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橋梁高墩施工中爬模技術的應用展開了分析,通過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對模板工藝選擇、液壓爬模系統的組成等九個方面的要點作了詳細的闡述,以期能為爬模技術更好的應用提供幫助。
關鍵詞:爬模技術;橋梁高墩施工;應用
所謂的爬模技術,是指應用爬升模板進行施工的一種技術,合理的運用爬模技術能減少起重機械數量、加快施工速度,在橋梁高墩的施工中有著廣泛應用。為了進一步促進爬模技術在橋梁高墩施工中的發展應用,我們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爬模技術的施工,并解決施工過程遇到的間題。
1 工程概況
某橋全長862米。全橋孔跨布置4×50米簡支T梁+1×39米簡支T梁+(120+230+120)米連續剛構+3×39米簡支T梁+1×20米現澆箱梁。主橋為大跨度高墩結構,6號主墩為75米、7號主墩為82米的空心薄壁高橋墩,墩身截面尺寸為縱橋向10米、橫橋向8.55米,墩頂和墩底各15米,墩身內側為漏斗形,壁厚由2.5米漸變至隔板處1.5米,中間標準段壁厚為1.5米。主墩C40混凝土14899.5平方米,鋼筋2283噸,其他鋼材290.8噸。
2 主墩模板工藝選擇
本工程工期緊任務重,前期樁基及承臺施工受金沙江洪水影響較大,而后期連續剛構的掛籃施工時間又相對固定,因此徵身施工時長對整個工程的工期控制至關重要。由于墩身較高、施工安全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高墩界面尺寸及軸線偏位的控制等方面又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模板施工工藝選擇極為關鍵。綜合考慮到工程安全、工程質量、施工進度、成本費用等問題,對于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大面積組合模板翻模施工,拼裝和拆卸較為麻煩和費時,并且施工質量不易控制,故不宜采用。經過對橋墩的特點和要求進行充分研究,決定外模采用定型液壓爬升模板系統,內模采用大塊組合鋼模板、倒角等異型部位模板由項目部自行加工。
3 液壓爬模系統的組成
爬模系統由液壓爬升體系、鋼模板體系和工作平臺體系組成,如圖1所示。該系統每節混凝土澆筑高度為4.5m。
圖1 液壓自爬模裝配圖
(1)液壓爬升體系:包括千斤頂、油栗、錐形套、爬軌懸掛件、爬軌、自鎖液壓提升桿和專用預埋螺母板,后者為所有模板系統的支撐著力處。
(2)鋼模板體系:分外模和內模。
外模由鋼模板、調節支撐桿,滑動平車組成,外模面板為6mm鋼板,次背肋用L100×63×8不等邊角鋼(用于墩身時豎向,用于箱梁時縱向),主背肋用2×12槽鋼;外模由2.5m×5.1m模板及轉角模組成,內模按標準段配制,非標準段工地結合內模自備材料散拆散裝,內模標準板墩身使用后用于箱梁。
(3)工作平臺體系工作平臺共分5層,兩個上部工作平臺、一個主工作平臺、兩個下部工作平臺。主工作平臺用于調節和支立外側模,2號、1號平臺用于綁扎鋼筋和澆筑混凝土,一1號平臺用于爬升操作,一2號平臺用于預應力施工,包括穿束、張拉、壓漿、封錨。
4 液壓爬模施工基本工作原理及工藝流程
(1)工作原理
爬架和導軌互為支撐、相互頂升,模板隨爬架就位,并依靠爬架進行操作。即導軌依靠附在爬架上的液壓油缸進行提升,到位后固定于已經澆好混凝土段的預埋件上,并與上部爬架懸掛件連接,爬架與模板系統通過頂升液壓油缸沿著導軌進行爬升定位,形成墩柱各節段施工工序循環。
(2)工藝流程
液壓爬模總體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
圖2 液壓爬模總體施工工藝流程圖
5 爬模系統安裝及應用
5.1 爬模系統安裝
(1)模板拼裝
