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葛健蕾
摘 要: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正呈現出日益活躍的狀態,但是,由于大學生創業企業的規模較小、且科技含量整體相對較低,從而限制了創業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規模,進而影響了大學生創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創業融資的特點,以及導致融資問題的成因,提出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對策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連年遞增,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2014年在工商部門新登記注冊大學生創業總數達47.8萬人,較上年增加了11.9萬人,增加比例為33.3%。可以說,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僅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而且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到積極的影響。但是,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的現狀不容樂觀,根據公益組織YBC(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的調研,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平均不足10%,而歐美發達國家則在20%以上。當前,人們普遍認為融資問題是決定大學生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大學生創業中的融資問題,提出有效的對策,促進大學生創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創業融資的實證分析
1.調查對象的選擇
本次調查主要以調查問卷、面談等方式在杭州、寧波、紹興等進行調查,問題主要圍繞大學生創業的態度,大學生創業融資的主要途徑這二個部分展開。本次調查共有200 人參與,所調查對象中,大三學生有50名,大四學生有130名,畢業五年內從事創業的大學生創業者20名。
2.調研數據的分析與研究
(1)大學生創業的態度和意愿
調查顯示,有近72%的被調查者(在校大學生)有創業想法,其中已經為自己后續的創業制定規劃和方向的僅有25%。從側面反映出,目前大學生想法多多,但真正付諸于行動的較少。
(2)大學生創業融資的主要途徑
由于大學生創業者對所需創業資金的需求存在“小、頻、急”的特點,因此,在調查問卷中融資的途徑設定為多選。統計顯示,選擇家庭資助的占較高比例,為被調查者的72.2%。在對已經創業的大學畢業生的調研顯示,他們在創業的初期,主要融資途徑還是靠家庭的資助。向銀行借款,獲取政府基金或風險投資的創業者較少,僅占被調查者的比例10%左右。所以,我們認為大學生創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主要分為以下五種:
①家庭資助
絕大多數被調查者會選擇尋求父母或親友的資助。他們認為,向父母或親友借款有籌措速度快、風險小,成本低(利息較低,甚至零利息)的優勢。但是,向親友融資創業,一旦創業失敗,不僅會使親友的資金損失,而且影響親友之間的感情。
②銀行貸款
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各個銀行金融機構推出了一系列大學生創業貸款業務,但要求大學生創業者以其家庭的直系親屬成員要有穩定的收入或能提供有效資產作為聯合擔保。以浙商銀行為例,就推出了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創業基金,最高的授信額度高達50萬元。
③合伙融資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幾個人合伙創業,不但可以有效籌集到資金,還可以充分發揮個人自身的作用,從而能對各種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和整合,降低創業風險。
④政府基金
近年來,政府對大學生創業越來越重視,相繼設立了一些政府基金予以支持。但政府的資金支持是有限的,只能滿足很少一部分項目的需要。是否能獲得創業基金,創業項目的內容和創業計劃書很關鍵。
⑤風險投資
作為一種兼有融資和投資的投資方式,風險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潛在收益的特點。一般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很難獲得風險投資的青睞。但是,如果創業項目具有高科技含量、或技術創新,大學生創業者可以通過創業大賽、委托專門的風險投資公司、在網上或其他媒體發布尋資信息尋找投資人。
二、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的分析
1.政府融資支持力度不夠
除有全國性大學生創業基金(諸如:“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基金”和“全國大學生創業基金”)外,各地也設立了相應的大學生創業基金。以杭州市為例,就設立了規模為2億元的“海大基金”,重點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成長期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投融資及相關服務。從表面上看,政府為大學生創業融資提供了很多優惠措施,然而在實際融資過程中卻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政府財政的基金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創業的實際需求;項目融資資金申請過程手續繁雜,且門檻設置較高,這些都導致了大學生創業融資困難。此外,由于政策缺乏支持的連續性和長期性,當大學生將政府予以扶持的創業基金用完后,很難再次獲得二次融資支持(諸如小額擔保貸款),來彌補資金缺口、維持企業運營。
2.商業金融機構不愿擔融資風險,創業貸款手續復雜
盡管不少銀行根據政策,設立了一系列的貸款業務,來滿足大學生創業的資金需求。但是,由于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又缺少合適的抵押物或擔保人,導致對大學生創業貸款業務的風險較高。為了降低風險,銀行往往需要進行更為復雜的貸款手續和對貸款人及貸款公司進行評估后才能放款,這樣使得大學生創業者在金融機構難以獲取創業貸款。
