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陽區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中心 廣東惠州 516000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的常見問題及對策展開了探討,簡述了質量管理的實施原則和特點,并在分析了存在問題和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對策,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逐年增加,為了更好地保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我們必須要采取必要措施對工程的施工質量加強管理,以防止施工問題的出現。基于此,本文就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的常見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相信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帶來一定的幫助。
1 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的實施原則
(1)“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原則。
(2)以人為核心的原則。
(3)預防為主的原則。
(4)一切用數據說話的原則。
(5)科學、公正、守法的原則。
2 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的特點
(1)管理對象的動態性特征
由于建設項目的投資來源包括中央投資、地方投資、中央及地方合資等多種途徑,使得質量管理的對象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這些工程被應用于防洪、供水、灌溉、發電以及圍墾等多個領域,這就決定了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管理對象多變的特點。
(2)管理目標的綜合性特征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涉及的面廣,工程量巨大,技術工種眾多,施工難度大,因此對環境要求高,這就需要從成本、安全、效益、質量等多個方面入手,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情況,對質量管理目標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優化,使其與項目施工實際之間保持契合,才能有效地保障工程的質量。
(3)管理行為的專業性特征
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基礎性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建設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管理是一種多層次的組織行為,這就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員將具體的行業標準與施工實踐充分結合,最大限度地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各項質量管理目標得到充分、有效的實現。
3 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人是水利水電工程的直接參與者,是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作為施工的主體,要盡量避免產生失誤;作為施工的動力,要充分調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導作用。為此,除了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勞動教育、職業健康教育、專業技術培訓,健全崗位責任制,改善勞動條件公平合理地激勵勞動熱情以外,還需要根據工程特點,從質量管理的要求出發,在技術水平、生理缺陷、心里行為、人員組合等方面來控制人的使用。
(2)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就不可能符合標準。所以材料的質量是影響工程質量的最關鍵的因素。
(3)機械因素
機械因素包括機械設備、工具等的使用與維護。施工階段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建筑結構形式、施工工藝和方法,經濟合理地選擇機械設備和工具,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好機械設備,因此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最佳使用狀態是保證工程項目符合質量標準的重要前提。
(4)方法因素
方法因素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等,施工方案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否順利實現。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由于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因此對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等的制定和審核直接關系到施工的質量和工程的質量。
(5)環境因素
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有工程技術環境、工程管理環境、勞動環境等良好的施工和生產的環境,能夠為確保工程質量、進行安全生產創造條件。
4 當前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質量管理目標不明
主要表現在思想上重視不夠,雖然很多項目工程都提出了“優質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號,但這些目標口號在一定程度上是模糊的,而在具體施工中往往存在“重速度”而“輕質量”的傾向,一些施工單位在建設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工期,是施工進度,而不是工程質量,這就導致對工程質量要求的把握很難全面、準確,因此無法保證建設工程質量。
(2)建設管理關系不順
一方面,大規模水利水電建設動態的質量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管理人員隊伍的水平與素質欠缺,難以保證監督檢查的深入和及時;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設單位和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以及質量監督部門有時隸屬于同一個地方或部門,容易導致地方和行業保護,施工單位資質不夠,也不利于質量管理工作的落實。
(3)建設程序執行不嚴
水利水電工程大多數為公益性項目,很少有直接的利益回報,而且多以國家投資為主。地方政府和建設單位的工作重點往往放在爭取國家投資上,這樣前期的準備工作就不夠充分。而在爭取到建設資金后,往往又不執行規定的建設程序,匆忙開工,甚至連立項審批手續都不辦理,這樣就導致工程完工后無法驗收,對整體工程質量也就無法及時準確地進行評價。
(4)施工過程管理不嚴
在施工過程中缺乏精細化管理,施工作風粗糙,導致質量缺陷多。同時質量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制定的作業指導書、施工措施等沒有嚴格執行并落到實處。再者管理基礎薄弱,質量記錄不及時、不準確也不夠完整;生產性試驗不夠,對結果的整理、分析、總結和改進的不全面。
(5)質量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質量管理專職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技術水平有限難以保證對工程質量全面、及時的掌控。加上少數現場質量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不按施工規程和工程監理的有關規定操作;同時施工人員的素質不高,偷工減料現象普遍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工程質量。
5 高效管理體系的建立
在實際施工操作過程中高效的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則非常重要與緊迫,一個高效的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必須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領導,建立質量管理責任制
領導得力與否是搞好質量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全面落實項目經理責任制和項目成本核算制。首先要明確項目經理在質量管理方面的責任,確定所有工程參與者的質量管理責任,每一個人的崗位職責必須明確,形成項目經理全權負責,親自抓質量管理,所有工程參與者人人有責的質量管理體系。其次要建立高效、完整的責任機制來保證項目經理責任制的落實,這些機制包括完善的市場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服務機制和監督機制等。三要著力提高工程參與人員的整體素質,既要提高項目經理自身的素質和項目部的管理素質,同時要提高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只有高素質的建設隊伍才是工程質量的有效保障。四是要建立有效靈活的項目管理組織體系,為工程項目的進度、質量、安全、成本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強合同管理、現場管理、信息管理和生產要素的管理,是保證工程項目三大目標實現的必要條件。
(2)做好項目施工質量前期管理
工程項目前期:主要指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資詢評估等,工程項目的規模、建設內容、產品的構成、市場分析、技術水平分析、風險分析、財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是否深入全面,各項數據是否符合實際,直接決定項目的前途和命運,如何做好前期工程質量管理:一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認真做好質量管理前期準備工作;二要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三要制定項目質量計劃;四要建立咨詢工作成果的質量評審制度。
(3)嚴格施工項目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