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的經典產品往往是基于無數個微創新不斷演化和生長出來的微創新只是常規中的小智慧,是產品和品牌能夠成功的一個獨特的賣點。將微創新模式置于設計行業中,不僅可以更好的引導消費,引領新的商業模式,更會促進設計行業長久的良性發展。
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備受矚目的蘋果公司新品發布會如期而至,此次蘋果公司發布了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ad Pro/iPad mini4、Apple TV等。新產品在外觀設計和硬件配置的細節上進行改進和升級,使得用戶能夠得到更好的操作體驗。以手機為例,在外觀設計上iPhone6s與iphone6s Plus較之上一代添加了玫瑰金色,用戶在色彩上有了更多選擇,而在材質上選用7000系列鋁質外殼,使強度大大增加,彌補上一代機身易彎曲的缺陷。硬件配置方面的最大亮點是升級Force Touch為3D Touch Display,屏幕采用新的壓力傳感器,Force Touch功能能分辨兩種壓力操作,而3D Touch Display可以分辨輕觸、按壓和深度按壓三種不同的操作,它讓以往單純的2D式操作變得更加立體,也讓用戶有了新的更豐富的交互體驗。
從蘋果公司此次發布會來看,全線產品均采用微創新模式(Micro-innovation)也就是把可持續的、漸進式的創新模式運用到新產品開發中去。微創新模式是用最安全、最環保的方式進行創新,并且隨著微創新的不斷積累便可以產生巨大的效應,引申出顛覆性的創新。所以無論基于商業立場還是基于公共立場,微創新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非常必要的。
微創新釋義
原子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但它卻有著巨大的能量,當條件成熟時,無數原子熱烈反應就會促發核聚變。如同原子一般,“微”的力量變得越來越不可忽視,微信、微博改變了人們的交流、通訊方式;微電影、微游戲豐富了我們的娛樂生活;微營銷、微商不僅占據了我們消費空間,更成為值得探究的商業課題。當下,人人自媒體化,人人都是信息傳播中的一“微”,但“微”的集合卻可以產生最強大的傳播力。某種程度上,蘋果產品便可看作是一系列微創新集合的設計神話和產品神話。
因此,微創新可以理解為局部的升級和細節的創新,與顛覆性創新相對,微創新更類似改良型創新,或改善性創新。360安全衛士董事長周鴻祎客觀的總結了微創新的概念,他堅信一個產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動用戶心里最甜的那個點,把消費者所關心的一個問題解決好,有時候就能夠四兩撥千斤,這種單點突破就叫微創新。微創新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著眼于小處,時刻關注用戶的內心需求,當明確了用戶體驗過程中最重要的需求點,我們便可從此追尋產品設計的突破途徑,探求企業哪些方面的創新可以迅速帶來用戶體驗上的突破并實現市場的爆發式增長,進而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獨占鰲頭。
蘋果公司是當今最具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公司,在年輕人眼里它是時尚潮流的代名詞,提及蘋果公司的產品、設計師和企業文化,無不擁有耀眼的光芒。然而,它的成功并不取決于喬布斯本人或者某個設計師,人人參與設計,人人思考創新,注重微創新的力量才是蘋果公司取勝的法寶。在產品開發方面,它注重細節的設計,蘋果的產品總是擁有能夠打動消費者的能力,而且打動消費者的往往不是顛覆的、革命式的創新,而是細節上的提升與改進,這就足讓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并成為忠實地追隨者。
微創新設計模式的類型
無論是產品設計、服裝設計還是服務設計都有他們各自的微創新表現模式,這些設計中都包含了大量微創新的過程和結果。在市場瞬息萬變的今天,用戶需求是設計存在的立足點,設計行業只有通過微創新不斷的去滿足用戶需求,才能更好的發展下去。功能型微創新設計、技術型微創新設計、定位性微創新設計是幾種主要的微創新設計模式。
1.功能型微創新設計
功能型微創新設計是指,通過設計某種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功能,制造出獨特用戶體驗的設計活動。其本質是發現并滿足用戶對產品功能的需求。
