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職業能力構建的要求為切入點,通過對色彩基礎課程在建筑設計專業的目標定位、課程體系的構建兩個方面的探討了色彩基礎課程如何圍繞建筑設計職業能力要求進行教學改革,并對其具體實施方法進行了探索。
色彩基礎是建筑專業基礎課程,是建筑美術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設計專業進行建筑造型教育和審美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職業能力養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今課程內容多以傳統的色彩寫生訓練為主,其中色彩基礎課程大多將培養學生基本造型與技法表現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使學生全然不能深人的理解色彩,更難以將色彩知識熟練運用到今后的專業設計之中。
色彩基礎課程在建筑設計專業的目標定位
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要求,學生通過系統的色彩訓練后,要掌握基本色彩理論,培養敏銳的色彩感覺,獲得正確的色彩觀察和表現方法,養成色彩審美、造型、抽象等能力,并以設計思維,輔以各種手段,超越對自然物象色彩的再現模仿,從第一自然色彩進入到第二自然的色彩狀態,實現主動性認識和再創造,從而能自由地運用色彩語言表達思想和情感。建筑學專業的色彩基礎課程則希望通過美學、設計學、色彩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角度,引導學生實現由學生(被動表現)—創造(主動表現)的思維轉換,并利用色彩認知能力和色彩調和能力,在建筑設計中創建和諧的色彩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和藝術設計的表現與創新能力。
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的色彩基礎課程體系
色彩基礎課程是建立在素描基礎上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建筑造型藝術的基礎。這門課程通過對色彩造型基礎規律的認識與掌握,以光色感受能力、色彩調配運用能力的不斷提高來達到色彩造型能力與色彩修養的綜合提高。
1.規范訓練——基本技法訓練
能力的培養不能忽略基礎的訓練,必須有扎實的技法才能為日后能力的提高提供堅實的基礎。色彩課程的基本技法訓練主要涉及造型的塑造、空間主次關系的處理以及色調與畫面處理等色彩寫生的基礎規律與技法問題,著重強調扎實的造型塑造能力和整體協調的色彩關系。在這一階段可以通過對色彩基礎理論的講授、優秀作品的臨摹、色彩寫生實踐等課程內容的實踐,使學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冷暖關系、色彩基調把握、空間造型的方法等基本技法,并逐步介入對色彩空間關系的整體認識,使初學者能夠在短期內掌握色彩基礎知識和初步的繪畫技能,快速進入色彩課程的學習環境中。
2.情感體驗
(1)色彩感受力的培養
由于建筑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前從未接受過色彩訓練,其早已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色彩恒常性的思維定式,缺乏對不同光源或環境下色彩變化的感應,也就我們常說的“看不到”,這直接導致學生在進行作品創作時“畫不出”。因此,在色彩教學時,如何能讓學生敏銳的感受到色彩的變化,并讓他們能夠客觀分析色彩變化的原因,能將自己對色彩變化的感受展現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是色彩基礎課程不可或缺的內容。
針對這一現狀,可從環境色訓練、色調訓練、灰色訓練三個方面來設置課程內容。環境色訓練主要希望通過刻畫在深色襯布背景下一些淺色瓶罐或石膏幾何形體等較易受環境色彩影響為主的靜物,使學生通過實例觀察感受周圍環境對物體、物體與物體之間的色彩影響,明確環境色的作用,去掉固有色的觀念。色調訓練則強調對畫面整體色調的把握,要求學生采用冷暖色進行分次寫生,并觀察不同光源環境下,物體的冷暖關系、整體色調等,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色調觀。灰色訓練就是擺出以灰色為主的物品作寫生對象,在環境色訓練和色調訓練后,綜合上兩個環節進行復雜化、綜合化的寫生運用,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色彩感受力。
(2)色彩肌理表現的培養
在自然界中,肌理屬于一種物質存在的視覺形態。而在色彩基礎教學中,色彩肌理的材料語言與色彩科學合理運用是現代設計的重要造型手段,是建筑設計領域一種重要的表現語言。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可適當加入色彩肌理的課程內容,引導學生認識、了解各種材料的工藝、性能及使用的常規方法,并鼓勵學生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色彩創作中。比如:可以將白乳膠與水彩顏料混合使用,以加強水彩顏料的附著性;或將油脂等不溶于水材料與水溶性顏料混合使用,探求色彩的不確定性;也可將作畫紙張揉皺,通過折痕的色彩沉淀來表達作者思想。
(3)審美能力的培養
懂得欣賞,才懂得創造。藝術欣賞在美術教育中有著認識、教育、審美的功能。色彩是視覺表達的藝術,只有開闊眼界,充分掌握和了解建筑設計方向的廣度和深度,才能積累素材,為后期的建筑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在課程設置時,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可適當增加美術欣賞、中外美術史、美學等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廣泛的接觸各種類型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思潮,欣賞不同的美術作品,并在課程上有意識的增加討論環節,讓學生對某種藝術思潮或某件藝術作品進行自由辯論,引導學生思考藝術的規律,從而達到拓展學生藝術思維,提高其審美能力的目的。
結語
建筑設計專業的色彩基礎課程教學,要以建筑設計專業背景為出發點,應緊扣建筑設計的專業特點,以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目的,針對學生的美術基礎素養現在,靈活運用各種現有教學手段和方法,依據人才培養規律和學科特點大膽改革,豐富調整課程內容設置。從而形成有側重的、由淺入深的分段式教學,使學生逐步實現由再現到表象的轉變,提高學生的色彩表達能力,為培養出高素質的建筑設計專業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湖北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