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510925
摘要:資源型城市是利用不可再生的資源進行城市發展建設。目前全球資源逐漸短缺,這些以不可再生資源進行建設的城市,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在保證為國家提供資源的前提下進行自身的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難度。可持續發展是資源型城市發展建設的必然趨勢,資源型城市必須積極采取措施,實現資源的節約與循環利用,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找到城市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促進城市的全面發展。本文就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
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建設與資源有著密切的聯系,資源型城市一般是以資源的開采為支柱性產業,例如金屬、石油、礦產、森林等[1]。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的進程逐漸加快,資源的消耗量逐漸增大,很多資源呈現出枯竭的狀態,給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挑戰。實現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是資源型城市發展建設的必然需求。
一、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不斷增長,資源的消耗水平也逐漸提高,而且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資源消耗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資源型城市的穩定、持續發展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資源型城市已經對資源的利用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要想避免資源枯竭,實現城市的繼續發展就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助于實現資源的持續發展,能夠使資源的利用時間更加長久,促進資源型城市也實現長久發展。資源型城市應以資源為產業鏈條推動特色產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
經濟的發展需要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2],資源型城市應科學的進行可持續發展,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全面發展。
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城市資源短缺
資源型城市是依靠資源進行發展建設的,資源是物質基礎,但是這資源型城市利用的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資源出現枯竭,將不可逆轉,由于資源型城市對資源的依賴性比較強,因此資源短缺是資源型城市發展的最大問題。當前,我國的礦產資源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后備資源的儲存嚴重小于消耗量,資源形式比較嚴峻。
2、城市形成比較突然
我國的大部分資源型城市都是依靠礦產資源的開發形成發展的,國家未來提高礦山的生產能力,需要在短時間內向礦產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得這些原本人口稀少的城市在短時間內發展成為人口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大城市,形成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3]。這些依靠礦產進行發展的城市形成具有一定的突然性,雖然這種城市建設速度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便利,但是不利于城市發展建設的統籌規劃,在日后的發展建設中容易出現問題。
3、城市環境的破壞嚴重
資源型城市對資源的開采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尤其是對煤炭、石油、金屬等開采和加工,開采加工后剩余的廢渣、廢水等會對城市的生態平衡造成影響,進而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資源型城市的建設要比一般城市的發展更艱難。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對城市的影響比較大,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且不用類型的資源城市對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4、城市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
資源型城市是依靠資源形成的,在發展建設過程中會以資源作為突出優勢進行發展,在國家的支持與發展下,這些資源型城市的結構逐漸被某種資源占據,形成比較單一的經濟產業結構。在資源日益短缺的今天,這種資源型的單一產業結構也受到巨大的影響,也影響城市的持續發展。
三、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策
1、樹立戰略性發展理念
要實現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樹立戰略性的發展理念,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其他國家的資源型城市的轉型與發展是經過長時間才取得成效的,因此我國的資源型城市的建設也必須樹立長遠發展的眼光,做好長遠規劃。同時,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當期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是我國的某些城市依然使用傳統的發展模式,需要從人口、經濟、政治、社會、環境、資源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規劃與建設[4],實現資源型城市的持續發展。資源型城市進行持續發展必須樹立比較系統的思想,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使資源型城市成功轉型為現代化的城市。
2、優化城市的產業結構
要實現資源型城市的持續發展,應不斷優化城市的產業結構,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升級,根據本地區的資源以及產業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制定中長期的發展計劃,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可以在資源開發的前提下,重點發展下游產業,形成資源深加工的產業鏈條。資源上下游之間的聯系比較密切,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比較容易。使產業鏈不斷延伸,增加下游產業以及相關的配套產業,使企業在短時間內積累經濟,提高下游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即使資源枯竭,也能夠進行相關產業的加工,保證城市的穩定、持續發展。
同時,還可以進行新興產業的開發,選擇具有市場前景的產業,調節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城市經濟競爭力得到增強。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應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確定,保證資源在市場中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型城市發展的生命力。
3、強化城市環境的治理
在城市發展建設中,環境也是人類進行生產發展的重要內容,也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中,應加強對城市環境的保護。目前,我國資源型城市的污染物排放量比較大,嚴重影響著城市環境,也給社會和人類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資源型城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環境的保護,轉變以往經濟發展依靠破壞環境的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產業鏈條的環狀發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使污染物的排放量減少,實現無公害的廢棄物。實現清潔生產,優化清潔生產的技術,降低企業發展中資源、能源的消耗,積極創新技術,提高生產工藝,實現生態化的生產模式[5]。
4、實現資源的節約、循環利用
資源型城市要實現持續發展,需要做好資源的節約、循環利用,尤其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資源型城市應最大程度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循環利用資源,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不可再生資源,要樹立節約的意識,走節約型的發展道路,減少資源的消耗與浪費,促進資源高效利用。解決好經濟發展與資源利用之間的矛盾,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結束語:
資源型城市是以一定的資源發展和形成的城市,當前資源型城市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應根據這些挑戰做出科學的對策,促進資源型城市實現健康、持續的發展。應樹立戰略性的發展理念,調整資源型城市的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實現高效的資源利用,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資源型城市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志儀,石瑾.新歐亞大陸橋沿線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與經濟轉型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4.12(2):128--129.
[2]郭存芝,羅琳琳,葉明.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7(8):85-86.
[3]馬克,李軍國.我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與探索——國內資源枯竭型城市十年經濟轉型經驗與展望[J].經濟縱橫.2012.2(8):3-4.
[4]張友祥,支大林,程林.論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J].經濟學動態.2012.8(4):80-81.
[5]徐玢,王方方.我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轉型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3(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