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藝術設計大類下的分支,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綜合型學科,諸多學校的環境藝術設計本科教學中均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種大的氛圍引導下,“課題制”教學模式已逐步進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相關教學中,但由于各院校環境設計專業主干課程的設計不盡相同,各門課程教學目的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而本文以“課題制”在《景觀設計原理》課程中的應用為例,從“課題制”實施的過程展開探究,為同行開展此教學模式提供可鑒案例。
本研究以江漢大學設計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原理》課程為例。《景觀設計原理》課程為該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必修課,課程開設于第三學年第二學期。該課程旨在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將前期課程中所學的設計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應用于景觀設計流程中。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符合大眾審美與功能需求的景觀作品。綜上所述,該課程的重點在于綜合運用相關知識于景觀設計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題制”教學模式是指在課程中導入設計課題并貫穿課程始末的教學方式。為了完成課題,學生需要完成選題、調查、分析、設計等一系列任務,在任務中他們會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將有穩步提高。因此,“課題制”教學模式在《景觀設計原理》課程中作用是不可否認的,如何更好的發揮“課題制”的優勢成為研究重點。
從“課題制”導入課程的過程來看,具體包括選定課題,課題實施與成果考察三個階段。基本而言,課題選擇應與課程大綱內容相適應。作為一門熟悉景觀設計流程的課程,在《景觀設計原理》課題選擇上應以中小型項目為主,這種項目尺度對于學生而言,在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各類問題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且難度不至于過高,恰處于可以激勵學生挑戰欲的選題范疇。而課題的來源主要為競賽選題或實際項目。競賽選題可以對國內外相關專業競賽進行篩選,選擇與課程綱要培養目的相吻合的題目,此類選題在完成課程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可以融入國內外相關行業動態,了解國內外相關專業學生的學術水平,達到學術交流的目的。以實際項目為背景的選題,則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跟隨項目的立項、考察、設計、實施與評價的全過程,從而更真實的了解景觀設計的市場流程,更好的與市場接軌。這兩類命題來源雖有不同,但對于學生專業成長而言均大有脾益。
課題選定之后,“課題制”的實施過程對于課程的成功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課題的實施包括選址、調查、分析、設計與成果表達等過程。在實施的過程中應分階段嚴格把控以幫助學生掌握景觀設計的步驟與流程。選址過程因課題來源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性。以實際項目為基礎的課題選址,對于學生而言只要明確場地紅線以及其在現場的具體位置即完成選址步驟。而競賽課題的項目選址則相對復雜,教師在“課題制”的實施過程中應指導學生根據競賽主旨選擇合適的場地。一方面場地的選擇應與競賽要求相吻合,另一方面場地的尺度應盡量控制在學生能夠把控范圍以更好的完成主題表達。選址確定后,應組織學生進行場地調查,由于“課題制”的導入初衷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與市場接軌,因而調查應強調到場地去采集一手資料,并在實際調查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調查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調查手段與記錄方式,從而為分析奠定基礎。分析與調查的過程應是相互穿插,反復循環的過程。在調查資料整理與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場地的各類問題進行總結,發現場地最為尖銳的問題并分析原因。在這一過程中,尤其要鍛煉學生的提煉概括能力,學會分析場地的主要問題與次要問題,并進行歸因。當明確場地問題后,學生即將進入下一流程,即方案設計階段。在此階段中,如何將前期調研分析結果應用于設計過程中成為諸多學生的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教師應輔助利用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場地調研與設計方案之間的關系,并引導學生養成案例學習的良好習慣。此階段為整個“課題制”實施當中的重要階段,在課程中持續時間也較長,為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方案設計,教學應采取集體點評與單獨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在方案設計初期,由于學生出現的問題通常為共性問題,例如方案與調研脫軌、景觀結構不明確、交通設計混亂、功能分區不合理等,通過集體點評,一方面教師無需反復對不同學生重復相同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學生在改正自己方案問題的同時,避免重復他人相似問題,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設計草圖確定后的教學應以單獨輔導為主,此時學生問題各有不同,針對不同的設計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吸收率,幫助學生有較快的提高。方案確定后的成果表達中應強調制圖的標準性及圖示語言的準確性,使學生明確表達目的熟練掌握表達方法。通過“課題制”教學模式的導入,能夠幫助學生高效的掌握設計流程及各階段的注意事項,為畢業后的工作奠定基礎。在“課題制”教學成果考察的過程中應采取專家與教師評分相結合的方式,專家評價對于學生而言能夠更好的了解市場機制,而教師評分則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專業提高有這較為客觀的評價,通過二者相結合,能夠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市場定位及后續課程的努力方向。
通過此次“課題制”應用探究,發現此教學模式在《景觀設計原理》課程中應用效果良好,但如何將其更廣泛的應用于相關教學中仍需更多學者的努力。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