蘋果公司就是通過持續的版本迭代,不斷解決用戶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逐步提升功能來推進產品的發展的。以iPod為例,它是在iPhone出現以前單品銷量最高的產品,iPod的設計其實也并不是什么顛覆式的創新,只是對常規MP3播放器做了兩個改進,一是加大存儲量,能存放更多的歌;二是蘋果研發了與硬件相配套的軟件,也就Itunes,它能讓使用者的操作變得更加便捷。蘋果產品在此基礎之上繼續更新,便是能看視頻的iPod,其產品設計對屏幕的尺寸和分辨率等問題進行了提升。而后,一個能看視頻,能聽音樂的iPod,附加一個電話功能就得到了最初的iPhone。而今天,iPhone產品代代更新,創造了神一般的銷售奇跡,這些成績是它十年來不斷地做微小的革命,從用戶的角度進行創新,不斷地滿足用戶的細戶需求,十年間的微創新積累起來就變成一場顛覆式的革命,并顛覆了很多行業。
2.技術型微創新設計
微創新設計重視用戶體驗,但無可否認的是,技術上的更新是可以直接改變用戶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微創新設計中強調的技術要素,不是耗時長久的研發,而是單點突破或對已有技術的創新應用。技術型微創新設計的核心是進行周期短、應用快的技術創新、改良或運用。
對于電子產品的設計來說,新技術的應用意味著新的體驗,新技術讓使用更便利。比如電腦從臺式到一體,再從筆記本到平板,手機從磚頭塊到超輕超薄,體積由大到小,使用由復雜到簡單,這就要求設計師要盡量去處多余配件并壓縮必要硬件,而這在技術上是極大的挑戰。
在2015蘋果發布會中,新產品iPhone6s在硬件技術上有了大尺度提升,比如64位A9處理器、M9協處理器、1200萬像素背置攝像頭、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2GB運行內存等。但最重要的是新iphone還有一項幾近年來最強大的技術更新,就是3D Touch。這項新技術可以感應用戶按壓屏幕的力度,為iPhone的使用體驗開拓出全新的維度。而且,當用戶使用3D Touch時,iPhone將回以輕微的觸感,讓戶用不僅能夠看到按下屏幕的操作效果,還能感覺得到,這無疑是最獨特的用戶體驗。
3.定位型微創新設計
在產品設計中通過對產品或服務進行獨特定位,達到創造獨特用戶體驗的目的,這就是定位型微創新設計的核心內涵,鎖定部分特殊用戶為產品的目標用戶群,了解其喜好巧妙地進行設計,可以給用戶帶來新鮮感和認同感。
比如洛可可公司設計的55度杯,55度的溫度,代表了這個品牌態度。經過科學的設計,杯子中的水能夠保持在55度,產品把主要客戶定位為女性白領,了解女性的生理特征,讓女性能夠喝到溫度適當的水,是他給用戶傳遞有溫度的信息,女性需要有溫度的水,溫度的生活狀態。通過對客戶的準確定位,為產品的生產、傳播、銷售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創新設計的發現展趨勢
設計讓世界變得更多元,更精彩,更創新,但同時設計也讓世界變得雜亂無章,應接不暇。甚至信息的爆炸讓人們感覺到審美疲勞。目前,中國的設計實踐無疑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設計思想與體系呈現出落后的態勢,一味地模仿西方讓中國設計變得毫無特色。另一方面,部分服務于企業的設計師急切的進行產品更新,這樣的設計往往沒有靈魂,經不起推敲,反倒造成各種資源的浪費。隨著帶時代步伐的推進,未來的設計必將是朝微設計和少設計方向發展。
微設計是設計師在原有設計基礎上進行微小的更新,使設計符合換代要求,并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讓設計更節約也更省力。微設計相對于那種全盤推翻的設計風險更小,即使失敗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進行校正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對于設計師來說,微設計變得更容易些。當下的設計界,盲目的設計,沒有思想的產品早已泛濫開來,這無疑是不環保的,尤其是持續快速無意識設計,在盲目的追風后,我們將失去我們自己,因此微設計、微創新才是當下我們所要追求的,而真正的經典的產品、顛覆式的創新往往也是基于無數個微設計不斷演化和生長出來的。況且中國當代藝術設計脫離國計民生,設計泛濫,沒有適合國情的設計,我們有必要避免重視這種現,真正實現“少設計”。
結論
微創新不是引爆點,也不是細節定成敗,更不是可望不可即的“大象”,微創新只是常規中的小智慧,是產品和品牌能夠成功的一個獨特的賣點,只有抓住這一點,企業才能有持續長足的發展。同樣,設計需求越來越強的今天,在滿足大眾生活品質等基本需求的同時,注重精神領域的能量補給,注重環保的、必要的、改良性的創新是每個設計師應有的職業本能。因此,將微創新模式置于設計行業中,不僅可以更好的引導消費,引領新的商業模式,更會促進設計行業長久的良性發展。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