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單一、獨立的商業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今發展形勢了,就全國到地方城市現在更多而言的是聚合各方面的優勢,建造具有當地一定影響力的地標建筑,就杭州而言,現在極其吸引眼球的錢江新城,本文分析城市綜合體的基本條件,重點分析了我國城市規劃,城市綜合體設計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城市綜合體;建設設計;趨勢
1、引言
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說,21世紀初期影響世界的兩件大事,一是新技術的革命,二是中國城市化,從改革開放城市化尾部發展,中國整體城市化率從30年前的15.82%提高到2008年的44.9%,未來中國發展至少在20年內城市化將唱響主旋律。而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綜合體必然起著承上啟下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綜合體”顧名思義,可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種單一功能的建筑被有機組合在一起并互為依存的龐大建筑或建筑組群。城市綜合體由于很好地克服了純粹居住、商務所造成未來發展的局限,因而具有很強的自我成長、自我繁榮、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并為城市的管理者和開發經營者所青睞。城市綜合體基本具備了現代化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稱為“城中之城” 一個成功的城市綜合體項目是一個城市文化與靈魂的標簽;是一個城市標志性建筑;是一個城市商業價值最大化的具體體現;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者 ……本文以杭州錢江新城金融城建筑方案為例對城市建筑綜合體設計進行探討。
2、城市綜合體條件及形成
城市綜合體具有五大特征:一是超大空間尺度:城市綜合體是與城市規模相匹配,與現代化城市干道相聯系的,因此室外空間尺度巨大。二是復合性功能組合:一般的城市綜合體主要由商務、居住、購物、酒店娛樂等功能組合而成,以一到兩種為主,其他功能為輔,各功能之間聯系緊密,互為補充,缺一不可。通過功能的多樣性和復合性可以實現完整的工作、生活配套運營體系。三是通道樹型交通體系:通過地下層、地下夾層、天橋層的有機規劃,將建筑群體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間貫穿起來,同時又與城市街道、地鐵、停車場、市內交通等設施以及建筑內部的交通系統有機聯系,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樹型”(Access Tree)體系。四是現代化城市景觀設計:應用現代城市設計、環境與行為理論進行景觀與環境設計是城市綜合體的重要特征。五是高科技集成設施:城市綜合體垂直高速電梯、安全系統、通訊系統等先進的設施充分反映出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這種建筑形式產生的重要因素。
3、城市綜合體設計要點分析
3.1多功能的城市開發
城市綜合體給城市帶來多功能的城市開發。一般的城市開發商主要集中在某些單一功能的開發上,其它只作為附屬配套,如純住宅開發、純商業開發、或者純酒店或寫字樓開發等。錢江新城金融城將多功能綜合集中開發,包括有:酒店、寫字樓、大型商業和特色商業街、國際公寓、高尚住宅、大型廣場等。不同功能、時間段的城市功能組織在一起,各種功能互為補充組成城市綜合體-大型商業中心與商業街區是城市活力之源,充滿激情與商氣,寫字樓使城市充滿青春與魅力,酒店的進駐提升了消費檔次,公寓及住宅區從白天到黑夜充滿生氣與活力,城市廣場又極大的聚集了城市的能量與人氣等。
3.2街坊式的街區布局
在當代城市化進程中,許多城市的歷史風貌正被一點點地蠶食,城市的文脈與記憶正被一點點地割裂。為此,城市開發商需對保護城市的文脈,保護歷史形成的街區,城市記憶,城市尺度,路網格局,商圈等予以足夠的關注,對擬改造項目及城市的歷史及現狀進行分析,把握城市規律,解讀土地價值。街坊式街區布局很好的保留了城市歷史脈絡和城市骨架-道路是一個城市的骨骼,街區承載著城市的記憶,街坊式街區布局將城市歷史文脈很好的延續。
3.3開放式的城市空間
