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真+司嵬+馮麗萍+冉杰
摘 要:當前全國旅行社業正在進行著巨大的變革,旅行業經營方式也在信息技術背景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四川旅行社在這場巨變中顯現出來的弱勢越來越明顯,如何分析當前旅行業發展格局以及采取何種措施力挽狂瀾,摸清未來的發展方向,幫助四川旅行社業重整旗鼓是本研究的主旨。
關鍵詞:四川;旅行社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四川旅行社業發展現狀研究綜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旅行社業已不能適應時代變遷的需求,線上旅游業的加入使得傳統旅游市場受到極大沖擊。信息技術在旅行社行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網絡旅游,即當前發展如火如荼的旅游電子商務。當前四川地區的旅游業還停留在較為落后的傳統經營模式,雖然旅游電子商務業務也在不斷興起,但是受攜程、藝龍等大型在線旅游品牌的沖擊,留給四川當地在線旅游業的份額已經不多。學界對當前四川旅行社業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現狀分析、問題提出和未來趨勢預測。如四川省教育廳2011年課題《四川省旅行社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就分析了四川旅行社發展所面臨的深層問題,尤其強調了網絡銷售發展緩慢,旅游電子商務所占比重低使得四川旅行社業發展大不如前。在眾多研究文獻中,以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為主題的文章最多,比如吳麗的《我國旅游網絡營銷研究綜述》、王慶生的《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研究新進展述評》、賴斌《基于Website的旅行社電子商務經營績效影響因素研究——以四川省為例》等文章都對當前四川旅游電子商務發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這是未來旅行社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傳統旅行社業想要回到昔日輝煌時期的關鍵所在。因此,根據這些研究筆者就對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四川旅行社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振興四川旅行社業貢獻一己之力。
二、當前四川旅行社業發展現狀
截止2014年第四季度四川省旅行社總數為457家,其中地處省會成都地區的旅行社數最多,其他分散于綿陽、德陽、南充、樂山、涼山、宜賓、阿壩等地區,在全國旅行社減少的10個省份中,四川旅行社減幅最大,達到了22.01%,旅行社總數占全國旅行社總數比例從2010年的3.17%降低到1. 7%,全國排名從13降至23位。而在2013年度和2014年度旅行社國內旅游組織人次排名前十的省份均已沒有四川,2014年度旅行社國內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中,四川排名最末尾。這些數據都顯示出隨著旅行社業變革的加劇,四川在全國旅游業大省的地位已經動搖,這與歷史上地大物博、風景優美、美食美景云集的“天府之國”極不相稱。很大程度上與當前四川旅行社業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尤其是面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環境不知所措,不能先發制人有很大關系。
1.以信息技術帶動旅行社業發展意識薄弱
對當前四川旅行社進行相關的調查發現,除了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和康輝國際旅行社兩大旅行社發展較好之外,其他的旅行社都陷入低迷狀態,行業疲態十分嚴重,其經營模式還是陳舊的信息咨詢服務為主,與之相關的電子網絡平臺建設很滯后,很不完善,服務質量遠遠趕不上其他發展較好的電子旅游服務商。這與四川旅行社業的管理及從業人員的用信息技術武裝行業的意識淡薄有著很大關系。
2.信息技術發展落后制約旅行社業的網絡化發展
四川地區地處西南偏遠地區,信息科學技術發展較為落后也直接制約了當前四川的旅游電子商務發展。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處于科學技術前沿的地區必將受益,因此在北上廣等信息技術發達地區的旅行社業發展也先發制人,不僅在當地獲得了很好地發展,而且大有向全國擴張之勢。
3.外來強大力量的壓制
當前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最好的、最具影響力的旅行社主要來自沿海發達地區,比如攜程、藝龍、去哪兒、途牛、樂途等多家企業是當前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領頭羊,但是這些旅行社都沒有來自四川,可以說當前四川地區的電子商務旅行社業絕大部分都被外地旅行社所壟斷。而本地新興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一方面因為自身行業知名度低,另一方面是服務項目和水平還沒辦法和成熟平臺較量,受外來力量壓制嚴重。
三、信息技術背景下四川旅行社業發展格局變化
當前旅行社業格局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對傳統的旅行社業務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力,四川旅行社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在這場變革中四川旅行社業整個行業都在接受洗牌,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旅行社的信息功能弱化。傳統旅行社業的主要業務是通過向消費者提供信息,處理票務,設計旅游線路,并提供旅游服務產品來實現的,從而本質上來說旅行社業就是一種中介業務,并沒有實體性的商品存在,并且消費者需要上門咨詢,最便捷的電話咨詢在信息獲取的全面性比網絡差很多。隨著新興旅游電子商務的崛起,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已不再需要上門店咨詢,只要有電腦、手機等網絡服務終端,隨時隨地都能夠在網上瀏覽到海量的旅游服務信息,還能夠進行多家旅行社的業務對比,選擇最優的出行方案,旅行社業已從賣方市場轉移為買方市場,使得傳統的旅行社門可羅雀,這一現象在四川旅行社業疲軟的市場格局體現得淋漓盡致。
