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年來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招生情況進行分析,以藝術設計專業為例,提出做好招生宣傳工作的五項措施。
1.近年來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招生情況
(1)江蘇省高考生源變化
江蘇省教育廳發布的《2011年江蘇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表明,江蘇省中小學畢業生人數皆呈下降趨勢,未來幾年高考生源相應進一步減少,高校生源爭奪將越來越激烈。與此同時,江蘇省高考報名人數也在逐年減少,高考生源近年來以每年2到3萬人的勢頭遞減。
(2)今年我省高等職業院校招生特點
①省內部分示范高職院校通過提前自主招生完成了大部分招生計劃,在生源質量和生源數量上處于競爭優勢地位。②省控線劃分偏高:根據省考試院公布數據,今年本三和高職高專段生源總數共七萬人,本三院校錄取后,高職高專的計劃明顯大于生源數。③區域關系:根據省考試院公布數據,省內高職院校中,除了南京有少量高校需要參加征平外,其他地區的高校基本上都要參加,其中還有多所高校的專本連讀專業也參加征平。④注冊入學錄取情況:今年我省參加注冊入學招生的高職院校數又比去年增加,而省控制線以下注冊入學分數段的生源數要遠遠低于注冊入學的整個計劃數,可見生源下降之迅猛,招生形勢之嚴峻。
2.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招生宣傳工作
專業的發展招生是根本,生源減少的現實趨勢下,招生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各校使出渾身解數展開生源搶奪大戰。有的學校采取提升助學金和獎學金的額度和受獎比例,有的學校對提前預報名的學生減免學費或錄取分數,有的學校加大普通初高中的宣傳活動,種種充滿誘惑力的措施吸引考生報考。藝術設計專業可以結合專業特點出新招,有效降低宣傳成本,產生良好的效果。
(1)發揮專業特色,利用互聯網招生
時下我們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利用互聯網聊天進行人際交往,更方便更快捷;利用互聯網查閱資料,幫助我們的工作與學習,傳承優秀突破創新;利用互聯網聚焦前沿資訊,每天為我們速遞最新、最鮮、最有料的商業信息;越來越多的人離不開網絡,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拍客,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信息量越來越龐大,優酷、愛奇藝、土豆等網站支持用戶將自己現有的資料文件上傳,得到經驗值換取網站的其他資料,這種以物易物的方式大大擴充了網站的信息量,吸引用戶的點擊。利用這些網站的網絡空間和已經具有的廣泛影響力,將師生的創作作品上傳,訪客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會關注創作者的個人信息,無形中形成了強大的招生宣傳力量。
(2)利用移動網絡,擴散影響力
移動網絡是基于瀏覽器的Web服務,如手機、掌上電腦或其它便攜式工具連接到公共網絡,不同于臺式電腦,沒有固定的連接。移動網路在網絡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終端的便攜性,使用戶可以隨時地查閱了解和分享知識。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通過聊天工具討論問題,重點難點分析;在生活中,移動網絡可以隨時隨地記錄新知識,新想法,隨時隨地進行網絡發布得到網友不同的見解,從而拓寬新思路。移動網絡的即時性,廣泛性,便攜式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通過移動網絡進行宣傳,速度更加高效,傳播更加廣泛。例如利用朋友圈,公眾號的發布,能夠達到口口相傳的接力效應,大大提升了宣傳的可信度。將學生藝術創作的過程,老師指導的現場以及最終的作品展等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在朋友圈,通過手機,很快能夠接收到最新動態,家長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學校的優勢,使學校影響力不斷延伸,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招生宣傳的隱形力量。
(3)將專業課程引入社區教育
當前圍繞“社區”這一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提出并實踐的“社區教育、學習型社區、和諧社區”等一系列建設工程,正在當代中國社會全面進步和變革過程中,日益彰顯出極為深刻的現實價值和歷史意義,社區教育課程作為實施社區教育重要媒介和手段,作為實現社區教育目標的關鍵因素,是整個社區教育活動的基本依據和社區學習者吸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常州社區大學自成立以來,規劃整合并自主開發了大量的社區教育課程資源,其中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的途徑和內容,社區文化藝術活動是社區教育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藝術類課程頗受社區群眾的歡迎。立足社區,以人為本,對高校現有藝術課程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此設計出適合社區學習的藝術類課程體系,不僅能夠豐富社區教育內容,發揮人才優勢,同時對學校的品牌建設起到了互惠雙贏的宣傳目的。
(4)將優秀的課程引入中小學第二課堂
高職院校可以與中小學長期合作,開設第二課堂,引入優秀的中小學生感興趣的實踐課程,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展示學校的實力和專業水平,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愛上專業才更有信心報考,利用作品進行宣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利用外出寫生實習的機會進行招生宣傳
為了加大普通老百姓對藝術專業的熟悉度,了解作品的創作過程,應該經常帶領學生到人員密集、風景優美的特色觀景區進行采風實習,可以穿著帶有學校LOGO的服裝,使人們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學校,了解學校,比起發單做廣告這樣的形式更加深入人心。
生源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高職教育的招生面臨相當大的困難,學校在抓好宣傳工作的同時更要把內涵建設放在日常工作的首要地位,教育的影響力是由內而外地長期戰役,抓住家長的關切點,加大辦學特色建設,通過努力才能有效緩解生源危機,才能打好每一場陣地保衛戰。
(作者單位:常州開放大學)
作者簡介:談迎光(1975-),男,講師,江蘇常州人,常州開放大學教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