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全球首座智能化建筑于美國建成,其一經建成迅速在各領域掀起了一場智能化發展熱潮,現如今,智能化樓宇已成為一項發展成熟的技術,也是自控化系統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并促進了智能化照明系統的廣泛推廣和普及。隨著環保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如何構建環保、節約型建筑已經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照明系統的能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比重很大,因此,促進智能化照明系統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照明質量,還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
建筑照明方式
建筑照明方式主要包括兩類:傳統照明方式、智能化照明方式。就前者而言,其多采用手動控制方式,結合各用戶的不同需求,對不同照明區域進行控制,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該方式雖然簡單有效,但自動化水平低,且布線過于復雜,難以擴展與維護。智能化照明系統借助于計算機、信息化遙控技術為依托,以現場總線技術為基礎,結合用戶需求設置其所需的光照度、場景變換,并能夠對空間照明進行靈活調控。該方式不僅使設計與安裝過程更簡單、便捷,也為用戶的使用及管理人員的管理提供了更為靈活、有效的手段。
工程概況
本文以上海君悅五星級酒店為例,就其智能化照明系統的設計與應用展開分析。該酒店為高達 88層的智能化酒店,酒店借助于智能化照明系統,分別對包括門廳、客房、會議室、宴會廳、休息室、大堂、餐廳等各類觀光廳、客房進行了設計。酒店借助于分布式照明網絡,該網絡實現了由88層觀光廳至1層入口處的全覆蓋。相關管理人員可利用中央鍵PC 控制機,對整個照明系統進行監管,可借助于流動等方式,借助于便攜式編程器等于任意一樓層或區域進行管理。
系統設計與應用分析
1.入口處設計
入口處屬于酒店迎賓、客戶出入頻繁的區域,因此,要求照明設計必須確保出入活動在明亮環境中進行,以確保出入車輛的安全性。設計時應在入口雨篷、車道頂棚等區域進行醒目照明設計,以酒店的招牌為標志設計補充照明。但應避免照入住房,對客戶休息造成干擾。由入口至門廳處應設置過渡照明,使客戶逐步適應亮度,如設置柱燈。在此過程中所需使用的燈具包括照明所需吸頂燈、槽燈、筒燈,微照明燈、節日彩燈等。照明設計參數中,照度在300-500lux之間,色溫在3000-4000K,Ra不小于80。照明設計過程中,入口燈光采用的是時間控制器和傳感器結合的設計方式。通常而言,系統白天需要關閉燈光,若天氣昏暗時,傳感器會發出相應的信號,將燈光開啟。此外,管理者可借助于手動編程,對燈光場景進修改、選擇。
2.電梯廳、公共走道等區域照明設計
就電梯廳而言,可以借助于功能、裝飾有機結合式的照明設計方式,采用寬光燈,同時,結合天花燈將電梯口照亮。就電梯廳燈光環境而言,應同其他空間的照明環境相協調。此外,還應利用壁燈、天花暗槽等裝飾性燈光,使照明更具層次感。電梯廳采用燈具包括壁燈、裝飾射燈、天花暗槽等。就照度而言保持在150-200lux之間,色溫在3000-4300k范圍內,Ra 不小于80。
就公共通道而言,照明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引導性。可以利用適度照度、色溫等,滿足客戶舒適、安全的心理需求。還可設置相應的指示牌,引導客人找到目的地。公共通道由于無自然光照射,因而通常需24h照明,因此,設計時需要考慮節能、審美等要求,可采用高顯色性節能燈。通常而言,公共通道很長,為打破乏味、枯燥之感,可距地面20-30cm處進行地腳燈安設,也可于墻面兩側設置裝飾壁燈,以豐富照明層次。就通往會議室、門廳、餐廳等公共性場所的通道而言,要求所設計的照明應更亮一些,照度應達到150lux,且燈具設置應均勻,就通往客房的通道而言,無需過高亮度。
就這兩個區域而言,采用的是時鐘控制器、感應器、傳感器三者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照明控制,就存在自然光的通道或電梯廳,采用的是傳感器以達到補償照度的目的,對于人流量大的地段設置時鐘管理器,并開啟人體感應模式,以節約能源。
