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軻 王潔穎 王炳琦 楊楠楠
摘 要:創意產業已成為眾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產業和支柱產業,全球創意產品貿易也快速發展,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不斷提高。本文簡要分析了中、德兩國創意產品貿易發展現狀,并具體比較了中、德兩國設計創意產品貿易發展的現狀及競爭力。
關鍵詞:中國;德國;創意產品貿易;設計產品
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指出,創意產品國際貿易已成為全球貿易的新增長點。與此同時,創意產品貿易也成為各國展開競爭的新領域。在創意產品的出口中,設計類產品所占份額最大,直接影響和改變全球創意產品貿易的競爭格局。中、德作為兩個貿易大國,在創意產品貿易這一新的競爭領域發展如何,在創意產品貿易中占比最高的設計類產品出口中呈現怎樣的競爭態勢,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由英國政府提出,在其《創意產業專題報告》中,英國把創意產業定義為:源于個人創造性、技能與才干,通過開發和運用知識產權,具有創造財富和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目前,世界各國對創意產業有不同的稱謂,對其內涵和外延的界定也有所差異。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在綜合各種定義與分類的基礎上,對創意產業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界定。按照UNCTAD的界定,創意產業是“以創造力和智力資本作為首要投入品的商品和服務的創造、生產和分銷的循環過程,由一系列以知識為基礎的活動構成,側重但不局限于藝術,可以從國際貿易和知識產權中獲得潛在收入,包括兼具創意內容、經濟價值和市場目標的有形產品和無形的智力或藝術服務,處于手工藝、服務業和工業部門的交叉領域,是國際貿易中一個充滿活力的新興部門”。在創意產業的外延方面,UNCTAD將創意產業分為四大組別,九個子群,如表1所示:
根據UNCTAD的分類體系,設計包括設計產品的生產和設計服務的提供。設計產品包括室內裝飾品(家具、餐具、壁紙、玻璃工藝品、瓷器、燈具等)、建筑設計圖(原始圖紙、建筑平面圖等)、珠寶(金、銀、珍珠及其他珍貴材料制成的珠寶以及仿制珠寶)、玩具(玩偶、帶輪玩具、電動火車、智力游戲、其他游戲)和時尚用品(手袋、腰帶、配飾、太陽鏡、頭飾、皮草、香水等)五類;設計服務包括室內設計服務和其他專業設計服務。由于設計服務的相關數據難以獲得,本文僅討論設計產品,而不涉及設計服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服裝和鞋類產品的生產屬于大規模制造活動,很難評估其中包含的設計創意成分,因此這里的時尚用品并不包括服裝和鞋類。
二、中、德兩國創意產品貿易發展現狀
1.中國創意產品貿易發展概況
中國依托自身悠久的傳統文化優勢,大力發展創意產業,創意產品出口額連年高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國創意產品進出口發展不均,出口規模大,進口規模小。表2顯示,中國創意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由2003年的441.71億美元迅速攀升到了2012年的1653.79億美元,其中創意產品出口額由2003年的381.8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1511.8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5.48%;創意產品進口由2003年的29.91億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41.97億美元,年均增長21.79%。雖然中國創意產品進口年均增幅超過出口,但中國創意產品進口規模嚴重不及出口,中國創意產品貿易一直保持順差的局面仍將長期持續。2003-2012年,中國創意產品貿易順差從351.89億美元增加到1369.85億美元。
2.德國創意產品貿易發展概況
具有“創意之國”之稱的德國一直致力于創意產業的發展,其在創意產品的生產和研發方面的實力毋庸置疑。德國創意產品進出口在2008年之前增長勢頭良好,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后創意產品貿易總額和出口額出現負增長。表2顯示,德國創意產品的進出口總額從2003年的327.21億美元上升到了2007的590.44億美元,而2008年之后貿易狀況陷入低迷,其2012的進出口總額回落至551.80億美元。出口方面,德國創意產品出口額從2003年的165.71億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326.50億美元,而到了2012年則降至287.19億美元。2003-2012年,德國創意產品出口年均增幅7%,而2008-2012年間,出口出現負增長,年均增幅為-4.1%。德國創意產品的進口額從2003年的162.02億美元增長至2007年的263.94億美元,而到2012年依然維持在264.61億美元的水平。2003-2012年,德國創意產品進口年均增幅6.28%,其中,2008-2012年間,進口出現微弱下降,年均增幅為-0.49%。德國的創意產品進出口規模相當,總體保持順差,但順差額很小,2012年貿易順差為22.58億美元。
