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吉,趙 強,屈 明
(國網四川省檢修公司綿陽運維分部,四川 成都 621000)
新型超高壓輸電線路鳥害防范措施研究
王德吉,趙強,屈明
(國網四川省檢修公司綿陽運維分部,四川 成都621000)
摘要:鳥害跳閘對超高壓輸電線路及附近直流系統穩定運行帶來很大的影響。基于超高壓輸電線路鳥害跳閘故障特征,提出了超高壓線路防范鳥害應重視的運行維護基礎工作。通過對傳統防鳥害措施效果進行梳理分析,改進傳統防鳥害裝置形成新型防鳥害措施,并在超高壓輸電線路上得到成功應用。通過對安裝方式的創新,便拆式防鳥罩提高了防鳥效果,降低了檢修作業的強度,對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風車驅鳥刺在防鳥驅鳥功能、能源利用率等方面有所創新,有效降低了線路鳥害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超高壓輸電線路;鳥害;新型防鳥裝置
0引言
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經濟的發展,各地區生態環境愈發適應鳥類的繁衍棲息,這給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帶來了較大威脅。面對日益頻繁的鳥類活動,有效采取防鳥害措施,減少鳥害故障的發生,確保電網的安全運行是超高壓輸電線路運行維護的重要工作之一[1-4]。
對超高壓輸電線路鳥害造成線路跳閘故障特征進行分析,提出了超高壓線路防范鳥害差異化的運行維護基礎工作;對傳統防鳥害措施效果進行梳理,改進了防鳥害裝置,形成了新型的有效防鳥害措施。
1超高壓輸電線路鳥害跳閘故障特征
超高壓輸電線路發生鳥害跳閘對電網安全運行及附近直流系統會造成一定的擾動。鳥害造成線路跳閘原因一般可分為4類:1)鳥類在線路導線和鐵塔附近活動,大型鳥類身體或張開的翅膀造成線路相間或單相接地故障;2)絕緣子上方構筑鳥窩的材料如樹枝、雜草等下落或被吹落,造成橫擔和導線之間電氣距離不足,引起線路跳閘;3)鳥類在鐵塔絕緣子上方活動,鳥糞掉落在絕緣子表面,然后沿絕緣子傘群邊沿下滑,污染嚴重的絕緣子發生閃絡;4)鳥糞從絕緣子表面以外一定距離處下落,鳥糞由于重力作用下落拉長,具有一定導電性的鳥糞通道的介入使絕緣子周圍的電場分布發生嚴重畸變,鳥糞通道的前端與絕緣子高壓端之間的空氣間隙的電場強度大大增加,絕緣子承受的大部分電壓都加在了這一段空氣間隙上,空氣間隙擊穿,造成線路單相接地故障。
超高壓輸電線路塔頭及相間電氣距離較大,第一類鳥害對超高壓線路威脅不大;超高壓輸電線路絕緣子片數多、距離長,第二類鳥害情況也不多見;而第三類鳥害情況引起的超高壓輸電線路跳閘比重較大;第四種由鳥糞下落引發的事故,鳥糞殘留痕跡可能很不明顯或根本找不到,因此在無法確定原因的事故中,有不小比例是屬于鳥糞事故[5]。
鳥害易發區域具有典型的環境特征和時間分布特性。地形地貌多在靠近河流(排水渠)、稻田、魚池、低洼潮濕地帶,有較大樹木和村莊少、僻靜開闊的莊稼地帶;鳥類一旦選擇在某基鐵塔上筑巢,在一段時間內即便是受到外界較大的干擾也不會輕易離開,即使將鐵塔上的鳥巢清除掉,鳥類依然會在原地筑巢,而且搭建的鳥巢比先前的還要緊密結實。輸電線路鳥害跳閘具有一定的時間分布規律性:隨著季節變化,鳥害跳閘在鳥類遷徙時候居多;從時段上看,多為夜間21:00~06:00點左右,鳥一般在凌晨覓食前排出大量的糞便,因此鳥糞事故多出現在這段時間。
根據上述鳥害故障的地形地貌、季節、頑固等特征,防范線路鳥害應做好如下日常運維工作:
1)準確劃分超高壓線路鳥害區域。針對鳥害故障時間分布特性、地形地貌特征,在線路日常運維工作中加強對鳥類活動跡象的觀察,摸清靠近冬季不干枯的河流、湖泊、水庫和魚塘的桿塔,位于山區、丘陵植被較好且群鳥和大鳥活動頻繁的塔位,以及筑有鳥巢和發生過鳥害的塔位,合理劃定鳥害區,為輸電線路防鳥害工作提供支撐。
2)及時發現并積極消除鳥害隱患。鳥類活動頻繁時期加強對防鳥重點區段的特巡工作,特別加強對線路附近有河道、林區、水庫、養魚池及鳥食種植地等鳥害易發區段的巡視力度,觀察鐵塔塔身、塔頭及橫擔上是否有鳥類筑巢現象,及時開展鳥巢清除工作,尤其是針對橫擔上的鳥巢及時進行帶電消除,避免因鳥巢散落發生絕緣子串短路故障。對筑巢塔位進行記錄存檔,并加強日后的巡視工作,防范鳥巢重筑等鳥害現象;重視鳥害區絕緣子表面臟污情況的觀察,對鳥糞污染和表面臟污的絕緣子及時安排帶電清掃;關注防鳥設施,發現損壞的和有必要增添防鳥設施的情況,及時更換和補充。適時開展已采取的防鳥措施效果評估,并科學合理選擇有效的防鳥措施。
2傳統防鳥害裝置有效性分析
防鳥害裝置形式各樣,從預防效果上可分為3類[6-8]:1)防止鳥類在鐵塔上棲息,即驅鳥措施;2)防止鳥糞形成放電通道,即隔離措施;3)主動幫助鳥類在鐵塔不宜造成鳥害故障的地方搭建人工鳥巢,即引鳥措施。目前四川地區現在主要采取前兩種預防措施,現對其分別進行效果分析。
500 kV的德寶直流線路的所有懸垂絕緣子串頂部均安裝有防鳥罩(如圖1(a)所示),但由于其盤徑較小,直徑僅40 cm,能起到的防鳥害作用有限,在2013年5月8日00時51分,德寶直流40號塔極Ⅱ線路就發生了鳥害故障。同時,該防鳥罩安裝方法繁瑣,不便于高處作業時裝卸。
防鳥刺安裝在懸垂絕緣子掛點處,隔離鳥類在絕緣子掛點位置活動,防止產生鳥糞故障。常規防鳥刺為一端集束固定,一端呈30°向上半圓式散開,如圖1(b)所示。常規防鳥刺價格低、安裝方便、對低電壓線路防鳥害工作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放射狀面積較小,且長時間運行后,鋼材質的鳥刺容易銹蝕斷落,防鳥效果降低,因此在超高壓輸電線路實際運維中,常規防鳥刺的效果并不理想,在線路巡視中多次發現鳥巢就筑在鐵塔防鳥刺旁,如圖1(b)所示。

