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圖每見寫春光, 擅牡丹名早揚,屈指榕城多妙手,幾家畫出活生香?”早就聽說畫家陳 的花鳥畫畫得很好,六年前我看了陳 多幅牡丹舊作后,即席贈給她這首冠名詩。
許多花鳥畫家都會畫牡丹,然而身為巾幗的陳耑,筆下的紫藤、芙蓉、梅花……毫無纖弱之嫌,放縱的筆意,大膽的設色,生動的造型,飽滿的構圖,多有須眉之氣,大丈夫之概,令我欽佩!
陳耑系陳寶琛后裔,由于良好的傳統(tǒng)家教,養(yǎng)成了她寬厚慷慨純真善良的秉性,常因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而自足。她的先父擅長書畫精于篆刻,與陳子奮先生過往甚密,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陳耑的藝術天賦很早就得到發(fā)展,才華加上勤奮,終于成就了她揮灑自如大氣清麗的寫意風格。她的作品參加過中國美協(xié)舉辦的全國性大展,也曾在《百歲人生》全國性大展中獲優(yōu)秀獎。現(xiàn)為福建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金秋畫院畫師。
陳耑為藝常常只問耕耘,少問收獲,不注重作畫結果,只享受作畫過程中的自適,以“游于藝”的理念作畫,因此花鳥畫技藝純熟的她,作畫時常有無意于佳而自佳的驚喜。當今社會塵事紛繁,難避功利,畫家能否排除俗念,令內心無所掛礙一片澄澈,至關重要。作畫乃智慧及思想火花的閃現(xiàn),為人不正,內心不清哪來正氣?哪有智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藝術水平高低自有公評。我想只要有平靜澄澈的心境,就有可能揮灑自如,畫出大氣清麗或氣韻生動的神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