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市交通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 江蘇南通 226000;
2.江蘇中基工程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江蘇南通 226000
摘要: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是常見的公路路面病害,它會影響公路工程的質量。本文首先對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的特征進行簡要的介紹,再分析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的成因,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裂縫的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原因及防治措施
前言
瀝青混凝土路面憑供其行車舒適、表面平整、施工周期短、噪音小、耐磨、養護維修簡便等特點,被廣泛應用現代公路建設中。但是,瀝青混凝土路面也有其自身的缺點,它在使用過程中,反復受到車輛荷載以及溫度的作用,會導致裂縫的出現。而裂縫的存在,會使道路的使用壽命縮短,使路面的行駛質量降低。基于此,本文圍繞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的成因與防治措施進行探究。
1.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的成因
1.1 施工工藝的影響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與其質量有著直接聯系,對于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有關施工工藝規范與標準中明確規定,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未依據相關施工規范的要求與標準進行施工,很容易給路面的運行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例如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縫的施工、拌和時間、加熱溫度、壓實溫度、攤鋪工藝、瀝青用量的配合比等因素與瀝青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以及運行質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路面施工的過程中,如果不嚴格地依照相關施工標準中的規定進行施工,很容易導致裂縫的產生。
1.2 路基的影響
公路工程中,路基的穩定性會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特別是在進行半填半挖類型的公路施工中,要確保其填挖交界處的路基的施工質量,假如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路基壓實度或者沉降的不均的現象,很容易會出現半剛性基層裂縫,長期下去這種影響作用會反射于瀝青面層上,使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更嚴重的裂縫。
1.3 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
橫向裂縫是瀝青混凝土路面上常見的裂縫形式,并且該種形式的裂縫在路面上分布非常的廣泛,產生于瀝青混凝土路面上的橫向裂縫大多具有均勻的裂縫間距,通過對實際的裂縫產生原因進行簡單分析,發現裂縫產生的數量以及其分布密度值與溫度有著直接的聯系,隨著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低溫持續時間的延長,裂縫的數量會不斷的增多,并且會導致其分布密度的增大,并且同一裂縫的寬度值會隨之增大。通過對瀝青混凝土路面上的非載荷裂縫進行分析,發現其主要是溫度裂縫,這其中又包含了溫度疲勞裂縫與低溫收縮裂縫兩種主要的類型,瀝青混凝土路面長期處于溫度循環當中,其應力的松弛性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一旦其溫度應力值小于其抗拉強度的值,會導致路面的開裂。而低溫收縮裂縫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受到氣溫驟降的作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會出現較嚴重的收縮現象,一旦其溫度應力值大于其抗拉強度值,很容易造成路面的開裂。
1.4 施工材料的影響
在公路的施工過程中,其基層的施工大多數應用的是半剛性的基層,而在其半剛性基層的施工中,所要應用到的材料有氣相、液相、固相幾種材料組成,這幾種各不形式的材料在溫度降低的過程中,可以相互的作用,使其產生穩定的體積收縮。水對施工材料的溫度收縮影響較大的因素,特別是在非飽水狀態下,因為冰凍作用、毛細管張力以及擴張作用的存在,會對無機組合料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公路基層壓實施工以后,若土質密度出現分布不均勻的現象,因為存在水泥水化作用及水分蒸發作用的影響,水泥的穩定基層會因為水分的減少而導致體積收縮現象的出現,使基層收縮裂縫更易地產生,公路基層的開裂現象會直接導致其表面的應力集中分布,最終導致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縫的產生。
2.裂縫防治措施
2.1施工裂縫的防治措施
(1)根據路基施工的相關規范進行施工,路基填挖的結合部、老路與新路的拼接處、非軟土地基與軟土地基與交接部分,必須確保它們的壓實度一致。在橋涵的兩側必須嚴格依照規范的相關要求,選取合適的砂礫并且分層進行夯實,進行分層壓實的厚度不可超過20厘米。
(2)對砂礫墊層施工工程的質量進行控制。含石量與級配必須滿足施工設計與規范的相關要求,對于砂礫墊層的施工,必須和下基層的施工協調,對于砂礫墊層,其施工的段落不可大于2公里。在施工時,要結合實際的天氣狀況,對灑水量嚴格的控制,并進行及時的碾壓。
(3)對水穩基層施工工程的質量進行控制。對于混合料的級配有水泥的劑量嚴格控制,一旦發現與要求不符之處,必須及時進行調整。根據原材料的含水量和實際的天氣情況,對混合料的含水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加強對基層的養護,務必使其表面保持濕潤,養生時間要多于7天。
(4)進行瀝青面層的施工質量的控制。在進行攤鋪之前,對封層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檢查,如有發現破損應提前補灑。必須嚴格依照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進行生產。加強對運料車的保溫,保證攤鋪、碾壓處于適宜的溫度狀態下,及時攤鋪,確保供料及攤鋪的連續性,減少因混合料表面溫度降低使溫度均勻性受到影響而出現的離析或裂縫,加強碾壓以保證瀝青混合料可以達到較高98%以上的密實度。
2.2橫向裂縫的防治策略
連續進行瀝青路面的施工作業,盡量避免進行中途停工,留意天氣預報,時刻關注天氣的變化,避免由于機械故障而導致的不必要停工,同時還要處理好冷熱接縫。
而就已出現的裂縫,為了防止雨水從裂縫滲透到路面的結構,對于不超過5mm的裂縫,可以使用改性乳化瀝青進行灌縫。而對于超過5mm的粗裂縫,可使用改性瀝青進行灌縫。在進行灌縫之前,必須對逢內、縫邊的碎粒及垃圾進行清除,同時使逢內保持干燥。在灌縫以后,要在其表面撒上粗砂或者3mm-5mm大小的石屑。
2.3縱向裂縫的防治對策
嚴格依照瀝青路面施工標準與規范的相關要求,使攤鋪的寬度不大于7米,避免出現瀝青混合料離析的現象,確保攤鋪溫度,同時使瀝青混合料壓實。在進行攤鋪的時候,梯隊作業的前后距離不可大于15m,對于已鋪部分,要留有100mm~200mm的寬暫時不進行碾壓,作為后續部分的基準面,然后作跨縫碾壓使接縫的痕跡消除。
2.4溫縮裂縫的防治對策
(1)在設計方面,要盡量應用具有更好抗裂性能的路面,例如膠粉改性瀝青瀝青瑪蹄脂碎石路面(SMA)。
(2)含蠟量是影響瀝青混合料低溫抗裂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對于基質瀝青的含蠟量,一定要將其控制在標準規定的極限范圍內。
(3)對于基層材料,要優先選取收縮性小、強度高的水泥穩定粒料或或二灰穩定粒料,以達到減少低溫收縮裂縫出現的目的。
2.5疲勞裂縫的防治對策
對于基層材料,為了減少溫度疲勞,應優先選取在溫度膨脹系數方面和面層相近的材料,同時,對結構層厚度進行合理的設計,能夠使行車的荷載疲勞減少。面層厚度增加可以使車輛荷載引起的剪應力降低,因此如果投資成本允許,盡可能地使基層的厚度增加。
3.總結語
在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時,應結合經濟、技術工程等條件,并考慮天氣、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措施,預防路面裂縫的出現,對于已出現的裂縫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最大限度地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增加公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