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網絡
(1)互聯網技術高度發展,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涌現,與網絡技術發展對應的是各種終端和硬件廣泛應用,互聯網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已經改變了人們對電視信號和電話交流的理解。網絡對人的社會生活的影響已經普遍進入家庭生活,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
(2)更具有未來影響力的個人穿戴終端設備、大數據分析技術,已經工業互聯網概念正式提出,都在在充分分析和研究人或者人群的細微肢體和行為習慣等,最終研究出來的產品往往都是深入細節,直達人心;科技水平和工業水平的發展所帶來的智能化程度越發達,人對它的依賴性就越高;
(3)網絡在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在不斷沖擊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所以各行業都需要人們有充夠充分的思想準備迎接網絡帶來的改變,以及如何利用網絡來改變行業的發展未來;
網絡與課堂
傳統意義上的“象牙塔”和相對封閉的校園同樣受到網絡的影響。課堂上的兩個主體“學生”和“教師”,因為網絡而產生了改變。因為網絡,傳統的上課次序被打破,手機成為學生必備的隨身工具,尋找無線局域網成為課堂必備操作,課堂氣氛會被網絡即時通訊隨時打破。大多數人意識到,一味訓誡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妥協反而成為一種無賴的選擇。
那么網絡究竟給課堂帶來了什么影響?簡單的比較分析后我們就可以看到:
(1)網絡有更多的海量事件信息、觀點看法、奇談趣事;課堂教學信息過于單一,缺乏吸引力;
(2)網絡信息有碎片化是重要特點,易于快速獲取和理解;課堂教學內容講究系統和邏輯性,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反復的學習和理解;
(3)網絡內容更新快,時效性強,容易吸引人的眼球;課堂重視規律研究和基礎訓練,形式相對固化,訓練方式相對呆板;
(4)網絡信息文化多元,相對開放和自由,沒有空間和地理位置限制;課堂相對單極化,教師個人的思想觀點和能力是有限的;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媒介或者介質,關聯網絡與課堂,重新認知學生與老師的關系;將課堂延生到網絡,網絡即是課堂的一部分,這里不僅有師生關系,也可以是網友、是粉絲。
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
為了順應網絡發展趨勢,我們可以實時的使用網絡展開教學活動,建立合適的網絡教學平臺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與選擇。值得提出的是不同的專業類型有著自身的專業規律和特征,在此我們以藝術設計專業《數字廣告設計》課程為例進行分析。
廣義上講,數字廣告課程包含用借助電腦輔助設計制作的各種廣告形式。在藝術設計學常規教學中具體涉及到的數字廣告課程教學內容的課程包括:《廣告設計》、《廣告表現技法》、《多媒體設計》、《網頁設計》、《攝影基礎》、《攝像技術》、《非線性編輯》等。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數字技術與手持終端廣泛普及和應用,廣告傳播與授課形式都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客觀上需要數字廣告課程教學在方法、內容構成、上課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上也有積極的呼應和變化。
因此我們設計一個教學平臺應該具備如下幾個特點:
(1)設計與功能:界面設計簡潔明了;內容結構思路清晰合理;功能簡潔,易于推廣;
①平臺界面設計要盡可能的簡潔、直接,不能因應瀏覽和閱讀習慣不同而浪費時間,因此要符合大眾審美習慣和操作流程,過于個性意味多數人接受比較困難;②結構要盡可能的清晰明了,主要研究的課題范圍和涉及到的內容應該思路清晰,大而全的設計思路不符合網絡發展趨勢;③數據內容要優化組合,優中選優,不要重復其他網絡信息,不能簡單的粘貼數據,要定期的更新內容,提高用戶粘合度;④功能上要有很好的適應性,創新性的使用習慣不是適合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穩定的設計思路培養忠實的用戶;⑤要有良好的延展性,能與第三方平臺進行對接和互動交流,能符合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要更注重通用性和實用性;
(2)內容規劃與建設:對課程授課內容進行分類,探討形成可用于網絡展示和交流的課程信息內容;
1)分類的目的是什么?內容分類對應的是網頁欄目條內容,也就是網站的一級分類,清楚的分類便于快速瀏覽自己要查找的內容;
2)哪些內容適合網絡展示?網絡信息主要劃分為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
