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晴 馬遷利
摘 要:雖然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在國內尚處于發展初期,但在發達國家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是商業銀行的重要利潤來源之一,這對于國內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
一、引言
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開始興起于2004年。截止到2013年12月,中國居民儲蓄余額達到447601.7億元,位于歷史最高位。目前,根據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對于居民理財業務需求調查數據結果表明,76%的群眾愿意嘗試購買個人理財產品,其中38%的人表示自己已經購買過個人理財。雖然我國個人理財產品發行數量龐大,但是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還存在很多不足。在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在銀行業務發展中占據著重要位置,這值得國內商業銀行的借鑒。
二、國外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特點
1.美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
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中,個人理財業務已經十分成熟。從美國商業銀行理財服務的內容來看,大體分為貸款業務、委托業務、投資服務和私人理財服務四個方面。美國商業銀行會對個人理財服務進行細分。具體的業務涵蓋了儲蓄、信貸、保險、信用卡、投資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高收益的理財計劃、教育計劃、退休金計劃、遺產計劃等多個方面,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理財服務,方便了投資者的投資活動,也為銀行本身帶來了個人理財業務的進步及創新。美國銀行業在混業經營模式下已經形成了集銀行、證券、保險和投資銀行業務于一體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可以為客戶提供種類繁多、更為全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2.日本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
日本商業銀行會根據投資者的實際情況,推出教育,家庭保險,購車購房計劃,養老計劃等滿足個人生活需要的理財產品。日本商業銀行根據投資者需求積極創新個人理財產品。遵從以投資者需求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推行“金融超市”這種一站式,全方位的理財服務模式。這種創新型理財服務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迅速成為日本主流的理財服務方式。日本商業銀行還十分注重細分市場,分析客戶。在每開發個人理財產品前,他們會綜合權衡投資者的財務收支,風險偏好,風險承擔能力等因素來確定風險等級。
3.香港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
商業銀行掌握了客戶的資產狀況和收入狀況后,對投資者進行分類,針對不同層次的投資者。商業銀行提供分層服務。把客戶分為中低端客戶和高端客戶。香港商業銀行始終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把了解客戶需求作為工作的重點,積極維護客戶關系,客戶關懷環節做得十分到位。香港商業銀行理財工作人員會仔細聽取客戶意見,及時回饋客戶相應的信息,并快速對其理財規劃作出適當的調整方案。在香港,理財從業人員必須具有理財從業資格證書才有資格從事理財業務。香港理財從業人員選拔標準也極其嚴格,從業期限普遍較長,理財從業者都有很多職業經驗和很強的職業技能,能夠獨立高效地為客戶排憂解難,高水平的理財隊伍是香港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催化劑。
三、國內外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比較分析
1.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環境對比分析
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運作模式允許混業經營。即保險、證券等業務銀行都可以涉及并參與其中。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金融理財市場的全面發展。然而在我國,為了避免金融監管的疏漏以及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金融市場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保險業、證券業和銀行業各自經營,不得相互穿插運作。這一制度使得我國金融市場出現理財產品種類有限,功能單一,理財產品實際供應不能得到滿足的局面。
2.商業銀行個人理財人員營銷對比分析
美國的個人理財業務從業人員善于運用市場營銷。對于各個資產階層,各個收入階層,各個年齡階段,各個投資偏好的投資者都會運用不同的營銷方法,銷售令投資者心儀的理財產品。在我國,個人理財業務從業人員極其缺乏營銷觀念。大多理財從業者都是從運營條線分配而來。他們對于理財知識極其匱乏。再加之,我國商業銀行在理財方面未形成統一的培訓,其業務能力有限,未形成統一的理財團隊。
3.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創新對比分析
國外個人理財產品以綜合性產品為主流推廣產品,將不同類型產品組合成一全新的理財套餐,努力實現理財套餐在一定收益水平上風險達到最小,或者在一定風險水平上收益達到最大。這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理財的風險性,擴大了理財業務的多元性,促進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市場的發展。然而,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相似度極高,并且我國個人理財產品內容普遍比較匱乏,大多呈現出簡單的儲蓄業務的排列重組。投資類的理財產品大部分以代理為主,商業銀行尚未形成自主創新能力。
4.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人才對比分析
在發達地區商業銀行中,個人理財從業人員整體綜合素質比較高。大體上都通過了金融理財師的考試,擁有從事個人理財工作的資格,并且普遍從業期限較長,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和一定的優質客戶基礎。具有較強溝通能力,能夠很清楚地講述理財產品的優缺點并能解開客戶的疑慮,充分為客戶著想。目前,我國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處于成長階段,理財人員總體水平不高,營銷意識薄弱,沒有優質的客戶基礎,缺乏個人理財業務經驗,很難提供全面細致的金融理財服務。
四、國內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建議
1.推進混業化經營模式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分業經營”的政策。在這種制度下,銀行、證券、保險三個行業處于相對分離的狀態,投資者的資金只能在三個行業系統內各自循環,無法進行資產混合的資源配置。所以,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設計無法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需求。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等一系列金融市場化的改革,從金融市場發展層面來說,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
2.加強理財市場營銷意識
商業銀行應該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核心的營銷理念。加強理財產品營銷意識,拓寬營銷渠道。各大商業銀行應充分利用分行以及支行的營業網點進行理財宣傳。加強理財從業人員營銷技能的培訓,做到充分了解客戶、了解理財、了解市場。創建專業化的理財團隊來研發個性化的理財產品,維護客戶關系,做好客戶關懷工作,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全方位洞悉市場需求。深入到不同收入階層中去,分析其財務狀況,根據其所需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理財產品,力爭讓每一位客戶都能擁有相應適宜的理財計劃。
3.提高理財業務創新能力
我國商業銀行應努力提高理財業務的創新能力。從提高理財產品創新,到提高理財服務創新,再到提高營銷渠道創新等方面深層次提高理財業務創新能力。當前各個商業銀行所提供理財產品頗為相似,大多以人民幣理財為主,預期收益較好,額度比較大,但周期較短,風險等級也多為穩健型。這些理財產品并沒有全方面為客戶考慮,缺乏個性化以及競爭性。加強理財業務創新能力是個人理財業務的重要發展方向。
4、建設專業化理財人員隊伍
首先,要加強我國理財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銀行理財人員應熟練掌握理財產品期限、投資方向、預期收益率、以及產品風險等。其次,要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未經過考核的人員商業銀行應考慮該員工是否適合從事理財工作。再次,建立規范的監管制度。對于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操作不規范、業務知識不扎實、業務能力有限、服務行為不端正的員工不能繼續從事個人理財業務。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建立個人理財業務團隊,培養理財從業人員的團隊合作意識,發揮團隊的力量才能使我國個人理財業務得到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睿.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客戶關系管理研究[J].財政金融,2009(18):56.
[2]王建.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銀行,2009(1):50-52.
[3]張彥卿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2013,(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