其次,旅行社產品受到沖擊。傳統的旅行社業所提供的旅游產品主要是旅游線路規劃和旅途服務業務,比如隨行交通、食宿、導游安排等。隨著人們對旅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個性化旅行產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傳統的旅行社服務根本做不到旅行產品的個性化定制,這跟他們的相對固定的經營模式有很大關系。而旅游電子商務就不同,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旅游產品,自己設計旅行路線,通過互聯網來實時變更旅行線路和服務要求,消費者的個性化要求得到了很好的滿足,這也正是為什么四川旅行社的傳統服務在面對外來的旅游電子商務企業的入侵時竟束手無策的重要原因所在。
第三,對旅行社傳統銷售模式的沖擊。傳統旅行社很多是通過與酒店、景點、旅游交通等諸多部門進行批量購買服務,通過低價買入和賣出的形式來賺取利潤,合作方越多所得收益越多,旅行社還可以通過加工規劃形成自己的精品路線來吸引消費者,比如四川旅行社經典旅行路線畢棚溝——九寨——黃龍、成都——都江堰——青城山。但是隨著旅游電子商務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自行選擇想去的旅游景點,電子服務商家可以通過綜合多個個性化的旅游線路,分別與每一個旅游景點進行合作,拿到比旅行社更低的優惠價格,以此來吸引消費者,這就使旅行社無法吸納到的散客也成為旅游業務服務的重要對象,使得旅游電子商務平臺不僅搶占了旅行社的客源,而且還將旅行社根本無法觸及的散客也集中了起來。
第四,對旅行社自身運營模式的沖擊。旅行社作為傳統的旅游業中介機構,主要是通過賺取中間費用以及旅游產品的價格差來盈利,其成本除了基本的旅游服務成本之外,還有高額的廣告宣傳費用。與之比起來新興的電子商務旅游省去了門店成本,網絡廣告對受眾的細化程度更高,內容針對性也更強,其效果比傳統平面和電視廣告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外來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就對四川旅行社傳統的運營模式產生了沖擊,消費者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真實的“中介人”被網絡的“虛擬中介”所取代,四川旅行社的未來生存實在不容樂觀。
四、未來四川旅行社業發展趨勢分析
信息時代背景下旅游業進行著變革和整合,全國旅行社業都存在著類似的未來發展趨勢,四川旅行社步伐相對落后,雖然有很多可參照的經驗,但是這也意味著跟隨別人的腳步很難取得突破,按當前的形勢來看,四川旅行社業的低迷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未來總體發展趨勢呈現在以下方面:
1.旅游電子商務投入增大
在線旅游經營模式已經成為當前旅游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四川旅行社想要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就必須通過轉變陳舊的發展觀念,加大對在線旅游業的開發和投入,逐步擴大市場份額,扭轉當前發展的頹勢。這種投入主要涉及資金和技術投入,四川旅行社的發展模式應該從傳統的營銷方式中抽離出來,將更多地資金用于線上產品開發,在這個過程中要結合自身地域優勢,突出四川旅游美景、美食特色,將產品和服務進一步細化,個性化。政府在政策和財政扶持的基礎上,能夠開辟出專門的旅游宣傳網站作為對外宣傳的窗口,或者是在原有的四川省旅游網進行大量的改動和調整,及時更新最新的旅游信息,調動各地市的在線宣傳意識,擴大在線旅游的影響力。
2.線上線下整合 共同發力
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共同發力是未來旅行社業發展的大趨勢,轉變賣方市場的觀念,緊跟時代步伐是實現這種整合的重要前提。當前中國的旅行社業正在進行著線上線下整合的格局調整,2006年10月,攜程購并上海翠明國旅,在線旅游企業開設線下營業點,與在線產品銷售形成互補,在占據住大量的散客市場后,又對傳統市場進攻。因此,四川旅行社必定也要利用地域優勢,整合四川境內旅游資源,形成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注重線上旅游信息的及時發布、更新和處理,將消費者的需求當做自己的追求,不斷完善提高,維系和鞏固傳統和網絡兩個市場。
3.個性化旅游產品成為未來四川旅游發展的主力產品
縱觀國內外旅游業發展,可以發現個性化的旅游產品,比如自助游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這也是長時期旅游業發展的另一大趨勢之一。近年來的旅游活動證明,傳統單一的大眾旅游產品已經不再一統天下,其它形式多樣的登山旅游、探險旅游、專題旅游、驢友、自駕車等項目由于具有個性化、參與性強的特點,而不斷受到市場的追捧。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四川旅行社應該充分利用四川地區多山多水多美景的優勢大力開發自助游。旅行社通過為游客采集、綜合和提供旅游信息,恰當安排行程來實現自身信息服務的價值,變接待為空間移動服務;其次,旅行社還要通過非包價旅游產品的開發,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將多個零散的消費需求進行整合,比如酒店、景點門票的團體采購,并開展行業間合作擴大業務范圍,比如保險業、銀行業;最后,針對消費者對自由度和個性化的要求,將省內各個旅游景點、酒店、交通、餐飲服務以菜單陳列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以供他們選擇,減少其信息搜索和處理的負擔,真正體驗輕松出游。
參考文獻:
[1]賴斌.基于“尺度變換”視野的旅行社業生存狀態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07,04:107-111.
[2]賴斌,楊麗娟.基于Website的旅行社電子商務運營績效影響因素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旅游學刊,2007,06:86-90.
[3]張夢.四川旅行社業創新發展思路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2:51-55.
[4]葉婭麗,陳學春.四川旅游業存在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J].前沿,2012,19:142-144.
[5]吳麗.我國旅游網絡營銷研究綜述[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01:92-97.
作者簡介:王真真(1984- ),女,四川廣安人,MPA碩士,四川旅游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工商企業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司嵬(1984- ),女,河北承德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研究;馮麗萍(1964- ),女,四川遂寧人,碩士,教授,主要從事旅游經濟研究;冉杰(1982- ),男,四川南充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旅游服務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