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凱
(河南工程學院,河南 新鄭 451191)
體育事業的發展帶動了全民身體素質的提高,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加速構建和諧社會,為“中國夢”的全面實現奠定了有利條件。隨著我國開發西部戰略的全面鋪開和逐步落實,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實力有所提高,西部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倉稟實而知禮儀”,隨著人民物質生活的豐富,健康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首要關注的問題。發展西部體育事業,在當前已經具備了市場需求、社會需求、經濟基礎和人民愿望等有利條件。應該把握機會,發展西部體育事業,更好的推動國家精神文明的發展。
我國西部地區土地十分遼闊,占地面積在中國版圖超過了三分之一,西部地區的繁榮與發展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進西部民族融合,增加各族人民的國家榮譽感和國家自尊心,穩定并進一步發展西部,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而開展西部體育事業,及能夠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和了解,又能夠強健各族人民體魄,更形成了巨大的體育市場商機,拉動西部體育相關產業,如體育服裝、場館建設、健身會館等諸多系列的經濟發展。因此,發展西部體育事業對于我國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經濟的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改革開放以后,東部沿海各省憑借地理優勢和特殊時代人文背景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中國目前東西部的經濟發展進程并不完全相同,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樣的差距對于國家經濟結構的均衡發展是不利的。因此,發展西部體育事業,可以通過發展西部而縮小東西部經濟發展差異,這對于我國實現東西部均衡發展,全社會共同進步有非常重要的良好作用。
精神文明的發展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是評價一個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積極推動西部體育事業,對于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彰顯我國發展成就,增加全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民安”方能“國泰”。近年來,西部省市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改善,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力發展體育事業符合廣大人民的需求。另一方面,體育運動對于廣大群眾身體素質的提高,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國家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是一個國家的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西部地區實現發展,也需要綜合素質更好的人民。
重點對西部有代表性的若干省份,如:新疆、西藏、青海、陜西、寧夏、四川、云南、廣西進行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發出問4000份,回收調查問卷3125份,有效回復率78.12%。(見表1)

表1 西部體育事業調查情況表
西部體育人口在全區域內人口所占比重僅為15%,比重還是很小的,說明西部地區群眾體育水平較低。同時呈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特征,這也說明我國西部地區群眾體育活動較為適合老年人和青少年,對中青年卻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見表2)

表2 西部體育人口各項數據情況表
由于地域文化、歷史的影響,西部省份大部分人對于體育事業及健身活動與內地相比存在很大差異。在西部地區居民的業余生活的中,人們更多的選擇看電影、看電視、網絡閱讀及游戲等其他貌似節省體力的活動。尤其是中青年人群,不少人對體育事業及健身活動的有一定熱情,但是由于較為忙碌的工作以及家庭生活的影響,很多人更愿意在工作之余休息,而非走出房門健身,開展體育活動。而有健身意愿的人們,由于不懂得專業的鍛煉方式和訓練方法,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參加體育事業的熱情。特別是在東部以及被大眾所認知和接收了的“花錢買健康”的觀念,在西部也僅僅被剛剛認知和逐步接受。從調查情況來看,西部各省人民更加希望能夠建設多一些的體育場館和設施,并且希望能夠有更加便捷和價格較低的關于運動方法和健身方法的宣傳,以及希望可以開放更多現有的體育場館。
體育設施場館是發展體育事業基礎,也是提高人們身體素質的物質條件。從目前來看,我國的體育場館建設,東部明顯好于西部。占地面積在國土面積一多半的西部地區,他們的體育場館設施投入的資金僅為全國投入資金的十分之一左右,這對西部地區體育事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發展體育事業,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體育事業發展的格局。西部地區各省,由于歷史原因,經濟并不發達,城鄉經濟的發展也并不均衡,這個因素制約著體育事業的發展,也影響了體育相關產業的消費,消費也同時制約了體育事業發展。
西部地區在經濟上發展比較緩慢,人們的市場觀念和消費觀念還沒有形成。消費觀念這一生活中的重要思想內涵對于西部地區人民來說,和東部發達地區的人民差別較大。而由于文化教育的落后導致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要性還沒有很高的認知,西部地區的群眾更樂于將資金投資于傳統消費領域,和體育領域相關產業的消費,目前還沒有全面被西部省份人民所接受。
西部各省由于教育的相對遲滯,各類人才并不富裕,而人才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從目前來看,西部地區專業體育學校還比較少,教育文化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只有相關產業的人員的待遇得到了保障,才會吸引更多的人才特別是青年人走入這一領域,也只有豐富的體育教學人才達到了一定的規模,西部體育事業才能更好的發展。
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領域,大力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對體育產品進行創新,提供體育服務。同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給予投資者一定的優惠政策,推廣和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體育產業發展。在體育發展上給予充足的資金支持,可以通過設立體育事業發展專項基金來確保物質上的保證。
各級政府要結合西部城市發展戰略統籌規劃體育設施建設,對體育設施進行合理的建設,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力量興辦多類型的體育建設場所。大力推動社會體育設施的建設,要求每個新建社區都要建設相應的體育建設設備,來滿足廣大居民的建設需求。同時大力發展西部地區傳統體育運動,如登山攀巖、射擊射箭、馬術等具有西部民族特色和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
一方面大力推動體育專業院校的建設,另一方面鼓勵其他非專業院校設立體育管理專業,尤其是要將體育管理人才放在人才培養的首位,同時積極拓寬體育人才就業渠道,支持退役運動員投入到體育管理事業中來。另外要積極引導各類體育人才對廣大群眾進行健身指導,使他們掌握正確的鍛煉方式。加強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體育產業理論研究,建立體育產業研究智庫。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東部省事體育人才來西部工作。
政府要對現有的體育場館進行開發與利用,對學校、政府機關等體育設施實行免費開放政策,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的運動健身場所。根據西部地區的收入水平,合理制定體育場館的收費,使更多的人能有能力進行體育消費。另外,與各類媒體開展充分的合作,積極宣傳體育運動的給人們帶來的好處,使更多的人了解體育運動,進而愛好體育運動。同時開展一系列的體育交流活動,使體育運動的意識深入到廣大群眾的心中。
[1]馬小平.西部地區體育資源開發利用的對策舉措[J].求知導刊,2014,(6):17.
[2]謝慧松,王艷麗.我國西部競技體育項目布局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9,(11):7-10.
[3]張金橋,史兵.西部地區要素稟賦與體育產業發展的關系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42(1):43-48.
[4]馬興勝.西部體育資源和體育文化的開發與創新[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21(5):11-13.
[5]經飛躍,李國鋒.探討中國西部體育事業的發展現狀及原因[J].商場現代化,2008,(17):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