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BIM技術被廣泛認可及推廣,促進其應用于建筑專業的教育教學,尤其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建筑專業是應用型、技術型專業,該專業的教學突出體現為知識枯燥乏味,實踐能力要求高的特點,憑借BIM技術強大的模擬仿真能力,由此在建筑專業教學中得以廣泛應用。本文借以BIM技術的介紹為基礎,側重論述BIM技術在建筑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及相關建議。
隨著經濟社會迅猛發展,BIM技術被全面認同及推廣,積極推進了建筑行業的應用。BIM技術作為高層次的可視化、數字化、仿真化技術,為建筑行業掀起了一次技術更新,更為重要的是對教育教學領域的影響,使其緊跟技術革新的步伐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知識和崗位職業能力,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作用及目的。同樣為推進建筑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BIM技術簡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是通過數字信息進行模擬仿真建筑物全部所有的真實信息。是借以數字化、可視化技術基礎,集成建筑工程項目所有相關數據信息模型,從而對工程項目全過程信息進行可視化表達。BIM技術實際用于建設工程項目設計、造價、建造及工程管理全過程的數據化、信息化工具,借助各種參數模型實施整合全周期的相關信息,對工程進行實時動態化管理。進而為提高工作管理效率、節約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風險及縮短工程工期等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從BIM理念的提出,到BIM研究及實踐應用取得重大突破,直至目前受到廣泛推廣及應用,BIM技術已成為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工具。
BIM技術在建筑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當前建筑專業教學方式,不僅僅是單一依靠教材、教師講授的形式。BIM技術的融入,可彌補傳統教學模式對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尤其表現在真實性、實踐性、職業性等方面,所以應用BIM技術在建筑專業教學中可解決如下問題。
1.基于BIM技術的教學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建筑專業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非常廣泛,概念理論較抽象,且知識量非常大。在加上舊的教學模式影響,致使學生感覺學習建筑專業課程枯燥乏味,無法提起興趣,難以集中精力學習,進而導致積極主動性缺失和效率低下。通過BIM的應用使其實現情景化的模式,使原先枯燥乏味、復雜難懂的知識,變成直觀、形象、身臨其境,有助于學生既能掌握理論知識,也能應用到實際工作崗位中,還能提高職業崗位能力。通過此種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既激活課堂教學氣氛,也提高學習及教學效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課堂教學中模擬仿真演示的應用
傳統建筑專業教學過程中仍是已課堂講授為主,依靠授課教師口授、板書及圖片進行演示,同時采用CIA、建筑模型、二維掛圖、視頻等進行輔助教學,盡管如此學生卻依然很難更形象的、深刻的、直觀的將建筑物呈現在腦海中。借以BIM 系列軟件的應用,進行BIM三維數字化動畫仿真演示進行教學,根據《建筑識圖》、《建筑設計》、《建筑制圖》、《土建清單定額計價》、《建筑構造》等課程實際需要,教師可依據教學的需要進行預先設計演示,對真實世界建筑物信息進行全方位的模擬仿真,營造出更加逼真的環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的接受,增強學習的互動性,使課堂教學氣氛更融洽活躍,通過BIM技術的引入教學,促進建筑專業學習可視化、數字化程度,更彌補實訓實踐不足的問題。
建筑專業教學中應用BIM技術的建議
1.結合專業教學的實際,正確引導學生
在應用BIM技術實施課程教學時,仍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堅持已學生為主體的思想,BIM技術作為良好教學工具,確實可起到教學質量提高的效果,但要注重師生之間的探究互動及交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參與意識的培養,避免“看客思想”的產生。激勵敢于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運用BIM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BIM技術更好的應用于建筑專業的教學中,要加強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根據行業發展的所需進行調整,所以要對課程進行詳細分析及設計,熟練掌握BIM軟件的應用。使之能夠滿足建筑行業技術革新對學校教師素質能力的要求。
3.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機制
根據BIM自身融入到建筑專業教學中的特性因素,需結合專業課程特點、特征處理數據資料,進行有效、合理的數據整合,最后輸出數據才具備實用價值。因此,決定了BIM引入建筑專業教學不是需要個人,而是需專業教師團隊協同完成,所以,需政策資金的支持,教學資源共享及整合,構建具有共性的多課程的BIM平臺,因其特性決定建立長效、可持續的教學管理機制才可實現。
總結
建筑專業教學中引入BIM及時是發展的必然產物,從全局看,BIM技術的引入到教學中的好處明顯的,各院校緊跟技術革新步伐讓學生提前接觸熟悉,對院校、學生及建筑行業的發展均起到良好的作用,通過營造三維立體化、動態化、現實化的教學模式,擺脫舊的課程教學模式,使其真正實現提高教學質量,貼近崗位需要的目的。
(作者單位:遼源職業技術學院醫藥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