3.中、德兩國創意產品進出口貿易比較
從出口來看,中國創意產品出口規模遠超德國。2003年,中國創意產品出口占世界創意產品出口的比重為17.06%,而德國為7.38%。由于接下來的10年間中國創意產品出口規模擴張速度遠快于德國,2012年,中國創意產品出口在世界市場的份額已高達32%,而德國卻下降為6.06%。中德兩國創意產品出口規模差距拉大。在進口方面,中國低于德國。2012年,中國進口創意產品141.97億美元,還不足德國2003年的進口水平,而2012年德國進口創意產品264.61億美元,是中國的1.86倍。2003-2012年間,中國創意產品進口年均增長21.8%,遠高于德國6.3%的增幅,因此兩國在創意產品進口額方面的差距正逐步縮小。
從貿易差額方面看,中德兩國都是創意產品貿易的順差國,但德國的創意產品進出口相對平衡,貿易順差不大,而中國創意產品貿易進出口發展嚴重不平衡,2012年的順差額高達1369.85億美元。
三、中、德兩國設計創意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
1.中、德兩國設計創意產品貿易結構
在中、德兩國的創意產品出口中,設計類產品都是占比最高的產品類別。2012年,中國設計創意產品的出口占整個創意產品出口的比重高達70%,而德國的設計創意產品占比也達47%。在設計創意產品大類下,中國出口最多的是時尚用品,占比為24%,其次是室內設計和珠寶,分別占19%和16%。德國出口的最主要設計創意產品是室內設計產品,占比達25.7%,其次為時尚用品和玩具,占比分別為8.5%和7%。通過表3對比可以發現,中、德兩國在設計創意產品的出口結構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但玻璃工藝品和建筑設計圖在整個出口中的占比都非常少。
2.中、德兩國設計創意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rade Competitive Advantages,TCA)是反映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總體上能夠反映出計算對象的競爭力狀況。該指標是用某種貿易產品的進出口差額與其進出口總額相比來體現的。TCA 指數的取值范圍是(-1,1),如果其值等于-1,表明該國某類產品或服務只有進口,如果其值等于1,則說明該國某類產品或服務只有出口,當其接近于0時,說明該類產品或服務出口競爭力近于平均水平。當該值大于0時,說明該類產品或服務出口競爭力強,并且越接近于1出口競爭力越強,反之,則說明出口競爭力弱。
從表3可以看出,中國創意產品整體TCA指數為0.83,表明中國是創意產品的凈出口國,且競爭優勢很強;而德國的創意產品整體TCA指數為0.04,競爭優勢不突出。從設計類產品看,中國的TCA指數高達0.92,說明競爭優勢極強;而德國整體設計創意產品的TCA指數為-0.05,說明德國是設計創意產品的凈進口國,處于微弱的競爭劣勢。具體分析各類設計創意產品可以發現,中國在玻璃工藝品、室內設計、珠寶和玩具方面都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TCA指數都在0.9以上,而時尚用品的TCA指數也接近0.9,競爭優勢也很強;相比之下,德國僅在建筑設計、玻璃工藝品和室內設計品方面保持著競爭優勢,TCA指數處于正值,在珠寶、玩具、時尚用品方面均處于微弱的競爭劣勢,TCA指數為負值。對比可以發現,德國在建筑設計方面最具競爭優勢,而這也是中國優勢相對較小的領域。在所有設計創意產品中,建筑設計、玻璃工藝品和室內設計品是相對創意密集型的產品,而時尚用品、玩具和珠寶則具有一定的仿制性和大規模生產特征,創意內涵相對較低。因此,雖然從數據和指數的測算來看,中國相較于德國處于明顯的優勢地位,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我國的設計創意產品出口中,加工貿易占有一定比重,且企業涉及產品的上游開發設計還很有限,存在“制造”太多,“創造”太少的問題;而在建筑設計這類更多體現創意的產品上,德國的優勢更為明顯。
四、結論
中、德都是創意產品出口大國,而設計創意產品在兩國創意產品貿易中都占據最大份額,關系到兩國整體創意產品貿易的發展態勢。從市場份額和競爭力指標值來看,我國大部分設計創意產品顯現了領先地位和比較優勢,但是,我國創意產品貿易進出口發展不平衡,在真正創意密集型的產品類別上競爭優勢不突出。相對來說,德國在創意產品貿易發展上更為均衡,在建筑設計這類創意密集型產品上優勢突出。
通過對中、德兩國設計創意產品貿易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設計創意產品出口在維持現有的比較優勢的同時,還應進行價值鏈升級,改變我國設計創意產品“制造”太多,“創造”太少的現狀,使之從價值鏈低端向價值鏈上游攀升,提高價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