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工集團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摘要:經營風險是所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本文通過建筑企業經營風險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探討,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公司內控制度并確保有效運行等企業防范經營風險的具體措施。
關性詞:建筑企業;風險;合同管理風險;風險防范
由于建筑市場的無序競爭和建筑企業內部制度發缺失,造成建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諸多風險,如建設項目競標風險、合同管理風險、債權債務風險等等。這些風險如果防范不嚴,將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嚴重則會危及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認真分析和研究企業的經營風險,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對建筑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建筑企業的風險表現形式
建筑施工企業受其行業特性和目前建筑市場競爭激烈的影響,已成為一個高投人、低利潤、高風險的特殊行業。建筑企業的風險涉及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項目風險
(1)業主帶來的風險。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離不開施工企業與項目業主的合作。有的項目業主實力較弱,相應加大了工程項目的風險;有的項目業主雖有一定實力,但信譽較差,在與這樣的項目業主合作過程中的風險控制尤為重要。
(2)項目選擇帶來的風險。由于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有的施工企業無視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在各招標項目中到處撒網;有的施工企業為了中標,競相壓低報價,對項目的成本、利潤缺乏科學的分析和預測;有的企業抱著“只要能中標,利潤自然來”的觀念,把獲利的希望寄托在項目的變更索賠上。
1.2合同風險
(1)承包合同風險。許多業主利用施工企業急于攬到工程任務的迫切心理,在簽訂合同時附加不平等條款,致使施工企業在承接工程初期就處于不利地位,甚至掉人合同陷阱。
(2)分包合同風險。隨著施工企業經營開發力度的加大,中標項目越來越多,但企業的資源增長速度卻無法滿足經營開發的需要,這時,施工企業便將一部分工程進行分包。分包工程增多,分包合同糾紛風險也相應增大。
1.3人員風險
(1)項目經理任用帶來的風險。項目經理的管理和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工程施工質量、安全、效率及成本的高低。
(2)員工管理帶來的風險。建筑施工企業能否控制主要經營管理人員的隨意跳槽行為和生產工人的無序流動,能否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生產積極性,直接關系到一個項目合同執行效果的好壞。
1.4管理風險
(I)施工管理風險。由于工程項目施工規模較大,生產環境復雜,各種不確定因素多,容易因管理上顧此失彼而出現生產事故。
(2)資金管理風險。工程項目各種保證金、墊資款能否及時回收,對外融資、內部資金周轉渠道是否暢通,都會直接影響該項目的執行效果。
(3)成本管理風險。成本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而建筑市場競爭大、利潤空間小,因此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更為必要。對工、料、費的管理和控制效果,尤其是對占建設工程項目成本60% ~ 70%的材料成本的控制效果,將直接影響一個建筑項目的經營成果。
1.5涉外風險
(1)經濟風險。隨著國內建筑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企業尤其是大型建筑企業實施了“走出去”戰略。大部分國家實行浮動匯率政策,匯率風險成為這些企業首當其沖需要面臨的風險;同時各國存在地方保護現象,材料、勞動力等價格也給這些企業經營帶來一定的經濟風險。
(2)政治風險。目前我國參與的國際承包業務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的政治格局、社會治安等方面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
2、建筑企業的風險控制重點
筆者根據多年的國內外施工管理經驗認為,當前形勢下,加強建筑企業的風險控制應重點放在加強合同風險的控制。
2.1防范主承包合同風險
承包商在防范主承包合同風險時應注重把握以下幾點:
(1)在指導思想方面,力爭簽訂對自己有利的合同。締約合同雙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投標后商簽合同,業主不能隨便毀約。承包商有權簽訂平等互惠的合同條款,這是承包商減少或轉移風險應堅持的最基本原則。承包商應盡可能說服業主修訂過于苛刻的條件,增加保證承包商權益的條款,使合同雙方責權利關系平衡,盡量減少苛刻的、單方面的約束性條款,以實現簽訂讓利承包商的合同。