圖1 傳統防鳥害裝置
智能驅鳥裝置具有雷達主動感知判斷鳥類的靠近和遠離,使用多普勒和聲音輔助方式對鳥類的靠近進行有效監測并通過內部算法發送不同頻率的聲音,局部惡化鳥生存環境,從而達到有效的驅鳥作用。但經過兩年多的運行來看,其驅鳥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已安裝驅鳥器的塔位仍然存在鳥兒筑巢情況,如圖2所示。分析原因為其提供的變頻聲波時間長了后被鳥類適應所致。

圖2 智能驅鳥裝置
綜上所述,傳統防鳥害裝置在防范鳥害及運行維護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各種防、驅鳥的裝置在功能和實際效果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僅依靠傳統方鳥裝置很難達到超高壓輸電線路防鳥害需求。
3新型防鳥害裝置
選擇科學有效的防鳥措施,是做好防鳥害工作的關鍵,通過分析上述傳統防鳥措施功能的特點及缺陷,對防鳥害裝置進行了技術革新改進,形成了新型防鳥害措施。
傳統防鳥罩罩面直徑設計小,利用多顆螺栓對防鳥罩進行對接安裝,應用在500 kV及以上輸電線路絕緣子串上效果不佳,而且安裝、拆卸繁瑣,不利于檢修作業等缺點。

圖3 便拆式防鳥罩結構示意圖
從“驅、隔、引”3個防鳥害方面分別著手分析防鳥害現狀,主要以“隔”鳥為原則,根據500 kV輸電線路絕緣子串長度,放大設計防鳥罩傘邊半徑(盤徑在800 mm左右),利用新型FNBW高分子絕緣材質噴繪紅色涂料制作而成。該防鳥罩巧妙設計防分離式對接結構,如圖3所示,極大方便檢修作業時安裝、拆卸,帶電、停電作業均可,有效降低作業強度。這種新型防鳥罩具備隔斷散落鳥巢的功能,避免鳥糞污染絕緣子,可以有效防止500 kV及以上輸電線路因鳥糞污穢引起絕緣子串閃絡和鳥糞下落引發電場畸變導致線路跳閘的事故發生。
圖4給出便拆式防鳥罩鳥糞下落分析圖解,絕緣子瓷瓶直徑為d,絕緣子串長度為H,當設計風速達到最大Vmax時,鳥糞下落作拋物線運動,假設鳥糞下落到最下層絕緣子時所需的時間為t,取重力加速度為g,可知


圖4 便拆式防鳥罩分析圖解
鳥糞下降到最底部的絕緣子串時經過的水平距離L為
因此便拆式防鳥罩傘罩設計直徑D為
D=2×(0.5d+L)
由上式可知防鳥傘罩越大、β角越大,獲得的保護范圍也就越強,防鳥罩傘徑根據不同絕緣子外徑及有效絕緣長度具體確定。同時,為防止雨水堆積對防鳥罩的損害,防鳥罩外延設計20°弧度。
基于傳統防鳥害裝置具有隔鳥不能驅鳥、驅鳥不能隔鳥的弊端,綿陽運維分部設計了驅隔功能相結合的一體式防鳥裝置——風車驅鳥刺,有效地解決了傳統隔鳥、驅鳥各自單一的弊端,通過自身整體旋轉所占有立體空間結合反光材料反光和防鳥刺阻隔綜合作用達到“驅隔結合”。圖5給出風車驅鳥刺實物圖。