3.大堂照明設計
大堂照明需要考慮到功能性、藝術性兩方面,要求照明亮度適宜、富有層次感。主廳照明需要結合空間形式設置相應的配燈。光源應結合主體裝飾燈具,同時設置壁燈、臺燈以進一步豐富空間層次感。可以采用吊燈、花燈等裝飾性燈具,著重強調局部裝飾。可利用嵌入式筒燈設置為滿天星。
大堂照明控制方面應結合時間對各場景進行預設,以便調用。此外,酒店管理者可借助于可編程式面板,結合實際對燈光場景加以設置。通常將面板置于總服務臺。大廳內應進行照度感應器設置,這樣白天時系統會自動將部分照明關閉,若天色變暗,感應器會發出信號并將燈光調亮,有效減少了消耗。
4.客房照明設計
客房作為五星級酒店的核心區域,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安逸、親切與舒適感。因此,客房照明盡量采用暖色調。客房應結合功能需求,設置多種類型的燈具,包括床頭燈、臺燈、夜間燈、落地燈等等。以白熾燈作為主光源,照明燈應防止眩光,衛生間采用鑲入式筒燈,且具有防潮功能,室溫不超過3500K,洗手間則應超過3500K。
對于高檔客房而言,選取小功率調光模塊,各層設置多套LSM801,外加1套DTK406、2套HPM541面板,以便對公共通道進行控制。就總統套房而言,為了營造神圣、溫馨的氛圍。要求客房照明必須更人性化。照明控制獨立成網,采取冗余、應急備用設施。客戶入門時,玄關燈自動感應并開啟,當客人取電過程時,燈光能夠自動調整為迎賓模式,玄關處可設置面板,只需一按即可將各處燈光設置為柔和狀態。客房采用面板對照明進行自動控制,分別給人以浪漫、典雅、高貴、溫馨等光氛圍。
5.餐廳照明設計
就餐廳而言,通常用于正式宴請,因而整體照明氛圍應正式、親切,照度應較高,可采用點式、條狀照明,及多種類型的吊燈。餐廳光環境應明亮,配光時需結合立體環境效果。應調整燈具角度、亮暗等,實現較佳的陰影效果,以便更好地活躍餐廳的氛圍。
結合餐廳不同時段,照明系統可利用鐘管理器就環境進行自動化控制,并于特殊區域設置夜光面板,以便對該區域進行切換、編輯。利用智能化調光系統,確保燈光始終優雅、柔和。管理人員可結合手動編程,設置多種場景,并對不同包房進行任意調控。
6.會議室照明設計
會議室照明設計必須滿足其功能性要求,適度照度能夠提高與會人員的注意力,確保會議正常開展。由于會議室演講、投影等場景對于照明要求不同,因而照明設計過程中應設置分回路控制系統。設計時還需考慮主席臺這一區域,為凸顯其重要性,可采用筒燈、格柵燈等。光源應采用對人眼無不良干擾的三原色燈。
會議室智能照明系統可結合調光控制,對各種場景進行預先設置,在無需改變原配置情況下,靈活地對空間進行分割、合并。系統還與投影儀等設備相連,當投影儀開啟時,系統會自動調節燈光,而關閉后重新恢復會議場景。此外,還可以將窗簾、投影幕等設備作為相應的控制對象,與照明系統共同進行調節,產生會議準備、演講、討論、休息等多種場景。
結論
本文以某五星級酒店為例,就其智能化照明系統的設計及應用展開了研究,旨在確保智能化照明系統與五星級酒店照明設計的有機結合,提高酒店照明系統的技術含量,同時保障照明的質量。而本文所設計的智能化照明系統節能效果顯著,但較傳統控制系統而言所需投資大,但是二次投入少。長遠而言,該酒店系統具有較高的經濟性,順應了綠色照明、節能減排等要求。
近些年來,為了順應我國節能減排戰略方針,智能化照明系統在各大型酒店中的應用日趨廣泛,智能照明系統滿足了智能酒店多功能要求。集照明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于一體的智能照明系統的出現和飛速發展,不僅為建筑照明融入了藝術效果與美感,還推動了照明控制與維護、管理工作的現代化與自動化,滿足了“綠色照明”要求,極大地降低了酒店能耗,提高五星級酒店照明系統的技術含量,保障了照明的質量,借助于智能化照明系統,不僅節約了資金,而且能夠打造富麗堂皇、時尚個性的寫意與格調,為客人創設一個舒適、親切的環境,因此,智能化照明系統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趨勢與應用前景。
(作者單位: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時潔(1977-)女,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