①文字:由于碎片化的特點,大篇幅文字往往會出現在專業性更強的信息平臺,作為學習需要的是微課、慕課等短文章的形式來展示,一段文字解決一個問題即可,不宜長篇大論;②圖片:現在獲取一張圖像的條件比任何時候夠容易,“圖像”與“真像”一字之差,因此很多人認為“無圖無真相”。更為重要的是,人是視覺動物,感官視覺帶來的體驗往往比文字更為直接;③視頻:視頻基于圖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絡技術和寬帶速度的提高,較小空間占用量的動畫已經被擯棄,取而代之的是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借助網絡自主上傳和分享個人視頻。④音頻:對應視頻文件而言,網絡對音頻傳播的發展更直接,直接沖擊了傳統光碟和音像發行業;⑤在實際應用中,其實各種媒體重來就不是單方式存在的,往往是相互補充,共同發展,形成了新的多媒體形態。新媒體的概念的形成,主要就歸功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并影響個體價值觀念和綜合素質的形成。
(3)應該感謝時代和技術的發展,為媒體和信息的自由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信息泛濫是網絡技術發展的另外一個負面影響,必要的信息分類與管控有利于信息交流合理發展的。
網絡教學平臺如何引入課堂
在建立教學平臺后,我們還需要考慮如何引入實際課堂教學。藝術類的傳統學科,例如:國畫、油畫、版畫、插畫、陶藝、雕塑等主張現場講授與示范,必須在固定的實驗室或場地來完成。設計類相關課程,包括廣告設計課程,在具體落實上需要有電腦輔助設計相關的計算機軟件應用技術來支撐。所有我們有必要強調課程內容的實際應用意義和實際應用的方式。
1.需要怎么樣的專業指導?
①教材應該是唯一的參考書,網絡也能提供幫助,但是不能簡單的依賴搜索引擎,需要的是專業的學習平臺,如果有更專業和更適合的平臺,我們應該積極分享和推薦;分享在網絡時代并不是分享秘密,而是用自己的判斷水平位他人提供參考信息;②在不同的專業領域,都有業界專業的人或者公司,他們能提供更權威的理論和更切合市場的實踐案例。與教學內容或者教學應用相關的社會實踐案例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學生全體受制于認知水平和網絡行為習慣,在信息的篩選和過濾上需要老師的給與必要的建議;③行業組織和協會,是不錯的社會和行業標準制定者;他們能為我們提供可以借鑒的數據資料;④要注意政策導向和觀察輿論信息。世界瞬息萬變,網絡縮小了人們了解世界的方式,地球因此而變的更小了。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就意味著掌握了最前沿的咨詢,成為決策判斷的有利依據。
2.怎樣在課堂上推介?
①每個人都是網絡的一個部分,學生也應該是這個平臺的一部分,小小的成就感,能有很好的鼓勵作用;應該鼓勵學生將個人實踐成就相關的信息在網絡上分享,來至網絡的“點贊”就是一種鼓勵;②學生自己就是網絡內容制造者和傳播者;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網絡內容潛在的對象,這個僅僅是時間問題;
3.如何進行及時反饋?
記得大方公開你的自媒體賬號,在網絡世界沒有秘密可言,我們一直強調和鼓勵分享,只要能夠控制工作和私人空間的關系,適當的公開自媒體信息是必要的,這樣更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你的想法;
4.抓住興趣點?
你為何使用網絡,因為上面總能找到吸引你的地方,分析學生在看什么就知道答案了。并不是一味的求新求變,幽默有趣是一劑良藥;死板的課堂氣氛往往是學生分神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情況學生會歸咎于老師的課堂教學缺乏必生動性和趣味性,沒有親和力等等。
結論:合理引導和使用網絡展開教學和學習活動
(1)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發展和普及前所未有,每個人都離不開網絡,我們不能改變網絡的負面影響,只能改變不正確的使用網絡的習慣和態度;
(2)課堂教學應該與時俱進,教師應該關注網絡文化和現象,不能讓網絡成為學生和老師之間新的代溝;
(3)網絡有其獨特的吸引力,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合理適度使用方能顯示其優點,正確的引導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將零碎的網絡知識系統歸納和歸類,需要自身有良好的判斷能力和知識積累,更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的研究;所以,迎接網絡改變的最好方式是主動迎面解決問題,加強自我學習和提升,真正做到不僅不被網絡拋棄,還要善意利用網絡資源,這樣也是我們在此探討網絡平臺與課堂教學結合的重要目的和意義。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