我們在城市綜合體規劃設計中的另一大特點是創造開放式的城市空間。城市綜合體設計是以較高密度和高容積率的設計手法將多種功能的建筑空間集中布置,這種集中布置規劃手法使項目規劃或布置大型市民活動廣場等公共開放式活動或綠化城市空間成為可能。開放式空間包括市民廣場,居住區休閑活動廣場,大空間尺度的建筑間距及超大綠化園林的高尚社區等。它們為城市增添了市民公共活動場所,為城市增添積聚人氣與活力的城市空間,為城市地標式建筑天際線提供最佳視覺空間,為城市透出藍天、白云、森林、小溪、詩意…
3.4地標式的城市建筑
城市綜合體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均是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標式建筑。它像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將周圍的社會資源——— 人、商業、辦公、居住、交通、商業、資金、信息等強勁吸附,快速集合,并進行有效地資源重新配置。例如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某種意義上它已近超越城市地標的作用,而成為了當地人們的精神家園。
4、論中國城市綜合體發展及展望
4.1發展現狀
我國城市綜合體的發展歷程盡管短暫但發展迅速,由于城市綜合體的城市綜合體在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和運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些有條件的城市已經把城市綜合體作為改變城市形象和環境,進行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城區改造等城市建設的主要載體和手段。例如,杭州提出了建設20個新城,涵蓋旅游、商貿、商務、金融、奧體、博覽、樞紐、高等教育等100個多功能城市綜合體的宏大計劃,以此來實施杭州“城市國際化”戰略。
4.2 趨勢分析
城市綜合體數量逐漸增多,城市綜合體的建設規模相對比較集中;城市綜合體呈現了更強的城市性,集聚規模向兩端發展趨勢;總的來說,目前的城市綜合體基本上以商業功能和寫字樓功能為主導功能;目前的城市綜合體多功能組合多以寫字樓、商業和公寓多功能復合體為主5.文化休閑功能開始由配套功能轉為綜合體的主導功能。
5、結合杭州錢江新城金融城談談個人見解
項目著重研究并解決的問題
5.1 問題一:如何準確定位杭州金融中心?
金融城位于“城市臍帶”中心從錢塘江到西湖分別為杭州大劇院,市民中心,市民公園及本案地塊,因此金融城的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錢江新城的象征之一。
5.2 問題二:如何強化該中心與錢塘江的關系及周邊市民中心等建筑的關系?
金融城的西側為老城區,東側為錢江新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北側和南側以住宅用地為主。錢江新城的城市肌理與錢塘江平行,而老城的城市肌理肌理基本為南北向,因此地塊具有城市肌理轉換的功能。我們在平面處理上采用與華日集團曲面相協調的自由曲線,保證新建筑與保留建筑的完整性,同時隱喻錢江潮水的波浪起伏。四周建筑造型上利用金融K線元素進行圖像的提煉和簡化形成建筑的基本元素。
5.3 問題三:作為錢江新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如何營造城市的主要景觀界面和天際輪廓?
本案采用板式高層臨著公園布置,點式超高層樓靠基地內布置的布局方式使天際線起伏錯落,又有較好的連續性。為了在主干道上營造不同的變化,在主干道上創造了一些節點以讓行人從動態和商業金融空間上分離出來。這些節點將給人一系列不同的空間感及人文氣息,同時也使人氣穿透地塊的四周。景觀空間所具有的規律性變化會讓人體會到建筑、道路等形態之間的互動和認同感。
6結語
城市綜合體將居住、購物、娛樂、辦公、休閑等功能融為一體,超越了純粹居住、商務所造成未來發展的局限,具有很強的自我繁榮、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和極強的輻射能力。它已遠不止是一個區域現代都市的地標、城市的經濟中心,更是催生繁榮與文明,激發城市活力的強力引擎,是代表城市精神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2010年中國城市綜合體專業研究報告.建筑設計手冊
[2]葉宇峰.城市綜合體研究_淺議城市綜合體前期規劃設計.城鄉建設.2012.8
[3]楊靖.城市公共化的建筑空間探究.浙江建筑.2011.6.23