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工是家具生產的核心工藝環節,注重木工工藝編排與設計方案,必須依賴于測量工具所提供的參數標準,從外形、結構、材質等方面控制家具生產流程。此外,不同類型家具對測量操作流程存在差異性,木工測量必須結合家具類型及工藝方式進行操作。結合木工測量工具及功能,本文介紹木工測量對家具生產制造的影響作用,以柚木家具、板式家具、紅木家具等為對象進行詳細分析。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居家生活環境更加重視,家具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配套設施,提升家具生產與制造質量是眾多消費者的生活需求。為了擺脫傳統家具制造工藝不足之處,廠家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需注意工藝編排,發揮木工測量對工藝規劃的作用,為后續生產質量提供充分保障。因此,詳細分析木工測量操作方式,對現實生產加工是極為有利的。
1.木工測量工具
木工是家具生產與制造主要流程之一,測量工具是木工加工常用器材,能夠為木匠工人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一般來說,用于測量物體的尺寸、角度、弧度、平整性的工具稱為量具,木工常用測量工具包括:量尺、水平尺、線錘、塞尺。隨著家具行業經濟快速發展,消費者對家具外形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家具生產與制造工藝標準更加嚴格,這些都依賴于測量工具的普及應用。
2.木工測量對家具生產制造的影響
家具生產是將原始木質材料進行深度加工,將木材料轉換為實用性的家具產品結構,既適用于居家生活,也為建筑空間裝置提供可選元素。近年來,我國家具生產與制造行業穩步發展,廠家對產品質量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維持產品結構與質量的穩定性,必須從測量步驟開始控制流程,進而優化家具生產加工流程。結合現有木工量具,筆者認為,木工測量對家具生制造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1)設計方案。家具的外觀形式直接展現在使用者面前,可以直觀的表達出家具結構及使用功能,也是設計師規劃家具產品的重點環節。木工測量為家具設計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按照家具設計與處理要求進行工藝編排。例如,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消費者,設計尺寸、顏色不一的加工工藝,進而提高了家具產品制造工藝水平,滿足市場不同消費者的產品購買需求。
(2)結構改造。結構是指家具所使用的材料和構件之間的一定組合與連接方式,如圖1,它是依據一定的使用功能而組成的一種結構系統。木工測量在尺度、比例和形狀上都必須與使用者相適應,完全符合人體工程學標準要求;再如,座面的高度、深度、后背傾角等測量,獲取與人體結構相符合的椅子標準,不僅提升了座椅家具的外在美感,也適合人體結構的使用需求,為家具產品改造提供借鑒性指導。
(3)材料選取。任何一種家具均是結合技術、材料、工藝等融為一體的,家具材料選取也有專業性講究,在木工測量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以材料選取為例,除了常用的木材、金屬、塑料外,還有藤、竹、玻璃、橡膠、織物、裝飾板、皮革、海綿、玻璃鋼等。木工測量時要考慮材料的“可塑性”,按照材料結構設定不同尺寸規格,且顧及家具后期生產與制造要求。
(4)生產工藝。選擇生產工藝要考慮應用功能標準,從家具結構功能角度考慮工藝流程,才能滿足木工工藝與實際應用的要求。現階段,家具產品主要涵蓋了技術功能、經濟功能、使用功能、審美功能等方面,也是消費者購買家具的主要用途。測量是家具產品測繪的基礎,可根據材質構成、產品結構等,設置相應的工藝方式,比如歐式家具中的老柚木,中式家具中的老紅木等測量工藝。
3.木工測量對家具生產影響的舉例說明
當前,家具生產與制造工藝編制,主要結合家具材料及其工藝標準,對家具產品設定不同的工藝方式,進而提高了產品結構與質量標準。木工測量對家具生產具有多方面影響作用,如何利用木工測量結果引導生產作業,這是設計師及廠家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次研究中,結合柚木、實木紅木、藤制等四種類型材料家具,分析木工測量的影響作用。
(1)柚木。柚木家具也是實木家具的一種,但它是頂級的高檔家具用材。柚木本身材料具有不同等級,木工測量可以根據不同等級材質,對材料產品進行規劃分類,確保家具制造符合購買者需求。高等級柚木家具表面油脂豐富,手感潤滑感強,此類家具測量精度要求甚高,嚴格考慮柚木結構、尺寸精度;低等級的種植柚木色澤暗淡,缺少油潤感,多為制作地板用材,此類材質測量精度可適當減小,為批量生產提供方便。