圖5 風車驅鳥刺實物圖

圖6 風車驅鳥刺整體結構簡圖
圖6給出風車驅鳥刺整體結構設計簡圖。為了便于安裝及檢修時拆卸,風車驅鳥刺由緊固構件和轉動構件兩部分組成[9]。U型固定夾板用于與鐵塔橫擔或塔頭處角鋼進行連接,通過雙螺帽緊固螺栓加以固定。在U型夾板上方焊接活動桿件,活動桿件與轉動構件的連接管內嵌連接,通過活動連接螺栓與卡槽固定。當鐵塔處于檢修狀態時,鐵塔上作業人員可先將轉動構件直接分離取下,并將活動桿件轉動90°使其保持水平狀態。轉動構件將風能轉化為機械能,是整個產品設計的核心部分。通過連接管與深溝球軸承作緊連接,連接管與緊固構件中的活動桿件內嵌連接作為固定軸。軸承外置軸承保護鋼套,防止雨水或其他外部因素對軸承損壞。軸承保護套側邊平均焊接3面長度為300~400 mm定長的扇葉,扇葉外邊側點焊9~10根不銹鋼針,鋼針由產品內側向外側長度遞減,目的使其轉動時形成刺猬狀。當扇葉受風力作用將帶動風車驅鳥刺整體旋轉,當風速達不到啟動風速時,靜止的風車可以阻隔鳥類棲息。扇葉外側用紅色噴漆進行色標,內側用反光鏡紙進行粘貼,充分利用鳥類對紅色和太陽光的敏感性進行驅鳥并不傷害鳥類,同時增大了驅鳥的實際范圍。
4小結
超高壓線路的安全運行關系著國家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用電需求,日益活動頻繁的鳥類活動給輸電線路安全運行帶來了較大的威脅。防鳥害工作越來越引起電力企業的重視和關注,線路鳥害防范工作應在注重日常運行維護的基礎工作上。傳統防鳥害裝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應結合鳥害特征和傳統防鳥害措施的優缺點綜合分析,從“驅、隔、引”3個方面開拓思路,積極研發更加有效的新型防鳥害裝置,增強線路防鳥害效果,確保電網安全運行。
1)便拆式防鳥罩通過對安裝方式的創新,大大降低了檢修作業的強度,同時防鳥傘徑的合理增大也提高了防鳥傘罩的防鳥效果,對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風車驅鳥刺在防鳥驅鳥功能、能源利用率、安裝拆卸便捷性等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應用在輸電線路上將大大降低線路鳥害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聶瓊, 周遠祥. 復合絕緣子鳥糞閃絡的仿真計算[C]. 中國電機工程協會高壓專委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
[2]王肅, 孔慶軍, 王靖勤, 500 kV合成絕緣子線路鳥害事故淺析[J]. 高電壓技術, 2002, 28(11): 52-53.
[3]王少華, 葉自強, 架空輸電線路鳥害故障及其防治技術措施[J]. 高壓電器, 2011, 47(2): 61-67.
[4]袁檢, 張建榮, 方志, 等, 國外電網的鳥害事故與對策[J]. 電工技術, 2002(11): 5-6.
[5]梁曦東, 黃崚, 王紹武, 等, 合成絕緣子鳥糞閃絡與不明原因閃絡[J]. 電網技術, 2001, 25(1):13-16.
[6]關志成, 絕緣子及輸變電設備外絕緣[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7]劉波.輸電線路鳥害綜合防治措施[J]. 電力安全技術, 2008, 10(11): 13-14.
[8]Fengshan Li, Mary Anne Bishop, Tsamchu Drolma. Power Line Strikes by Black-necked Cranes and Bar-headed Geese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J]. Chinese Birds 2011, 2(4):167-173.
[9]王德吉, 風車驅鳥刺[Z].CN203884532U, 2014.
中圖分類號:TM7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6954(2015)04-0033-04
作者簡介:
王德吉(1989),助理工程師,從事輸電線路安全管理工作;
趙強(1975),高級工程師,從事輸電線路安全管理工作;
屈明(1963),經濟師,從事輸電線路安全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05-11)
Abstract:Tripping caused by bird damage has great effects on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of EHV transmission lines and nearby DC transmission lines.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tripping caused by bird damage on EHV transmission lines, the daily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work is proposed to prevent bird damage for EHV transmission lin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bird-resistant devices, new bird-resistant devices are investigated and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EHV transmission lines. The new type bird shields provide an effective bird-resistant effect, reduce the maintenance intensity, and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 through improving the installation of conventional bird shields. The new windmill-sting is innovated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bird-resistant, bird-dispersal and energy utilization,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tripping caused by bird damage.
Key words:EHV transmission line; bird damage; new bird-resistant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