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文 黃鶴沖
摘 要:目的:通過理論和實證研究,分析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以出口退稅產品覆蓋范圍為例)對我國醫藥行業出口的影響。方法:用出口利潤函數分析以及Eviews對2008年-2012年的醫藥出口額數據進行干預模型分析。結果:2010年7月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我國醫藥出口造成負面影響,下降最高可達24.2%。結論:出口退稅政策對我國醫藥產品出口具有干擾作用,可通過Arima自回歸積分滑動平均模型及干預分析模型回歸驗證。
關鍵詞:醫藥;出口退稅;出口;干預性分析
出口退稅所覆蓋的產品范圍調整是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以此作為一個切入點來研究。
一、出口利潤理論分析
國際貿易發展至今,衍生出很多貿易術語,為了簡化分析,本文選取最常用的術語FOB(離岸價)進行分析,構建出企業利潤對出口退稅率的反應模型。研究基于以下幾個假設:
1.企業的出口利潤主要來源于FOB術語下訂單。
2.企業的投入的成本僅包括勞動力,資本,以及工廠到碼頭的運費。
模型各項參數檢驗均通過顯著性檢驗,模型整體擬合效果較好,且顯著性水平通過檢驗。即干預模型為:
它反映了2010年7月15日國家取消部分醫藥商品出口退稅對醫藥出口額的影響。
(2)計算凈化序列,計算相應的時間序列增長模型
凈化序列是指消除了國家出口退稅調整影響的醫藥出口額,設為Yt,由原始序列Xt減去干預影響值Zt得到,即:
(3)組建干預分析模型并進行預測
結合Yt的擬合模型與干預模型的參數估計值,可以求得整個干預分析模型如下:
利用以上干預分析模型計算出預測值,并與實際值比較,如下圖。可以看出在出口退稅調整之后,預測值和實際值重合度很高,說明干預分析模型在這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結論與建議
從干預分析模型干預變量的符號以及上圖可以看出,2010年7月15日國家取消部分醫藥商品出口退稅對醫藥出口額產生負面影響。對受政策調整影響的醫藥出口額實際值和不受政策調整影響的醫藥出口額預測值之間進行方差分析,結果如下,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有差異,也就是此次的醫藥退稅政策調整對醫藥出口額有顯著性的影響,導致醫藥出口額下降,最高可達24.2%,幅度比較大,但同時應該注意到的是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也是導致此次醫藥出口額下降的一大因素之一。
出口退稅調整雖然會對出口額產生顯著的影響,從長期來看,還有以下效應,應該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注意:
(1)出口退稅有可能抑制出口企業的生產率提升并導致行業內的資源錯配,出口退稅率的降低會促進出口企業提升生產率及改善行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使得行業的整個生產率提升。雖然降低出口退稅率或者減少出口退稅的覆蓋產品范圍會在短期內導致出口額的下降,但為了整個民族工業,有時候卻是必須的。
(2)在短期,出口退稅率上調對出口的綜合激勵效應會減弱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抑制效應。為保證GDP的增長,在人民幣升值時,可以采取提高出口退稅率或者增加退稅政策覆蓋的產品范圍,來緩和出口的壓力。反之,在人民幣貶值時,可以適當降低出口退稅率或者減少退稅政策覆蓋范圍,來減輕財政負擔,同時也能保持GDP的政策增長。
(3)出口退稅政策也存在著行業“歧視”的情況。范子英運用倍差法研究,發現2004年1月國家下調4個百分點的出口退稅率顯著抑制了出口商品的增長率,其中一般貿易增速下降了28%,加工貿易中的進料加工增速下降17%,而來料加工貿易由于"不征不退",其出口增速不受退稅率調整的影響。我國出口的醫藥多半屬于一般貿易,因此,對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比較敏感,修改退稅政策的時候應該審慎地考慮調整幅度。
參考文獻:
[1]張杰,劉元春,鄭文平.為什么出口會抑制中國企業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為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3,(6).
[2]王鑫,肖枝洪.基于干預模型與BP神經網絡集成的GDP預測[J].統計與決策,2012,(20).
[3]王雅琦,李晉,韓劍.出口退稅率對分行業資源錯配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15(04)
[4]張曉濤,杜伯釗.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貿易成本與出口增長[J].經濟問題,2014,(11).
[5]范子英,田彬彬.出口退稅政策與中國加工貿易的發展[J].世界經濟,2014,(04).
作者簡介:林偉文(1990- ),男,廣東,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醫藥產業經濟;黃鶴沖(1990- ),男,廣東,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醫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