(2)在人員配備方面,讓精通合同的專業人員參與商簽合同。大中型建設項目的合同一般都由業主聘請有經驗的法律專家和工程咨詢顧問起草,其中隱含大量不利于承包商的風險責任條款和業主的反索賠條款。這就要求承包商必須具備既懂工程技術又懂法律、既懂經營管理又懂造價與財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以保證承包商在合同談判中處于一種智力均衡、信息對稱的狀態,增加其談判的實力,以及提高風險識別的能力。因此,承包商必須籌建工程合約部門,成立高效的合同談判班子,而這是降低合同風險,簽訂有利合同的人才保證。
(3)在策略安排方面,承包商應善于在合同中限制風險和轉移風險,做到風險的合理分配。承包商對于業主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免除責任的條款應認真研究,切忌輕易接受業主的免除條款。否則,在合同履行中業主就有可能以所謂法律障礙和合同依據為借口,對承包商的損失拒絕補償,并應用免除條款推卸責任,而承包商將因此遭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4)在合同把關方面,合同正式簽訂前承包商應對合同進行嚴格的審查,審查內容包括:①施工合同是否合法,業主的審批手續是否完備,合同是否需要公證和批準;②合同是否完整無誤,包括合同文件是否完備和合同條款是否完備;③合同是否采用了示范文本;④合同雙方責任和權益是否失衡,應如何制約;⑤合同實施會帶來什么后果,如不能完成而應負的法律責任及補救措施;⑥雙方對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發現歧義如何及時進行溝通。
在合同的簽訂和實施過程中,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口頭承諾,少說多定是一個必須養成的工作習慣。雙方商討的結果,作出的決定,或對方的承諾等,只有寫人合同或由雙方簽署文字的意見才算正式確定且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簽訂前需要認識閱讀合同,做到字斟句酌,而企業只有把每一項活動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2.2防范工程分包合同風險
2.2.1實施分包策劃
建筑企業在工程項目投標前,應對工程的資源進行預配置,使其對中標后的分包量、隊伍配置有預安排。在項目中標后,應對分包工程進行分包策劃。包括擬分包的項目、工程量、工程隊伍、分包目標、分包糾紛、風險預測等。
2.2.2嚴格選擇分包隊伍
選擇分包隊伍是分包工程十分重要的任務之一。《招投標法》對分包有明確的規定,要求嚴格按招標程序選擇隊伍。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分包方檔案庫,選擇資質合格、信譽好、隊伍實力強的分包方作為首選隊伍。
2.2.3結合工程實際,細心簽訂合同
簽訂合同時必須明確所簽訂的合同是專業分包合同還是勞務分包合同。許多施工企業都有自己的合同范本或格式合同,但采用范本簽訂合同后,在實際執行中會出現合同漏洞多、可操作性差的問題,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協商補充協議,將會造成后患。因此,合同簽訂一定要結合工程具體情況,簽訂前要盡心研讀合同范本內容,對其補充完善后再簽訂合同。建議推行分包方繳納履約保證金制度。
2.2.4嚴格合同執行管理
合同生效后,對合同的管理是合同能否兌現的關鍵,也是易出現合同糾紛風險的階段。①成立分包管理組織機構。以項目經理為首,成立分包工程管理小組,人員定崗定職,制定獎、罰制度。②抓安全管理、質量管理、進度管理。分包合同安全管理、進度管理比較直觀,好落實。質量管理要抓好隱蔽工程、原材料質量、工程外觀質量等管理工作,項目施工中設專人全過程控制,讓分包方無偷工減料的機會,杜絕質量舉報的可能。③抓好工程款控制工作。工程款控制應抓好以下幾項工作:嚴格按合同條款計量;監督按月支付員工工資情況;清算雙方往來賬目并完善手續并對雙方共用項目費用進行分攤。④協調對內對外關系。對內對外關系的工作,主包方一定要堅持不讓分包方獨立參與。
2.2.5抓主包方的廉政建設
主包方必須抓好廉政建設,也就是做好對人的管理。要杜絕口頭表態承諾,及時將一些沒用的字據收回處理。同時,要堅決抵制分包方的‘糖衣炮彈”。
2.2.6正確看待分包合同糾紛
通過好的分包隊伍和進行嚴格的合同管理,雖然能降低合同糾紛風險,但是仍無法杜絕合同糾紛。因此,施工企業出現合同糾紛或官司是正常的現象,要正確看待。在分包合同管理過程中,主包方應加強照片、聲像資料等原始資料收集、整理和保管,一旦出現合同糾紛,以這些資料作為證據,就能做到心里有數,掌握主動權。
3、結語
建筑企業的風險防范不僅需要在合同風險控制上下工夫,而且要在戰略上重視,還要具體間題具體分析。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列出建筑企業最需要關注的經營風險,并提出以上控制辦法與大家分享。
參考文獻:
[1]皮旭清.企業經營風險管理實務[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
[2]李進朱轉型期中國建筑業企業問題[M].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