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潔,袁富艷
(四川省寧南縣農牧局,四川 寧南 615400)

雞球蟲病是由球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是嚴重危害雞只健康的疾病。該病主要發生于15日齡以上,3月齡以下,尤其是20~50日齡的雞。
雞通過啄食地面上的球蟲卵而感染發病。球蟲卵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發育成含4個孢子囊的卵囊,每個孢子囊含有兩個具感染性的子孢子。雞食入含有孢子囊的球蟲卵囊后,球蟲卵囊在雞的肌胃中釋放出孢子囊,孢子囊在小腸中釋放出子孢子,子孢子鉆入腸上皮中危害雞,并進行裂殖生殖。雞的發病期就是子孢子鉆入腸上皮中,并進行裂殖生殖的時期。
在潮濕的環境和合適的溫度條件下,球蟲卵發育成孢子囊的速度加快,當雞啄食到一定量的球蟲卵后即可暴發球蟲病。當地面干凈,球蟲卵數量少時,雞常常不發病(但球蟲會引起感染)。
病雞采食減少,精神萎頓,飲水增加。病情輕的糞便帶血,糞便呈粉紅色、紅色,若不加控制,病雞排暗紅色血便或排出血液時會出現死亡。
死亡雞發病腸段腸壁增厚,腸壁上有針尖大至粟粒大的結節,其腸內出血,嚴重的形成腸芯。
3.1 加強管理 預防雞球蟲病首先應對被球蟲污染的圈舍、工具等進行清洗、消毒。高溫對球蟲卵有殺滅作用,因此地面可用火焰進行焚燒,糞便堆積發酵也可有效防止球蟲病傳播,保持干燥環境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球蟲病的作用。
為減少雞病發生,林下養雞最好采用全進全出制,雞出欄后的空圈時間應在一個月以上,同時應及時清除雞糞,地面及舍內可用生石灰、氫氧化鈉、漂白粉等輪流消毒,工具、設備、地面和墻壁等耐高溫的也可用火焰消毒。
3.2 藥物預防 對球蟲病有效的常用藥物有氯苯胍、馬杜拉霉素(抗球王)、地克珠利、硝苯酰胺(球痢靈)、尼卡巴嗪(球蟲凈)、氨丙啉等,球蟲容易產生耐藥性,所以藥物應輪換使用,一種藥物連續用5~7 d后應間隔4~5 d再用另一種藥物。
此外,可適當應用抗菌藥物防其他疾病發生,并可在飼料中加入VA、VK進行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