爬模可利用單構件直接在起步段上拼裝,也可在地面上拼裝成幾組大件,然后在起步段上進行組拼。組裝過程中,應注意各大部件的精度要求和組裝順序,確保各連接件的緊固、各運動部位的潤滑防塵效果良好。模板拼裝前,在4個側模的上下面標記出模板中心點,就位時使模板中心線與墩柱中軸線對齊,模板接縫處貼海綿條平順封閉處理。在模板上放出對拉拉桿位置并鉆孔,孔壁內涂刷油漆。起步段模板用塔吊分塊起吊安裝,模板拼裝高度為4.6m。
(2)爬架安裝
爬架安裝的一般順序為:主工作平臺(0號)→下部1號(一1)平臺→下部2號(一2)平臺→上部1號(+1)平臺→上部2號(+2)平臺。
架體安裝的主要方法為:先將0號與一1號平臺搭設完成并連成整體,將其懸掛在墩柱墻面上的預埋件上;其余平臺可以利用這兩個平臺為工作面進行搭設;也可以先組拼好再用塔吊整體吊裝。
架體安裝的關鍵構件就是0號平臺的掛設,施工要點如下(圖3):
用軸銷將爬架頭與爬架進行連接;將懸掛靴固定在混凝土結構面上;安裝嵌人式掛靴,并將其鎖定;將懸掛銷插人嵌人式掛靴,旋轉固定到位;用吊車將已預拼好的爬架系統懸掛在嵌入式掛靴的懸掛銷上;插人安全銷,將爬架鎖緊在嵌入式掛靴上。調節承壓絲桿,調節爬架與結構物之間的垂直度,直至設計位置。
圖3 主平臺懸掛點示意圖
5.2 液壓系統的安裝與調試
液壓系統的安裝調試程序為:將液壓動力柜布置固定在爬架設計位置—安裝主管—安裝分支器—在分支器上接分支管—液壓油缸安裝并與分支管連接—接通電源一按操作規程進行液壓系統調試。
5.3 預埋件埋設及導軌安裝
預埋件嚴格安裝模板設計圖紙所示位置進行埋設,由于預埋件系統是整個爬架的受力支撐點,一定要認真檢查是否上好上正,必須確保構件的可靠性。當發現有移動變位現象要立即糾正。
5.4爬模系統的操作和使用
當新澆節段混凝土的強度到達爬升要求值(一般不小于1OMPa,本工程控制為不小于15MPa)時,即可導軌爬升,導軌爬升的主要步驟及要點為:
(1)導軌爬升準備
安裝上部爬升懸掛件;清潔爬升導軌,導軌表面涂上潤滑油;液壓油缸上、下頂升彈簧裝置方向一致向上;將所有的承壓絲桿頂緊混凝土面。
經確認爬升條件具備后,打開液壓油缸的進油閥門、啟動液壓控制柜,拆除導軌頂部楔形插銷,開始導軌的爬升。當液壓油缸完成一個行程的頂升后,經確認其上、下頂升裝置到位后,再開始下一個行程的頂升。
當導軌頂升到位后,按從右往左插上爬升導軌頂部楔形插銷,以確保插銷鎖定裝置到位。下降導軌使頂部楔形插銷與懸掛件完全接觸。
導軌爬升完成后,關閉油缸進油閥門、關閉控制柜、切斷電源。
(2)爬架架體及模板的爬升
導軌爬升到位后,方可進行爬架架體及模板的爬升,其爬升的主要步驟及要點為:
清理爬架上荷載;改變液壓油缸上下頂升彈簧裝置狀態,使其一致向下;解除墩柱與爬架的連接件;松開承壓絲桿,取下鎖緊板,后退承壓絲桿;完成前節段混凝土螺栓孔修補。
經確認爬升條件具備后,打開液壓油缸的進油閥門,啟動液壓控制柜,拔去安全插銷,開始爬架架體的爬升。當爬升兩三個行程后,拔除懸掛插銷。當爬架架體頂升到位后,及時插上懸掛插銷及安全插銷,調節承壓絲桿頂緊混凝土面。關閉油缸進油閥門,關閉控制柜,切斷電源。整體提升過程中,派專人檢查爬升是否同步平穩或有異常情況。
(3)模板脫模和就位
脫模時,先解除所有的連接和固定裝置,然后利用設置在模板肋帶與爬架之間的傳動裝置將模板緩慢脫開。
模板就位:用液壓桿將模板架頂回并校正,測量調整和定位后,進行本節段混凝土的澆筑。
(4)爬模系統爬升檢查
在墩身施工中,每次液壓爬模系統的軌道、爬架爬升前和爬升過程中以及爬升到位后,都應進行嚴格而細致的檢查,在確定該步操作完全符合規程或要求時,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其主要檢查內容包括:混凝土強度是否滿足爬升要求;預埋錨錐是否精確到位;爬升懸掛件的安裝、高強螺栓的緊固是否到位;限位銷是否固定住錨靴;爬架是否與混凝土還有連接;自鎖提升件的換向開關是否回歸到位;液壓系統各部件和控制系統技術狀況是否處于良好狀態等。
5.5 液壓爬模系統的維護
(1)爬架及液壓系統系統維護
產品抵達工地后,爬架系統(包括爬架頭、提升裝置、支撐裝置和所有的液壓部件)必須合理儲存,盡可能避免天氣對其造成損壞。
爬升前,檢查提升機構、液壓油缸和液壓軟管是否有損壞現象;檢查爬架頭、提升機構是否干凈(沒有混凝土渣、鋼筋和雜物等)以保證設備運行正常。
