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鼎泰水利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110180
摘要:近年來,水利工程建設大肆興起,挖孔樁由于配置簡單,且施工工藝易掌握,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通過挖孔樁,能夠極好的保證成樁的質量,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本文我們將就這挖孔樁的施工工藝問題展開詳細地論述。
關鍵詞:水利工程;挖孔樁;施工工藝;技術
一、水利工程挖孔樁施工工藝
1、挖孔
挖孔前孔口周圍搭好防雨棚,挖好排水溝及時排除地表水。安裝提升設備,布置好出渣道路。孔口四周做好高于地面10cm的圍擋,以防土、石及其他雜物落人孔內傷人。同時孔口周圍設置醒目標記,交通要道設專人看護,停工時樁孔設置井蓋,防止車輛及行人誤人孔內發生事故。施工時合理堆放施工材料和機具,避免增加孔壁壓力影響挖孔施工。施工時要采用間隔挖孔,每個橋墩每次開挖1個樁孔,避免施工時相互影響,保持孔壁土體的穩定。樁孔開挖采用分節挖土法,人工手持風鎬或十字鎬從上到下逐層挖掘,鐵鍬鏟土裝人活底吊桶,簡易電動提升架提升,至地面后用手推車運至棄土場。分節開挖與護壁,每節開挖深度為1m。挖土次序為先中間后周邊。挖至基底設計標高時,及時通知設計單位、監理工程師對孔底土性進行鑒定,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進行擴底端施工。
安裝提升設備時,使吊桶的鋼絲繩中心與樁孔軸線位置一致,以此為挖土時粗略控制中心線。在每節護壁上設十字控制點,吊線錘做中心線,用水平尺桿確定樁徑。當孔內巖石須爆破作業時,采用淺眼爆破法,炮眼深度在硬巖層不超過0.4m,軟巖層不超過0.5m。嚴格控制炸藥用量,裝藥量不超過炮眼深度的1/3。并在炮眼附近加強支護,防止震塌孔壁。孔內爆破采用電引起爆。當樁底進人斜巖層時,把樁底巖石鑿成水平或臺階狀。孔內爆破后先通風排煙15min并檢查有無有害氣體后施工人員方可下井繼續作業。
2、挖進成孔
在挖進過程中每工作班輪換時必須對樁孔的中心位置和孔深進行一次檢測,施工中經常檢測孔位及孔深。對已暴露的地質留樣并做好內業記錄。施工過程中發現松軟土層、孔壁滲水、巖縫積水時要及時做好護壁,滲出的積水要及時排除,挖孔與護壁工作要連續進行,以防滲水或積水浸泡造成坍孔。施工中若發現涌水量過大的現象要視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阻水措施。孔內排除的水要引流遠離孔位,用水泵排除孔內滲水,水泵的選用要依據水量的大小和水泵的揚程和功率而定。孔挖至設計深度時要自檢,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孔的傾斜度不得超過l%,自檢合格后報驗。經檢驗合格后盡快將孔內注滿清水迅速安放鋼筋籠,灌注水下混凝土。一般當孔內出現地下水需要及時抽排時,可在孔內中部挖一深度為30一50cm的集水坑,一直超前進行排水。地面做好沉淀池及排水溝、集水井等排水設施。當孔內的CO2含量超過3‰時,采用機械通風。
3、護壁施工
護壁采用內撐式標準組合鋼模,護壁混凝土現場拌合機拌合,機動翻斗車運輸,鋼制串筒人模,插人式振搗棒搗固。鋼筋采用機械切割、彎制,工廠化加工成鋼筋籠成品,吊車整體吊裝人孔。根據地質情況,采用外齒式混凝土護壁,護壁混凝土厚度一般100一150mm,上下護壁間搭接50mm,用與樁基同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澆注。
護壁混凝土模板由標準組合鋼模板拼裝而成,拆上節支下節,循環周轉使用。模板用“U”型卡連接,上下用兩個半圓組成鋼圈,頂緊模板,不另設支撐。護壁混凝土圈中心線應與樁軸線重合,其與樁軸心偏差小于20mm。人工掘進lm深后,支立第一節孔圈護壁模板,現澆護壁混凝土。安裝護壁模板時,必須用四個樁心控制點來校正模板位置,并設專人嚴格校核中心位置及孔壁厚度。第一節護壁應比下面的護壁厚50mm,并高出現場地面200mm。第一節護壁完成后,重新定位孔中心,挖土、支模、現澆護壁混凝土。如此循環,一直挖至基底設計標高。
4、孔底處理
挖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把孔底的松渣、浮土、護壁污泥、淤泥、沉淀等擾動過的軟層全部清理掉;并通知監理工程師、設計部門對孔底標高、形狀、尺寸、土質、巖性、人土(巖)深度等進行檢驗,合格后迅速封底。