(2)實木。實木家具是指由天然木材制成的家具,按照實木材料結構實施測量分析,選定符合市場要求的產品結構形式,體現了木工測量的實用性價值。例如,純實木家具測量,包括桌面、衣柜的門板、側板,尺寸測量要結合人體結構、使用要求等標準,如圖2;仿實木家具測量中,包括側板頂、底、擱板等,其結構部件測量時考慮角度、直線等元素,為后續機械化生產加工設定標準參數,避免加工失誤而造成的損失。
(3)紅木。按照國家技術監督局的有關規定,所謂紅木家具主要是指用紫檀木、酸枝木、烏木、癭木、花梨木、雞翅木制成的家具,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家具都不能稱為紅木家具。最近幾年,高檔家具產品涌入市場,適合了高端消費群體的購買需求,紅木材質成本昂貴,木工測量時必須做到“精、準、優”的要求。實際測量中,可利用量尺、水平尺、線錘、塞尺等組合測量方式,幫助廠家設計符合標準的圖紙結構。
(4)藤制。藤制家具是選用藤來制造各種各樣的家具,或將藤杖切割成極薄而扁的藤條,編輯成各種圖案,做椅背,做櫥門或藤器。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逐漸增強和回歸自然的日益盛行,各種藤藝、綠色工藝制品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同樣,藤制家具也依賴于木工測量操作,相比于其它線性板材結構,藤制家具偏向于“曲線”測量,要結合藤的韌性進行測算,分析出符合家具產品要求的尺寸參數。
4.家具生產與制造的新趨勢
木工測量是家具生產的前期工作,對原始材料、家具結構、空間展示等均起到了協調作用。木工測量在家具生產過程中,不僅有助于尺寸參數的設置與調整,也可為家具生產與改良提供數據參考。未來,木工測量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家具生產工藝也要實現轉型調整,逐漸向“微型化、生態化、智能化、轉型化”趨勢發展。
(1)微型化。基于市場需求與居家生活之需求,未來小型家具在市場中占據主流,木工測量方式也更加小型化。例如,體積偏小的小尺寸家具越來越走俏市場,很多以前一直專注于銷售標準尺寸家具的知名家具品牌,逐漸把業務重點觸角伸向小尺寸家具。而小型木工測量工具推行之后,家具產品微型化趨勢更加明顯。
(2)生態化。小尺寸家具市場日漸成熟的原因有,由于年輕業主經濟能力有限,房屋面積不大,所以在選購家具時傾向于選購尺寸較小,同時又具備一定實用功能的家具產品。此外,在生活中非常注重空間規劃的合理性,選擇功能性較強的小尺寸家具,也是體現大空間結構發展的關鍵指標,幫助家具產品走生態化之路。
(3)智能化
智能化的家具組合反映了家具本身的內在聯系,使得原本單一的家具兼具其他功能。如沙發、茶幾可變化為餐桌,書柜又具有寫字臺功能等。如今,新的家具結構層出不窮。從快裝偏心聯接件、角柜聯接件、望板及柜體聯接件,一直到安裝這些聯接件所用的機械。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內部配件可供選用,從角柜轉盤,櫥柜中的空間分割單元,到單一功能配件。這些配件同時影響著家具的結構變化,有助于木材用量的減少及家具組裝結構的簡化。
(4)轉型化
由于國內外家具產業的轉型以及房地產轉型必然導致家居建材行業轉型,歐美市場萎縮使出口外向型企業必須轉型,這種變化將直接導致制造行業出口轉向內銷的格局發生變化。市場是情緒的溫度計,大環境的趨勢左右著人們的選擇。
1)意識轉型、心態轉型,以及運營模式轉型:即不要只抓生產,要生產、營銷一起抓,家居業企業家要分出80%的精力轉到營銷上;不要全部資金投生產,要50%投生產,50%投渠道;要與經銷商合作經營,不要走代理的老路,要充分讓經銷商賺錢,這樣利益才能達到最大化;不要只做工廠,要往物流、賣場甚至產業園方面延伸,如利用政府的優惠政策開發產業園或創意地產等,拓寬產業鏈。
2)產品檔次轉型:30%過剩產品大部分是中低檔和無品牌的產品,企業沒必要再擠這座獨木橋,手起刀落砍中要害,而不是像現在一般跟風、造勢;要生產低于國際品牌標準又高于國產標準的“準國際”品牌標準的產品,因為這個檔次的產品沒有飽和,不要一味求量大,而是要將產品做精、做專;各行業名牌產品大部分沒有出現寡頭,市場占有率都不大,3-5年內很難出現幾個大品牌來壟斷中國市場;未來品牌的競爭不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而是獅子吃老虎;企業要盡快占領各山頭,搶占各行業、各種類及各地域的市場盲點。
3)模式創新轉型:學習外國的先進成果,但不要迷信“洋人”;堅持自己的模式,但不要固執到底;學習前人走過的路子,但不要照搬老路。
4)合作模式轉型:不能一味的算計合作伙伴,因為如果對方不賺錢,這個合作是不穩定的,合作也難以持久。所以企業家要有這種心態,要有一種讓對方賺錢的心態去做事業,這樣的企業才能長遠發展。
結論
總之,針對日趨擴大的家具市場需求,無論是從市場角度或傳統工藝角度,必須重視木工測量對家具生產的影響作用。結合木工測量工具特點及發展趨勢,可從設計方案、材料選取、生產工藝、結構改造等多個方面,不斷優化木工測量操作流程,體現出測量在家具生產與制造中的指導作用。此外,木工測量要按照具體家具類型進行編排,不同類型、材質、結構的家具裝備,其測量方式與生產工藝均要實事求是。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后勤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