對于提升裝置轉換桿、爬架懸掛處導軌、支撐結構上的承壓絲桿和滾輪、液壓千斤頂上的鉸接頭等運動部件,特別注意經常上潤滑油。
(2)模板系統的維修、保養
模板表面應避免重物碰撞和敲擊,嚴禁用尖利的硬物刮刻模板表面。
模板面板在儲存時,要避免暴曬雨淋。切割和鉆孔后用防水油漆封邊。
施工完一個節段后,及時清理模板表面。
發現模板表面有損傷時,及時進行修補。
吊運模板時注意不能碰壞模板,特別是板面。
6 液壓爬模施工的質量與安全控制
(1)建立健全完善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2)做好施工技術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
(3)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導軌和爬架的爬升;
(4)爬模作業按前述工藝和程序組織分工,安排專業施工班組,做到定崗、定位、定責;
(5)技術人員按照規范及設計要求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控制,安全部門派專人檢查提升過程中的各項安全措施。
7 液壓爬模的特點及與常規滑模、翻模施工的比較
液壓爬模是當前較為先進的施工方法,它集工作平臺、支架、模板、提升設備為一體,無須塔吊輔助而只靠自身液壓傳動系統進行爬升。其施工效率高、安全有保障,雖然前期施工設備一次性投人可能比傳統施工工藝略高,但在降低工人作業強度,減少其他輔助設施、增加工程進度方面效果顯著。
液壓爬模的主要優點包括:爬架結構輕巧簡便,提升系統操作方便,分體拆裝,減少模板上下起吊組裝作業,吊裝方便,施工安全可靠。一次完整的爬升過程僅需要3?4h,可大大加快施工進度,并且不依賴外部設備的輔助。其導軌和爬升架都是固定在預先預埋在前一節墩柱的預埋件上,模板架的液壓微調系統可以很精確地校中,中線及墩身線形易控制,施工精度更易達到。利用多層支架平臺,可提供數個工作面,同時為鋼筋制安、預應力張拉和柱面裝飾提供了工作平臺,從而縮短工期a省掉了施工承重支架,大大簡化了施工腳手架,節省了成本和時間;爬架模板隨墩柱各節段混凝土澆筑交替提升,簡化了施工程序,形成了循環作業,使施工進度加快。
(1)液壓爬模與翻模相比,模板就位更容易、更可靠、更好控制;減少了施工縫,外觀質量更好;自身不需要借助外力(塔吊等)就能爬升,減少機械使用量;模板提升速度快并節省勞動力。
(2)液壓爬模與滑模板相比,保留了滑模自身不用腳手架的優點,但不像滑模那樣必須連續作業及需要大型專用起重設備,從而使施工更安全,墩身線形也容易控制,并且減少了受力鋼材用量。
8 施工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1)模板變形的處理。爬模模板一次拼裝成型后,隨著使用時間過長、次數過多,容易從模板中間和倒角相鄰處產生變形,影響墩柱截面尺寸及外觀。本工程采用增加背方以增強模板整體剛度、用精軋螺紋鋼代替普通圓鋼作為對拉拉桿及連接螺栓、必要時加密等方式,較好地預防和控制了這一問題。
(2)爬模施工上下節段施工縫的處理。施工縫處理得當與否,嚴重影響墩柱的質量和外觀,除做好常規的鑿毛、清渣等措施外,本工程在爬模爬升時,爬模扣住已澆節段不小于5cm,并盡量與混凝土接觸密實,局部細小縫隙采用貼雙面膠、海綿條、泡沫膠等方式進行填充找平,澆完模板后移后,如有瑕疵應及時修飾。通過努力,使節段間連接光滑平順。
(3)高墩位混凝土養護一直是個難點,本工程利用爬架平臺布置φ20鍍鋅鋼管作為養護水管,水管間隔50cm鉆φ5孔,布置上下兩層。在平臺固定地方放置水箱與水管連接,通水后以噴灌方式對混凝土進行養護。與傳統人工灑水養護相比,方便高效連續,混凝土無開裂現象。
9結語
綜上所述,爬模是當前高橋墩較為理想的模架,它集工作平臺、支架、模板、提升設備為一體,具有著能升、能降和施工循環周期短的優點。在橋梁高墩的施工中,合理有效的運用爬模技術,可以為工程施工帶來極大的益處,相信經過不斷的完善,爬模技術會有更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