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財務公司在我國金融機構中是一類十分特殊的群體,是以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所屬企業集團的內部銀行。目前我國財務公司行業主要從事對集團成員單位的存貸款業務,可以說,吸收存款業務是財務公司的發展基石和主要資金來源,吸收存款的定價是否合理、管理機制是否健全對財務公司經營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在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深入的當下,吸收存款定價管理的優化和完善對于財務公司來說迫在眉睫。本文從財務公司吸收存款的差異化定價管理入手,旨在對未來財務公司吸收存款定價管理提出了具體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財務公司;應急管理;體系研究
一、財務公司應急管理體系的實施背景
1.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要求
隨著全球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中國金融業對網絡的依賴性問題日趨突出,對金融機構現行的應急風險管理體系,無論是在識別、預防、保障機制上,還是在管理、恢復機制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現代金融服務主要通過互聯網來提供,海量業務數據實行電子化儲存,一旦遭遇系統崩潰、斷電斷網、黑客攻擊、業務數據丟失毀損等風險事件,受損失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家金融機構,嚴重的有可能影響到局部區域金融系統的穩定。另一方面,由于互聯網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泛的特點,借助此手段,金融產品創新日新月異,加劇了流動性風險,增加了聲譽風險的管理難度。如何解決基于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數據安全問題和基于金融行業誠信為本的聲譽安全問題,積極有效地的應對網絡金融背景下的突發事件挑戰、創新應急管理手段、及時掌握突發事件信息、科學設置應急預案,是擺在財務公司面前的新課題。
2.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要求
財務公司是接受中國銀監會嚴格監管的金融機構,業務開展的前提是必須滿足監管要求。2011年12月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業務連續性監管指引》,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將業務連續性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與本機構戰略目標相適應的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業務連續性管理是一個一體化的管理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可以識別威脅組織機構的潛在風險,并提供一個指導性框架來建立組織機構的恢復能力和有效應急響應能力,從而保護利益相關者的資產,組織機構的信譽、品牌及其創造價值的活動。業務連續性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信息系統的災難恢復,但不僅僅局限于此,而是延伸到更為廣泛的業務連續性管理領域,例如業務系統的可靠運行、業務流程的連續保障等方面。根據銀監會的監管要求,京能財務將如何構建行之有效的應對危機事件的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提上日程。
3.資金管理平臺功能發揮的要求
財務公司本質上是集團內部資金管理平臺,要保障其功能正常發揮,必須解決好風險聯動問題。由于財務公司與集團成員單位之間資金往來高度關聯,所以集團內部流動性風險呈現聯動、傳導、風險放大的特征。為了確保集團資金安全,財務公司基本都明確提出了“堅持風險可控為先,強化安全經營管理,建設符合自身風險特性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管理目標。應急風險管理體系作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新必須緊密圍繞上述戰略要求和風險聯動問題來開展,解決好基于集團利益最大化的資金安全問題。
二、動態應急管理體系的內涵與特點
1.動態應急管理體系的內涵
為了應對現代網絡金融發展趨勢,滿足金融監管要求,適應集團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以及資金管理平臺功能的需要,京能財務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建立起“動態應急管理體系”。
“動態應急管理體系”以本質安全為目標,遵循PDCA原則,以預防為核心,以求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快速、有效、科學地處理并控制事態發展,實現損失最小化。京能財務將該應急體系命名為“閃盾”式應急體系。“閃盾”式應急管理體系包含五大子體系:應急識別體系、應急預防體系、應急保障體系、危機管理體系、應急恢復體系。下面為 “閃盾”式應急體系示意圖:
(1)應急識別體系是“閃盾”的基礎系統
應急識別體系主要解決風險預防的邊界問題,即全面性、準確性、針對性,猶如規劃“盾”的精準尺寸。該體系構建的關鍵做法是風險基礎信息庫建設。京能財務結合金融行業管理要求,在信息庫的內容建設上覆蓋了經濟宏、微觀全面的風險源。同時,側重于流動性風險、信息化風險和聲譽風險信息的收集與識別,在建設手段采用了先進的“云”技術,確保了風險信息快速更新和共享。
(2)應急預防體系是“閃盾”的核心系統
應急預防體系主要解決“本質安全”問題,即全面、系統、可持續改進,猶如定制“盾”的專屬規格,打造系列“盾”種。京能財務做法是通過構建風險導向型的標準化體系和內控體系,將風控措施固化于制、強化于心,并通過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實現風險指標預警,提升“盾”的啟動速度。
(3)應急保障體系是“閃盾”的保障系統
應急保障體系主要解決“盾”的厚度問題。京能財務的目標是構建人、財、物和諧統一的保障機制,具體做法包括:構建“三位一體”的組織保障,豐富的人文保障,未雨綢繆的財資保障、周詳充裕的物資保障,輔以應急演練長效機制建設,確保應急預防體系的可執行性。
(4)危機管理體系是“閃盾”的執行系統
危機管理體系旨在檢驗“盾”的有效性和快速反應性能。京能財務的危機管理體系具有成功案例,如在2013年出現的貨幣市場“錢荒”事件中,通過一系列流動性風險應急管理舉措,平穩度過了流動性風險危機,保障了集團資金鏈安全。
(5)應急恢復體系是“閃盾”的后督系統
應急恢復體系的建設目標是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快速恢復到常態,持續改進應急預防措施,保證類似風險不再發生,好比“盾”體升級工程。京能財務的做法是構建涵蓋應急清理、調查評估、報告問責、預案完善、專業培訓、專項稽核的六層應急恢復體系,實現應急管理體系動態循環,提高體系的整體防御能力。
2.京能財務動態應急管理體系的特點
“閃盾”式應急體系,具有兩大顯著特征:一是運動性,應急管理力求五大子體系自身保持動態持續管理、子體系之間實現信息更新聯動,應急體系整體上實現動態循環、銜接通暢,危機管理和應急恢復及時快速,凸顯“閃”電本色;二是預防性,“閃盾”的核心價值是防患于未然,應急預案是應急體系的護“盾”,是整個應急體系的機要部位,預案是否完備直接影響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效果,應急識別、應急保障都是為強化風險預防效果服務的。
參考文獻:
[1]郭銀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研究,2006(03).
[2]趙洪梅,王立軍,韓賀榮.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淺析[J].農場經濟管理,2006(02).
[3]邵建軍,柯大鋼.速度經濟下的新型管理會計模式探索[J].會計研究,2005(04).
作者簡介:周麗玉(1977- ),女,漢族,江蘇常熟人,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目前任京能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稽核部部門經理,主要從事風控內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