5、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
①下料
在鋼筋場地將主筋下料,兩根主筋相接時其中心保證在同一直線上,接頭采用套筒冷擠壓機械連接。
②鋼筋籠的成型
將主受力箍筋用彎曲機制做成箍筋圈,將樁柱主筋按設計長度連接在一起,將場地平整用攏木搭設水平工作臺,按主箍筋長度范圍內擺放好全部主箍筋,先將兩根主筋穿人箍筋圈內,在箍筋圈上面劃好主筋位置,將主筋相應的位置對準后焊接在主箍筋上,然后再將其余主筋按照接頭相互錯開的原則依次焊接在主箍筋_L,成為鋼筋籠骨架,將其調直后用胎具形成的螺旋筋圈套在骨架上面按螺旋筋的間距用綁線綁扎在骨架主筋上,螺旋筋每段的端頭應采用焊接方法固定在主筋上。保護層采用“掛耳朵”的定位筋的方法,按設計尺寸彎制成型,按鋼筋籠的長度分作2m一圈,一圈4個相互對應焊接在主筋上以保證主筋與孔壁的間距。
③安放鋼筋籠
用運鋼筋炮車將鋼筋籠運抵樁孔附近,樁孔清孔后,采用16t左右的吊車三點吊法,即緊上、松下、提中間的辦法,將鋼筋籠立起底部移到孔口,將鋼筋籠徐徐吊入孔內,注憊下籠時一定要保證籠身的垂直度不要歪斜碰孔壁,如遇障礙時可用人將鋼筋籠左右旋轉使其順利人孔.
6、樁甚混凝土的灌注
一般混凝土灌注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運輸車運輸,用減速串筒灌注,串筒底部與孔內底部或混凝土面高度不大于2m,成孔后,立即灌筑樁身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7一9cm。
混凝土連續灌注成樁。采取連續分層灌注、分層振搗的方法,每層灌注高度不得超過1.5m,每層振搗厚度不得超過0.5m。在距孔口6m以下,人工井下振搗較困難,采用在混凝土中摻人水泥用量0.25%的木鈣減水劑,使混凝土坍落度增至15一18cm,利用混凝土下落時的沖擊力使混凝土自身密實。在距孔口6m以內時,混凝土分層灌注,使用插人式振動器分層振搗密實,直至樁頂。采用插人式振搗棒邊灌注邊插實,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樁頂混凝土在初凝前抹壓平整,表面如有浮漿層要鑿除以保證與上部承臺連接良好。但是,當孔底有積水或滲水量較大時應視為有水樁。應采用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嚴禁采用邊抽水邊灌注混凝土的方式施工。灌注前應向孔內灌水,使孔內水位高于或等于孔外穩定地下水位的高度,然后迅速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7、樁基檢測
在整個挖孔樁的施工過程中,對每個工序認真做好施工試驗、檢查記錄,并在成樁以后配合監理工程師采取鉆探取芯、超聲檢測、無破損檢測等方法對樁基進行質量檢驗,以測定成樁質量。
二、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項
1、嚴格控制樁的平面位置、樁徑的凈尺寸和樁的垂直度,開挖時隨時檢查,出現偏差及時糾正。
2、經常檢查孔內的有害氣體,并根據孔內有害氣體的濃度及孔深設置通風設備,進行通風。石質樁位在放炮后,施工人員下井前,事先測定孔底有無毒氣,若有毒氣則立即排除。
3、挖孔時如有水滲人,及時加強孔壁支護,避免井壁滲流造成的坍孔。滲水及時排出孔內,必要時采用井點降水;當一墩臺同時開挖,滲水量大的孔超前開挖,用于集中排水,以降低其他樁孔的水位。
4、挖孔工人必須配帶安全帽、安全繩。并定期或每天交接班時對吊桶、吊鉤、鋼絲繩、卷揚機等機具進行安全性能檢查,確保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馬明生. 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J]. 河北交通科技,2009,01:58-59+68.
[2]劉冰. 挖孔樁施工工藝簡論[J]. 北方交通,2011,07:27-30.
[3]齊保珠,崔行周,楊吉光. 淺析橋梁施工中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J]. 科技創新導報,2011,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