3.高校對學生創業融資的教育和指導不足
最近幾年,高校創業教育如火如荼,但是在創業教育開展的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一個是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還未系統的開辦創業課程,無法形成一個完備的創業教育體系,平時過多的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缺少參加社會實踐的引導、指導,市場信息了解不足,社交渠道狹窄。
4.大學生自身創業能力有待加強
大學生自身創業能力不足也是大學生難以獲取創業資金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的大學生大多具有獨立的個性,但綜合能力不強。往往給人一種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印象。體現在創業里,就是眼高手低、孤軍奮戰等等。特別是在強調團隊合作的今天,這些都會極大地阻礙大學生的創業。加之,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使得其獲取創業資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5.創業項目技術含量低,無吸引力
大學生雖有創業的激情,但是缺乏社會經驗,且不少創業項目的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替代品多,使得項目投資的風險增大。因此,很難獲得政府基金和非官方的投資(例如:天使基金、風險投資)的青睞。據有關權威機構調查,大學生通過風險投資方式募集創業資金的比例不到總資金的5%,而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創業融資中有近65%是從風險投資那里籌集獲得。
三、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的對策
1.政府的扶持
首先,政府應為大學生建立相應的創業平臺,為企業和大學生之間搭建交流平臺。一方面,可搜尋有意投資大學生創業項目的企業;另一方面,幫助投資企業篩選大學生創業項目計劃書,為雙方的合作牽線搭橋。其次,可設立專門的創業融資機構,指導和支持大學生創業融資。此外,可學習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引導社會公益資金投入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建立無償資助和貼息扶助基金等,幫助大學生創業解決燃眉之急。
2.借助互聯網金融,采用眾籌方式和P2B網貸方式籌資
眾籌,也稱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這種融資方式起源于美國的眾籌網站kickstarter,最初目的是為了幫助藝術家籌措資金進行藝術創作。而現在的眾籌,則是通過互聯網方式發布融資項目并募集基金。較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是網友喜歡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為更多小本經營或創作的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在我國,眾籌方式仍處于正處于起步階段。大家比較熟悉的眾籌有京東眾籌、騰訊樂捐、百度眾籌和淘寶眾籌。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眾籌方式在我國的發展將日漸成熟和完善,會讓更多的創業者獲得從事某項創作或活動的資金。
P2B網貸方式,是個人對企業的借款,這一方式主要的優勢在于:首先,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機會對于普通大眾有相當的吸引力,同時由于分散化融資,降低了單個投資者的損失。其次,減少了融資費用,不需要支付諸如向銀行貸款手續費或者發行債券的發行費用等。此外,基于互聯網平臺數據,可以向投資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小微企業經營記錄,既便于普通投資者進行信用挖掘和風險識別,又方便企業進行融資。
3.加強大學生創業融資的教育
各個高校可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人員或行業專家,請他們開設創業融資的講座或課程,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講座或相關課程的學習,大學生創業者能夠掌握創業融資的主要途徑,如何進行創業機會的識別,如何設計創業計劃等,幫助大學生創業者樹立信心,拓寬融資渠道,保證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成功率。此外,高校也可利用自身資源,引入企業或投資基金來校設立創業基金,幫助那些有創意的但資金匱乏的創業者。
4.增強大學生的創業綜合素質
創業是一個復雜而又艱巨的過程,這就對創業者的綜合素質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創業者應具備一定的企業管理、財務、法律、創業和其他相關知識。其次,還必須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誠信的品質以及頑強的意志。所以,大學生創業應注重培養自己的創業綜合素質,例如:在思想上,注重培養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行動上,注重培養獨立自我的行動力,和組織協作的團隊協調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開軍.大學生創業融資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經濟技術與管理研究,2012(08).
[2]陳樹秋.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分析及對策[J].學理論,2015(06).
[3]鄭巧.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及對策[J].西南金融,2013(04).
[4]林雪治,謝鳳.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及對策探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03).
[5]胡丹,黃欽.大學生創業的融資問題研究[J].商,2015(02).
[6]陳松.大學生企業創業融資問題與融資渠道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