫紅色瘀血斑塊,尾根、耳尖出現大小不一的出血點和紫斑。17頭癥狀嚴重的仔豬全身肌肉發抖,后肢搖擺,站立不穩。個別仔豬出現咳嗽,病初大便干燥,呈顆粒狀,后交叉拉灰黃色軟便,帶有灰白色腸黏液,惡臭。
剖檢4頭病死仔豬,發現胸、腹腔積有橙黃色清亮滲出液;肺膨大,氣管、支氣管內充滿米白色或淡黃色的泡沫黏液,肺膜下實質內散布灰白色的壞死灶,間質水腫,切面充積著清透膠凍樣的液體;心包液增多,心肌軟而脆,左心室內現鮮紅色瘀血塊;全身淋巴結腫大、充血、出血;十二指腸、空腸、結腸、直腸黏膜均有彌漫性出血點;腸系膜淋巴結呈條索狀腫大,觸之如牛皮鼓樣堅硬而有韌性,切面粟狀大小灰白色的壞死灶;肝脾有點狀稀疏的灰白色壞死灶;腎有出血點,見中央灰白、周圍紅暈的病灶。
4.1 寄生蟲學檢查
無菌取病死豬的腹水作涂片,取肝臟作切面觸片,分別甲醇固定,姬姆薩染色,鏡檢發現組織細胞中見有香蕉狀的弓形蟲滋養體,核為紫紅色,胞漿呈淡藍色,核與尖端之間有致密的顆粒。
4.2 細菌學檢查
無菌采集病死豬的肝臟、脾臟作病料,直接劃線接種于鮮血瓊脂培養基,37℃培養24 h,未見細菌生長。
4.3 卵囊檢查
取貓糞便10 g,用飽和鹽水漂浮法,蘸取上層漂浮物鏡檢發現每個橢圓形孢子化卵囊內含4個月芽形孢子。
根據發病過程、臨床檢查和剖檢結果,結合實驗室檢查,診斷為仔豬急性弓形蟲病。
6.1 隔離消毒
分別隔離患病仔豬和家貓,全面清理廄舍、配料房、獸醫室、管理房、四周通道、廄舍隔熱層,并保持豬舍采光及通風,選用百毒殺S消毒劑兌水400倍,連續7 d在每日10時后對豬舍及四周環境進行一次帶豬噴霧消毒。夜晚氣溫下降時,對弱小仔豬加用保溫燈進行適當保溫。
6.2 藥物治療
1)對患病仔豬用復方磺胺對甲氧嘧啶鈉注射液(10 mL含SMD 1.5 g+TMP 0.3 g),按0.2 mL/(kg·bw)肌肉注射,12 h/次,連用3 d。
2)對可視黏膜黃染,貧血明顯,糞便稀軟的病弱仔豬注射板蘭根注射液(10 mL相當于原生藥10 g)每頭3 mL,24 h/次。
3)按30 ppm在飲水中加入VC片,供患豬飲用,連用5 d。
6.3 預防
對其他假定健康豬群,在飲水中按每噸水加入25%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可溶性粉500 g、扶正解毒散500 g和豬用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劑250 g,供豬群飲用,連用5 d。
經采取有效的綜合措施3 d后,除病重衰竭而死亡3頭外,患豬食欲逐步增加,豬群精神狀態整體基本恢復正常;第五天后淘汰3頭后肢癱瘓無法康復豬,其余仔豬毛色漸變光滑亮澤,皮膚紅潤,生長性能恢復。
1)近年來,一些衛生條件差的中小豬場附紅細胞體病和球蟲病多見,弓形蟲病往往被忽略或誤診,在臨床上應注意結合豬場環境衛生加以鑒別,準確診斷。本病例是由于豬場不重視生物安全,混養其他動物,導致弓形蟲在豬場增殖、污染飼料和食槽。此外,環境氣溫高,濕度大,豬群受到熱應激,抵抗力下降,也是誘發該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通過本病例診療效果,筆者接著對該種養小區內的另外5家養豬場開展弓形蟲流行病學調查。生豬試驗采用姬姆薩液染色檢查滋養體,家貓采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卵囊孢子,發現5家養豬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弓形蟲感染(表1)。為此,在筆者的建議下,統一隔離遷出家貓和其它岸上動物阻斷病原,統一藥物滅鼠,統一清污消殺,統一在日常飼料中按每噸添加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可溶性粉500 g+黃芪多糖500 g,用7 d停7 d,循環使用2個療程。半年后回訪,該小區再無發生弓形蟲病例。

表1 種養小區生豬弓形蟲感染率檢測統計表
3)由龔地弓形蟲引起的流產不常見,但也可發生于孕期母豬,經胎盤被感染的胎兒在仔豬階段有臨床癥狀鮮有記載,但臨床實踐中時有發生。經檢測,陳氏養豬場種公豬和母豬感染弓形蟲滋養體,但無臨床癥狀,可能與平時種畜群飼料中添加保健藥物有關。目前,本病只能通過磺胺類獸藥進行預防,臨床上SMD、SMM為首選藥物,配合TMP可起到協同作用,效果明顯。
4)據學者BE·斯特勞報道,該病為人畜共患病,可引起先天性感染兒童癡呆和失明。貓科動物是唯一一種從糞便排出弓形蟲卵囊的動物,在豬感染弓形蟲中起關鍵作用。為防止卵囊引起的感染,禁止貓進入豬圈和飼料庫,定期滅鼠,消除以鼠傳播的包囊感染來源。建議養殖者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防止弓形蟲感染。病死豬及流產胎兒、胎衣應做無害化處理。野生動物產品和未煮熟的泔水不可喂豬。為防止野貓在飼料上排泄,應將飼料封存。
5)在弓形蟲感染陽性率高的養豬場,建議研究探索防制豬弓形蟲的中藥方,避免西藥防制藥物單一容易產生耐藥性和藥物殘留的弊端。
6)本病例是母畜的弓形蟲通過血液循環先天傳播給胎兒,或是仔豬后天因食用飼料、飲水,接觸器具所致,還有待進一步探討。■(編輯:趙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