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畢業文化的一部分,畢業儀式服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穿著畢業服現狀進行分析,探索研究在高職院校推行畢業儀式服的必要性。推行畢業儀式服一方面可以規范畢業典禮服飾著裝制度,展現文明禮儀形象,彰顯校園新風貌;另一方面在創新求變的基礎上傳承與傳播我國服飾傳統文化。
引言
每到6月畢業季,大學校園里穿著不同學士服的畢業生成群結隊參加畢業典禮拍照留念。高職高專畢業生因為沒有學位所以沒有相應學位服。在即將畢業走出校門的時候,他們也渴望穿上代表特定服飾參加畢業典禮,合影留念,祭奠青春。
畢業服穿著現狀分析
從古至今,中世紀大學的學術服裝以及莊嚴而隆重的學位授予儀式一直延續至現在,承載著歐洲各國代代相傳的尊重知識的傳統,延續了大學學術傳統。目前,中國現行的學位服有博士服、碩士服和學士服。然而每到6月高職高專類院校畢業生紛紛會選擇學士服參加畢業典禮拍畢業照。除了必備的學士服款,還有漢服、旗袍、中山裝、軍裝、?;晟?、婚紗等款式作為畢業服。他們的服裝有些是租賃的,有些是網上購買的,甚至一些院校為了滿足學生穿上學士服參加畢業典禮的心愿,購買一些仿制的學士服。
綜合種種現象以及出現的問題,在我國現階段完全可試推行高職高專類學生的畢業儀式服,規范穿著制度。當然該畢業儀式服裝不是學位服,是根據自己學校的校風、校訓、校情結合我國傳統服飾文化來設計的用于畢業生畢業典禮儀式或者畢業生拍照的一種服飾。
高職院校推行畢業儀式服必要性分析
1.知禮明儀,規范服飾著裝制度
畢業照和畢業服裝越來越另類,這些服飾與造型與大學生的社會身份、社會責任不符合。因為學校缺乏相應的管理,畢業儀式服穿著現狀很混亂,同時各個院校對畢業禮服的規范性不夠,沒有形成自己獨特校園文化。作為教育者應該重視這些另類畢業照的新現象和新趨勢,給學生以態度,給學生以引導,給學生以審美的風向標。
在高職院校沒有相應學士服的情況下,推行畢業儀式服的自主設計是非常必要的。既能滿足高職學生對學歷象征的一種渴望,同時解決現在高職生穿學士服,不尊重國家學位制度的現象。更重要的是規范畢業服飾穿著,彰顯文明禮儀。這既是對大學生活的美好告別、青春年華的美好記憶,也是對社會文化引領責任的一種積極承擔。
2.傳承發揚,樹立校園新形象
畢業典禮是每個莘莘學子都虔誠向往的一個隆重儀式,它對大學生情感熏陶、思想升華、人格塑造、心理調節、價值引導等多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學生在校學習結束,即將步入社會的一個儀式。學生穿著特定服飾,上臺接受畢業證書的頒發才能顯得儀式的莊重和嚴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的成功感、被尊重感以及社會責任感瞬間就被激活了。
一場好的畢業典禮是傳承校園優良傳統的重要載體,而畢業儀式服作為該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營造一種莊重、嚴肅、神圣而又振奮人心的氛圍的作用。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治校思想與教育理念,作為在校園內穿著的用于畢業典禮的標志性服裝,畢業儀式服折射出校園文化,從側面反映每個學校獨特的辦學宗旨、辦學特色以及學生的精神面貌。具有學校特色的畢業儀式服,不僅能在社會公眾面前樹立學校形象,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感榮譽感,加深學子對母校的情感。
3.創新求變,發揚民族傳統文化
我國現有的學位服,是由西方宗教服裝演變而來,表現的是西方的精神,與我國的社會環境、文化底蘊、歷史發展沒有融合性。從1994年國家學位委員會制定學位服規范至今,其發展變化微乎其微?,F有的學位服已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和著裝需求。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已經開始自行設計學士服。為了建設大學的禮儀文化,中山大學自2005年起自主設計學位服,色彩大膽改變,充滿中山大學校園文化精神及特色。深圳大學自主設計的學士帽和學位服上都繡有該校校徽,運用的色彩方案寓示了人生的不同階段。中國美院設計的畢業學士服學位帽三角形制,衣身為中國傳統直筒袍和寬袖,代表了創新精神、使命精神和詩性精神具有有著濃郁民族情結。
同樣的,高職院校也可以實行畢業儀式服的自主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融入博大精深的我國文化和豐富特色的民族元素加上本校辦學特色,將千年的服飾文化通過畢業儀式服這種特殊服飾進行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以體現我國服飾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創新水平。
結語
畢業儀式是大學生人生事業的新起點,是高校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個階段。學位服或畢業儀式服體現出的自身特有魅力,在大學畢業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心理過渡階段,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導向作用和行為規范作用,甚至對其今后的一生都會產生持久而深刻的影響,因此在高職院校推行畢業儀式服以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刻不容緩。
(作者單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