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美超
摘 要:自從中國2009年開始正式提出人民幣國際化以來,可以看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首先在跨境貿易結算等領域取得了很大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人民幣成功被納入SDR的貨幣籃子后,我國該如何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深層次發展?這關系到中國能否增強在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的話語權,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分析如何利用“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來推動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同時,提出了應該立足于全球市場中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和措施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發展。找準其中重要的國家和地區,密切與他們的經貿交流和合作,利用經濟發展的外溢效應,進行全球戰略布局,使人民幣真正成為一種國際性貨幣。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全球戰略布局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機遇
北京時間2015年12月11日凌晨1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人民幣被納入SDR(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為可以自由使用并且在全世界流通的貨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文件中顯示,人民幣在SDR中權重占比為10.92%。雖然低于預期的水平,但是人民幣在SDR的占比超過英鎊和日元,僅次于歐元和美元,這也標志著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五大儲備貨幣。同時人民幣成功納入SDR的貨幣籃子,是人民幣國際化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因為一國貨幣如果能夠成為特別提款權籃子里的貨幣,那么將被認為是世界貨幣,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流通和使用,這對于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新的機遇。
二、“一帶一路”戰略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歐亞大陸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的心臟地帶,歷史上各大國在此征戰不休。對于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而言,它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適時的提出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加強與歐亞大陸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一帶一路”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推動力量,而人民幣國際化又有利于加強沿線各國的貨幣資金融通。
使用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大宗商品計價結算會成為人民幣國際化一個新的突破口。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出口的大宗原材料和能源有一半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那么全球貿易中人民幣計價結算的份額會提升很大提高,這樣無疑會大大提升人民幣國際化的水平。在歐亞大陸的眾多國家中,中俄之間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為主的國際大宗商品貿易額巨大。中俄兩國領導人正在大規模推進本幣結算的進程,這就有利于人民幣擴大在歐亞市場上的流通和使用范圍,構建人民幣使用的國際化網絡。
在“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提出后,中國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旨在為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并且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而且,人民幣有望在基礎設施融資當中成為關鍵貨幣。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時間較長,建設水平較高。而且在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所以提高人民幣在沿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參與程度,成為亞洲基礎設施建設中主要的投融資貨幣,為人民幣走向國家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的“一路”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主要涵蓋了諸多南亞和東南亞國家,近些年來他們發展迅速,尤其是印度和東盟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也日益上升,所以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要以它們為依托。新加坡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資金流動量巨大,所以要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要積極與新加坡為首的東盟國家簽署本幣互換和貿易結算協議,推動人民幣在東南亞市場上的充分流動。同時中國也相應的建立了中巴和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積極推動與南亞地區國家的經濟合作。中國積極推進人民幣在南亞和東南亞市場的流通和使用,通過使人民幣成為這些國家的儲備貨幣,在雙邊貿易中采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和計價貨幣,可以有限規避匯兌風險,減少這些國家對于美元的過度依賴,為他們提供一個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同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使中國能夠更好的承擔大國的責任,為全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公共品。
三、人民幣的全球戰略布局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人民幣作為中國貨幣主權的象征也逐漸走向世界。在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要把握好發展機遇,努力與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開展經濟交流與合作,進行全球戰略布局,為人民幣在國際社會上流通構建一個龐大的網絡。
這些世界上的國際金融中心不僅具有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優勢,而且在整個國際貨幣領域乃至整個國際經濟體系中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充分利用經濟發展和合作的外溢效應,使更多的國家使用人民幣,更好的推動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美國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巨大的全球影響力。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華爾街舉世聞名,可以說在美國的金融體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華爾街以股票和證券交易為主,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雖然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金融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所以要想成功的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與美國加強在金融領域的合作。中美作為當今世界上的兩個大國,如果能夠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開展合作,那么將會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習近平訪美時與美國簽訂了眾多貿易大單,可以看出中美在經濟發展上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在金融領域,中美可以就構建穩定的國際金融體系開展積極的合作與交流。
英國倫敦的金融城現在仍然是世界上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而且英國是具有政治和經濟雙重影響的傳統大國。英國在世界歷史上成功地為維持了兩個霸權周期,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在世界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英國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同時也應該看到英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英國隔著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國家相望,而且它本身也是歐盟的成員國,所以有望成為人民幣走向世界的橋頭堡。現在中英的經貿關系已經步入“黃金時代”,這對于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可以看出自從習近平訪英之后,中英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更加密切,尤其是在金融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中英雙方同意大幅增加兩國之間的本幣互換規模,同時為人民幣在英國市場內的流通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中國繼在英國建立歐洲首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后,也將在英國市場上發行中國之外的首支人民幣債券,同時也將就兩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間的互聯互通計劃開展可行性研究,這些都體現出中英兩國在國際金融領域內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同時也應該看到英國對人民幣的使用將可能帶動更多的歐洲國家,乃至帶動其他區域的發達國家在貿易和投資活動中使用人民幣。對于歐盟國家來說,他們在與中國的合作上不愿落后于英國,所以在習近平訪英后法德等歐盟國家領導人也相繼訪問中國,稱愿意在國際金融和貿易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這對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無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中國要對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于非洲和拉美等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國家和地區,中國應該加強對他們的直接投資,幫助他們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并對他們的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援助。在此過程中,讓他們更加自愿的接受人民幣,使人民幣能夠在中國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國家的雙邊貿易中廣泛使用,中國也可以在這些國家的市場上發行一些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在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流通,增強當地政府對人民幣作為一種國際化貨幣的信任,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四、結束語
在人民幣加入SDR這個時代機遇下,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獲得了長足發展。中國不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有利于增強中國在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但是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還很漫長,需要我們把握機遇,勇敢的迎接挑戰。在國際經濟體系中進行全面戰略布局,有針對性的采取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措施,最終實現人民幣在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通和使用,真正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
參考文獻:
[1]王元龍.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的若干問題研究[J].Finance & Trade Economics,2009(07).
[2]陳雨露.“一帶一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步伐[N].經濟參考報,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